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和信任对孩子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渴望被了解,渴望被理解,孩子也不例外,激励孩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父母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多站在孩子...





每个人都渴望被了解,渴望被理解,孩子也不例外,激励孩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父母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一些沟通交流,多一些鼓励支持,多一些共享快乐的时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正确激励。



西西3岁了,已经上了幼儿园,爸爸妈妈叫他的名字,叫好几次他都不会答应。除非妈妈说了一件他感兴趣的事情,他才会理。西西喜欢吃糖,爸爸叫他把扔得到处都是的玩具捡起来,他不理会。爸爸说,我这里有块糖,他很就会用最快的速度跑到爸爸那里要糖吃。上幼儿园后,老师反应西西不听老师的话,叫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什么,老师说什么话他都不理。爸爸妈妈不明白,孩子怎么这么冷漠呢。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3岁半的薇薇从小就跟着外婆外公生活,一个星期才能见爸爸妈妈一次。后来爸爸妈妈为了方便照顾薇薇,换了工作,不那么忙了,可当他们把薇薇接到身边以后,他们发现,薇薇很少和爸爸妈妈交流,经常会自言自语。薇薇的爸爸妈妈怕女儿心理出现问题,想求助心理咨询师。

我们做父母的一直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快乐的人生,和我们的关系融洽和谐。可是,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付出了很多,孩子却越来越冷漠,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远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冷漠孤

从上面三个孩子的例子来分析,我们很多做父母的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说话的语气比较生硬,孩子犯了一点点的错误,父母的语气就会提高八度。当孩子慢慢学会了用“听不见”的方式反抗父母,就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



还有一个原因,0-3岁是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期,也是孩子学习语言交流的时候。当妈妈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就会与妈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当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就会在内心与妈妈的影像对话。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他们,孩子就会越来越多地采取“内部对话”的形式。这样的对话大部分是默默无声的,有些时候孩子会说出来,就变成了“自言自语”。



另外,还有一些父母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过早地报了早教班。其实,早期开发孩子的智力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一些早教公司只是在认知的能力上下工夫,尤其是认字,用“很小就能认出很多字”来打动家长。但专家介绍,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脑部结构发育密切相关,过早地训练会违反身心发展规律,知成不良后果。这个不良后果就是不合群情感冷漠、口语交流不畅等。3岁以内的孩子重在情感沟通,而不是智力培养,就是让孩子尽可能地和父母待在一起。



鼓励和信任是最好的亲子调合剂

现在很多青少年表现出的“情感冷漠”,大多与早年“爱的缺乏”有关。我们要想让3岁以前的孩子的大脑正常健康地发育,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爱的刺激”,就是给孩子鼓励和信任,让孩子感知父母的关爱。



当孩子因为游戏失败了闹情绪时,不要呵斥他们:“不许哭,真没出息,输了还哭,算什么男子汉!再哭把你关到门外去!”而是要安抚孩子的情绪,鼓励他们:“失败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头再来,妈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孩子得到了我们的鼓励,一定会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并且,他们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心也会离父母更近一步。



只有我们改变了,孩子才能改变。即使孩子出现了状况也不要紧,只要孩子是在5岁之前,孩子就有很大的改变可能,关键是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特别提醒:

信任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要在心里坚信孩子“能行”,然后在孩子行动的时候给予鼓励,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拉近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用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去营造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


    关注 亲爸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