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那些在转专业的十字路口纠结的SDUers,后来怎么样了?

 

干货+建议!那些老师和前辈不曾告诉你的事,由我们来说!...





有人说,生活是不断妥协的过程。成长,就是温水煮青蛙。那些空有抱负的人,常安慰自己:“天地为炉,世间万物,冥冥众生,谁不是在苦苦煎熬。”也许你曾是雄心壮志,斗志昂扬的少年,励志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做喜欢做的事,走没人走过的路。到头来,却说,这是命运的安排,我认了。

五月临近,在漫天桃花里,山东大学迎来了转专业考试季。

该不该转?

不如,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b]A同学

[/b]

“这是一条值得的‘不归路’”


“刚刚转过去的时候,压力很大。一个是学业压力大,还有一个就是,很孤独。”A同学这样说道。面对转专业后考试周的11门课程考试,她一遍遍问自己:“我为什么转专业?”

历史文化学院的她,一进入大学,就开始为转专业做准备。她的高考志愿是自己很喜欢的经济学院,无奈与之失之交臂。一直以来的努力学习让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慢慢地,她开始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我的原专业,它很新兴,也很自由。因为刚开始发展,所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没那么多约束。”就这样,一直到转专业提交表的最后一天,她都还没决定,到底要不要转专业

(决定转专业那天天气特别好)
结果那一年,转专业的要求一直没有说清是看成绩五分制还是百分制。加之她的原学院没有公布百分制成绩,她也并不清楚,自己的百分制成绩在不在免笔试范围内。她明白,自己作为没学过高数的文科生,笔试中的数学一科,很难与理工科同学竞争。如果没有免笔试的资格,转专业就很难成功。

“结果我妈就说,你把表交上吧,看天意吧。如果看五分制,就是天意让你转;如果看百分制,你又恰巧没进前10%,就安心学习吧。”

“所以真的是和经济学院有缘分。”就这样,她踏上了转专业这条不归路,虽然艰难,但因为做着热爱的事,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把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跨专业的经历,对A同学来说,至今还是很宝贵、很有收获的。“碰上了很好的老师,被指导写了一篇小论文,感觉之后写东西、读东西更有体系感了。”现在的专业,她也发自内心的喜欢,“一件关于人的事情,我可以量化,可以准确描述。”在她眼里,这是一门“让人不交智商税”的学科。

(转专业后参加经济学院40周年晚会)
“有两个学院的学习经历和背景,而且还是跨度挺大的。但是比别人多学点东西、多吃点苦,肯定是有意义的。”

不过,她还是呼吁文科转经济的同学慎重。“毕竟从文科转过来的同学,基本都是原专业前三名。本来面对的是一个确定的未来,转专业之后优势会变小,要自己想好才能不退缩。不过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我们需要进行一个理性的投资。”

她给想转去经济学院的同学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可以趁着不忙的时候先看看转入专业的书。“我就是在大一暑假自学了会计,自己觉得还是挺有用的。”第二,可以先认识一些同样转专业的人,会比较有共同语言。“大二时间很宝贵,能做的、能学的尽量提前学提前看,以后会很感激自己的。”

[b]B同学

[/b]
 适时转弯,是一种能力
“大一刚入学的时候,我对小语种这一方面完全不了解。”B同学说到。迷茫的情绪一直持续,所以,她开始考虑换一个专业。她了解到,不同的学院对转专业的具体要求不太一样,但大致上,都是通过大一的绩点、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这三个方面作为评判标准的。

通过自己的慢慢考察和研究,她发现了经济学院。

“当时的经济学院没有笔试环节,我只需要参加面试。”为了能得到面试机会,她很努力地学习。虽然是自己不了解的小语种,她也努力把它学到极致。外语学习是辛苦的、持之以恒的过程。但她从未有过任何松懈。最终,她以原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面试资格。



“特别幸运地,我通过了面试,得到了转专业的机会。”适时转弯,厚积薄发,是她的智慧,更是一种能力。
遗憾,让这段经历更完整
“大一的时候我是学小语种的,最后悔的是,转专业之后就把这门语言完全放下了。我记得在决定转专业之后,自己还暗下决心要继续自学它,结果总是有各种借口一拖再拖。”大一的课程教给了她很多小语种的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这是一段难得的专业学习的经历,所以,转专业之后完全放弃它,是让她觉得很遗憾的事。

她说:“如果有转专业的打算的话,我觉得除了准备笔试面试之外,一定要多了解一下转专业之后的课程设置。转专业的同学一般要在大二大三修完三个学年的课程,平时课程压力会比较大,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参加社团活动之类的。所以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当然,转专业之后接触到新的专业领域、认识新的老师同学的过程也是挺有意思的。”

C同学

[/b]
吸引力和排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填志愿就像掷骰子一样。”她是这么概括填志愿时的迷茫心情的。

原本是生命科学学院的C同学,在大一上学期就作出了想要转入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决定。“原因两个方面吧,一个是生科的排斥力,一个是政管的吸引力。”她坦言,填志愿的时候对所选的专业并没有好好了解。原来认为生科会比较有趣,但后来发现和预想的不太一样。“就像是,我觉得植物学图鉴挺有意思的,但生科是要进一步对植物进行研究,把它切开研究细胞和机理,我对研究这部分并不觉得有趣。”面对生科巨大的课业压力、自己对专业课了无兴趣,她渐渐萌生了转专业的念头。

