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允许流经,一定灵活;否则,没有安全感

 

不管是来自头脑还是来自心的动议,一付诸行动,那么在过程中,“我”要重在观察、了解(即觉知),停止脑袋里的喋喋不休(即评判)——这就是允许流经了。只要你过程中允许流经,你的灵活性一定足。...



“元来”是一个灵修微信群,以“彼此为镜,互相支持”为共修方式。我们正在尝试以互联网的方式,通过聊天共同创造内容。本期文字来自2016年1月30日的群聊天记录。分享给有缘的你~

lulu  @津津有味 看了公号文章《不评判就是爱》开头蝉说的话,想分享一些自己走过的路。蝉说:

昨天看巴夏传讯的一个视频,貌似是说有意识地去改变头脑也是有用的。就是说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提醒自己,用新的观点,当然或许这不是最终的,但也有用。

记得没有“灵修”概念时,内心依然有个声音——“需要改变你自己,才能活在一个让自己自如的状态”。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有意识地进行新的改变、尝试新的行为,并得到了新的反馈。由此引发了一个个不一样的连锁反应,得到了好的结果。这使我能够贯穿始终地做下来。

后来,每当有事情处理不好时,我就知道是自己需要改变。这样一路下来,现在的我不需要非要有意识地给自己植入一个想法或强迫着改变自己不可了。现在就是听从内心发出的声音,从而发生改变。这也是人变得灵活的一种表现吧?
(咳咳,小编和你说个悄悄话:lulu认为自己做人不够灵活滴

津津有味  “内心依然有个声音……”——你这个不是头脑。你说的这个过程是开始时不信任内心的声音,需要靠理智来推动自己落实心声,等屡次尝到了甜头,现在终于敢于无条件地信任内心的声音。蝉转述的那个是头脑,是用理智做人为的改变。改变可以来自于脑,也可以来自心。

来自头脑的改变,是通过学习、参考别人的玩法和我有什么不同,然后我试试他们的;来自心的改变,是我不管别人都是怎么整的,我问问我的心(可以采用问心轮的方式),它是什么灵感,要怎么玩,我就怎么来。

不管是来自头脑还是来自心的动议,一付诸行动,那么在过程中,“我”要重在观察、了解(即觉知),停止脑袋里的喋喋不休(即评判)——这就是允许流经了。流经是指过程,不是指行动之前的决策。只要你过程中允许流经,你的灵活性一定足。

缺乏灵活性的根本原因是喋喋不休的评判,非得让自己在某个教条上死性不可,不让自己面对新的局面。大家老说的缺乏安全感、总是很恐惧就是这么闹出来的,因为不肯面对新的发生啊!新的发生=事实。

哼!我非得否定事实不可,非得让事情按我头脑中的框框发生不可。但是,怎么啦?臣妾做不到啊!我没能力把事实按到地里去,没能力把事实塑造成我头脑中的样子,它如此醒目地戳在我眼前。“哎呀,妈呀!世界怎么如此可怕!我失败的这样惨!”——小我因为得出这样的结论,立即恐惧陡生,接下来就是四处去寻求安全感。(小编偷笑中
哈尼,我们还有N多对话等着你围观~

只想看见我想看的,蠢了

放下我的念,酒肉穿肠过

二货意淫,怎一个二字了得

断章取义狠坑爹

不喜欢领导,我要走!

男票吃饭自顾自 碎了一地玻璃心
鸣谢:本期编辑为云儿,感恩!

BTW:想加入“元来”共修群,和我们共同生产原创内容的盆友,请加微信号ylrc_ylrc,我们拉你入伙。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能看到本群的所有文章哦~~戳一个嘛,戳一个嘛,就戳一个嘛!


加关请长按这里


    关注 元来如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