【江南心国学大讲堂】墨香求真——明清书法略论 心·视觉

 

5月7日下午2点,"江南心国学大讲堂"第4讲"墨香求真——明清书法略论"在民元里1号如期举行。主讲人芮新丰以...





5月7日下午2点,"江南心国学大讲堂"第4讲"墨香求真——明清书法略论"在民元里1号如期举行。



主讲人芮新丰以轻松的开场方式解释了为何会选择"明清书法"作为讲座的主题。



他通过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不同的字体来解读"归"字,随后阐述了从明清以前至明清时期字体风格的变化,让大家感受到了书法演变的魅力。

(戳视频)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传统书风、行草“新书风”和篆隶风貌。



昔时曾有"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之说,芮新丰对于一些书法学者只学习明清之前的书法风格的行为做出了纠正,他表示书法是一种传承,将某一时期的书法割裂出来是不对的。他还为大家梳理了明代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以及代表人物,并盛赞明朝后期书法家对书法发展所做的贡献。



行草“新书风”这一部分是讲座的重点,在讲述这一浪漫主义巅峰的形成及其风采时,芮新丰列举了“鲜有人理解的祝枝山”“书法习得王羲之神韵的徐文长”“史上毁誉参半的张瑞图”“书风一生未变的王铎”等众位书法名家,借此使听众对于明清书法有了一定的宏观了解。



在篆隶风貌这一部分中,芮新丰通过傅山、郑板桥、金农、康有为、吴昌硕等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辅以具体的作品展示,让大家对碑学书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当说到书法对于当代的启示时,芮新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书法是精神的宣泄,是对社会的理解,是对人性的关怀,也是对前人的传承与发展。
下周精彩继续:
第5讲
常州才子与《文心雕龙》

时间:

5月14日(周六)下午2点

主讲人:

刘旭光(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博会中国馆专家组成员、青年学者、美学家)

讲座内容:

你知道《文心雕龙》是常州入选"江苏传世名著100部"的经典之一吗?为什么鲁迅将刘勰的《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本讲座以《文心雕龙》的文本解读为基础,剖析《文心雕龙》所传达的民族审美精神,概括文心所呈现出的古典文艺思想。
报名方式:
1.关注 "江南心" 微信公众号,

2.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报名参加。
摄影 | 王锐
视频 | 郑明涛
文字 | 曹煜(实习生)
编辑 | 周初哲 责编 | 储希



    关注 江南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