考虑到自己不适合搞科研,她开始关注本校区的文科专业。大一时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堂讲座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对于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的研究方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谈及现在转到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感受,她说:“理科和文科还是很不一样的。刚转来的时候,对于老师常挂在嘴边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很不理解,讲课方式、思维方式和理科都非常不同。但现在慢慢适应了,挺喜欢这个专业的上课内容的。”
如果迷茫,就先去认真学习
结合自己转专业的经验,她说:“四月份会出各专业的接收计划表,可以看看自己有哪些比较有把握的专业。另外笔试的英语还是比较难的,没有把握的一定要好好准备。笔试的一两个星期后是面试,流程大致是自我介绍,老师会问几个问题,比如为什么想转、对转入的专业有什么了解等等。”



她强调,在慎重考虑转专业的同时一定不能放松学习。“我大一的时候因为转专业的念头无形中背上了很大思想包袱,比如转专业的适应问题等等,影响了大一上学期的绩点,也导致转专业的选择比较少,现在想起来挺后悔的。”努力换来成绩,成绩会为你换来更多的选择,无论最后的决定如何,静下心来学习是最重要的。

D同学

[/b]
吾心所向,素履以往
大一刚开学时,D同学加入了中国计算机学会山东大学分会,幸运地参加了一个见面会,会上有优秀的学长学姐分享经验。当听到从软件学院转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菁英班的一个学姐分享的经验时,迷茫的他仿佛被点醒了一样,考虑到菁英班的对外合作、优质资源等多个优势,再加上自己的梦想,他突然间产生了强烈的转专业意愿,他想:自己一定要如同那个学姐一样,到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菁英班里深造。

在坚定了心中“挚爱”后,D同学开始刻苦努力了起来。他给了自己的很大的压力,开始了严格到苛刻的生活作息:早上六点起床去自习室学习,直到晚上自习室关门才回到宿舍休息。甚至有一次,因为特别疲惫,他在晚上八点提前回到宿舍休息,睡了半个小时之后,又毫无犹豫地接着去自习室学习。



“当时定了目标压力很大,白天没有时间舒缓、放松自己,于是晚上竟然说起了梦话。”
优秀,真的是种习惯
最终的结果没有辜负他。当得知自己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成功地转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菁英班之时,他激动不已。D同学笑道:“当初进大学的目标不是来当学霸的,但是转专业的这个契机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了好的学习方法。”



在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之后,D同学不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还在慢慢改进自己的不完善。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每个周末认真复习;把功夫下在平常,让自己的学习更高效......日复一日刻苦努力,让他在转专业之后也取得了总成绩排名与综合排名双第一的好成绩。

D同学说,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广泛涉猎,勇于尝试。兴趣和热情是在尝试不同东西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的,不要永远不去做。

还有,面对困难时一定要坚持。希望大家都能有鱼一样七秒钟的记忆:困难打击了你,但是你能快速忘掉它给你带来的不愉快,转而用其他方式去解决。克服困难的过程是上升的过程,你解决了问题,提升了能力,也更加珍惜成功,明白它来之不易。

E同学

[/b]
执念,转身最好的注解 


在选择转到经济学院的E同学看来,尽管转专业后的学习生活忙碌且疲惫,她却从未后悔过做出这个选择。

我对于经济学一直就很有兴趣,高中时以为经济是个文科专业就为了学经济选了文科,但很不幸高考成绩不够经济学院的分数。对于原来专业的兴趣也一直没有培养起来。加上对经济学还是有执念,所以决定转专业。”有兴趣做引导,再疲惫的旅途也变成了浪漫的出走。



不过即便目标明确如她,在当初转专业时也遇到了一些烦恼。“因为经济学院相比于原来的学院课程难度更大,竞争也更为激烈,所以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挑战很多的不确定。纠结到最后觉得应该去追求自己想学的东西,理性的权衡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太过于患得患失。”

身为“过来人”谈起过往经验,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我是免笔试转专业的。在当时的面试中,面试官主要是问了我一些个人的学习情况,转专业的原因,对经济未来就业方向的了解程度等问题,并没有问专业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只要放轻松,正常应对应该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不过还是希望,同学们在面试前多咨询一些学长学姐。”

F同学

[/b]
适当重视,稳步前行
平和坦荡的心态,是F同学相较于其他转专业的同学最大的不同。“在你已经看清楚心里的倾向,知道你自己更想要什么的时候,那些别人觉得,需要很多勇气做的决定其实就很容易就做了。在她眼里,转专业是一次对生活积极的挑战与探索,而非自我怀疑与暗示

生活节奏的变化带来新的风景,每一步都有意义,“我觉得转专业更有意义的地方是在于会安心一些,灵感也会更多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也会多。而且你会发现,道路的改变原来是这样一回事,将来再面临抉择可能会更勇敢和更有经验一些。”



经历过笔试和面试的她给出了贴心又全面的建议:“笔试就放平心态,尽量不要失常,如果紧张的话可以尝试从第三者的视角或者更长的时间维度去审视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没有成功就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够,或者不适合这个方向,及时做出反思和调整,会是一件好事。需要提醒的是面试千万不要给自己挖坑,建议不要主动提及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建议谨慎使用含有:“精通”“熟知”等含义的词汇,建议谨慎抛出太主观太绝对的观点,比如我认为某某是最怎样的。”

转专业依靠的不仅是坚定又明确的目标,更是不懈的努力。这两大法宝,是调整人生航向的有力支撑。

转专业后的新生活,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更靠近理想生活的机会,也带来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人生,总要不断探索,才能遇见更多的乐趣和惊喜。努力拥抱梦想,为生活涂上理想的颜色,一步步靠近更喜欢的自己。

路还很长,不要被过分的自我期待和自我怀疑打乱脚步。放平心态,未来可期。
文/杨子睿 冯楚轩 王诗源 王艺霖
图来自受访者 吴晶
编辑/陈颖
责任编辑/王真



    关注 山东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