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丨谨以此文献给即将高考的永川莘莘学子

 

今日时下最新鲜话题、互动、交流、吐槽、展示用户每日话题留言...







#你最努力的那段时光#

高中二年级最后100天, 很害怕读高三, 就搬个凳子去高三跟他们一起做题目, 做的精疲力尽, 课间10分钟只能趴在栏杆上双眼无神的看着远处. 心想熬过了这100天就好了.
当时很多东西都没学过, 直到毕业都没搞明白.
这100天, 三次毫无理由的生病住院吊水.
幸好高考多0.5分过线. 不用读高三了. BYEBYE.
这辈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努力.
那时候心态多好, 越是不喜欢做的事情, 就越要迅速做完.
没想到15年以后, 拖延逃避成这个样子. 神还真是幽默啊.
· · ·
新兵连当排长的时候,一百三十个昼夜,每天五点起,十一点上床,在最空旷的场地上吹冷风,住在不向阳的营房里,不敢表现出一点点无奈,怕影响小战士,过年几百号人围着一台小电视看春晚,各种台的春晚,可能再也不会这样饥渴的看下去了吧。。。最后累的咳血,借了个取暖器,终于找到了点温暖,挂了水回来继续带训,不敢休息,看到一个小战士在板凳上刻字,过去想制止,看到内容,心酸的眼泪差点流出来。。。又到老兵退伍,以此留念——“快下连了”
· · ·
高三的那个冬天,每天上身只穿一件羽绒服,睡觉不脱鞋和裤子,白天上课,晚上做模拟题,冻醒了接着做题。
· · ·
我每一个更努力的时候回头看那些曾经觉得最努力的时刻都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
· · ·
2004年6月23号,中招考试要占用考场,我们放假了。
我和小伙伴站在一高的梧桐树下啃烧饼,抱怨着没有开水可以喝。
远远看见梁老师站在大门口楼上的他家门口喝茶。
小伙伴说,梁老头要是请咱们去他家吃面条该多好呀。
我说,不会的,我数学那么差劲,老头才不认识我呢。

两天后,梁老师去世了。

我是一个数学白痴。
150分的数学卷,我都给他考成43分,56分,72分……死也上不了90 !记得那次放假前,梁老师早晚自习都进班来,一直给我们抄最后几节的课本答案,关于log(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个好像叫对数)的那部分。

我是数学白痴,我什么都不会,只是机械地抄着。

是不是将死之人是有预感的,
不然,梁老师怎么就知道26号开学他就来不了了呢?

本想写高考的,但是一想起高考就不得不想我的数学。
因为我高三高四的历史就是一部在数学里痛苦挣扎的血泪史,
也是一部与数学做坚苦卓绝的斗争的抗战史!!
语文是用来给数学补分的,
虽然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谁也不愿意把分数借给数学一点,
但是我自己会自欺欺人地把作文分加到数学上去,
这样数学就可以及格了。

每次月考完,朋友都会问我:“娟子,你数学及格没?”
“可以不问数学吗??!!”
“哦,那就是又没及格喽?!”
“……”

高三过完了,我的数学,还是从来没及格过。

2006年的冬天,我的高四上学期就快过完了,
最后一次月考卷发下来了。我看着那个分数,已经哭不出泪来了。
冀老师站在我的座位旁,用那种眼神看着我,笑而不笑,有关心也有无奈。
他说:“我帮你把你们张老师喊来?”
我不说话。

我尊敬张老师,他是理科重点班的班主任,却耐心地教着文一班一群像我一样的数学白痴;我怕张老师,在他面前,不敢撒谎,不敢自以为是。

那天风很大,四楼最东面的教室外面,冷得站不住。
张老师抽一支烟。他抽烟很厉害。
望着天空不看我,他知道,
如果我能把数学提上去,冲刺北师大也是可能的。
“这次考多少?”
“七十一。”
“上次呢?”
“六十八。”
“嗯,有进步。”

我哭起来。之前我从来没在老师面前哭过。我是被老师宠的孩子,从小到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小学和初中数学老师们明知道我是个数学白痴却还是喜欢我。

可是那天我确实在张老师面前哭得不成样子。一定很难看。

“张老师,我不要数学了,我真不要了,我学不会,数学烦我……”
他说:“别怕别怕,一点一点来,别怕。”
我以为我对数学绝望了。

但是我至今不觉得在他面前哭有多羞耻,因为就是从那天起,我终于真正开始学数学了。

从小到大,数学像一个魔鬼一样拖着我,十二年,我的分数被数学困在笼子里,任凭语文和英语在外面骄傲地咆哮着却救不出它!!没有人能理解我对数学的感情,除了雪丽。一起住,她见我怎样地为数学哭,见我抱着数学课本睡,又抱着它醒来,她见我夜里的噩梦总是数学卷子做不完……心酸痛楚,连自己都开始怜悯自己。

也许亚萍知道,每次考试后总要把答题卡哭透了才能平静下来;

也许小邹知道,她喜欢我每天晚自习抽时间记日记,那些日记当然不曾给人看,但是现在读来依然真实自然,不管那天写了什么,结尾总是同一句话:我爱数学,我爱数学!

也许完秀丽知道,她在后面攀着我的肩膀,带着心疼的眼神看着我:
“娟子我求你了,我求你别做数学了,你看一会英语休息一下好不好??”

有一次,数学终于及格了,
我把那张95分的答题卡欢天喜地地拿回去,贴在墙上,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就好像自己的文章在报纸上被印成了签字一样。然后,又哭着做题了:
卷子太简单了,别人大多都在130分以上,而不及格的几乎没有!

就是在那样的疯狂之后,就是在那样的卑微和羞耻之后,
就是在那样的无助的泪水浸湿的时光之后,
我的数学,终于稳定地及格了,
终于上了100分了,
终于有时间看看最后一道14分的压轴题了,
终于可以把12个选择题全做对了……
终于,敢在路上,与张老师打一声招呼了。

大一时候,一个不太熟的高中同学曾打电话来,彼此原来并不亲近,但是因为分别,也变得似相知多年的姐妹一般。
她说,你知道我最佩服你什么吗?
我想,是作文吧。
不是的,是数学。
你太厉害了,你竟然把数学从五十几分一下子考到136去了,服你啊……
我在电话这边开心地笑起来,
但是并没告诉她,
她所知道的那次我考的136分,是张老师合错了分数,多加了10分。
但是就是那10分,满足了多少年来我从来不敢奢求的对数学的虚荣心。

2007年6月8日,高考数学估了134分。
6月9日的晚上,收拾资料要卖掉了,厚厚的三大摞。
突然间在意了一下我的数学《金版学案》,

一页一页地翻过去,又一次忍不住地泪如雨下:黑红蓝的三色笔迹,
绿色荧光笔醒目的标注,折的书角,
夹的页面写不下的纸条,不小心涂上的墨水,随手写下的心情,
还有几乎随处可见的“我爱数学”……
而让我于哭泣之中微笑起来的,
就是那每隔几页就有的印得不规则的泪痕。

那时候,我没意识到,从那天起,从我报了师范学校的英语专业起,数学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END·
每天一个有趣好玩的话题

下期话题

#你有怎样的奇葩经历#

以#奇葩经历#开头留言,留言会在明天展示


▼上期话题:什么时候让你觉得做女生很累


    关注 大永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