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好坏的标准】

 

翡翠的标准(一)“种”。指的是翡翠矿石的密度和细腻度,密度和细腻度越高,种就越好,反之则种就越差。最好的种是...





翡翠的标准
(一)“种”。指的是翡翠矿石的密度和细腻度,密度和细腻度越高,种就越好,反之则种就越差。最好的种是玻璃种,其次是冰种,再次是糯化种,又次是藕粉种,再后还有豆种、干青、干白等。也有人把种叫为“底”或“地”。璃种密度和细腻度最高,非常通透,内部少有或者基本没有冰纹、冰棉、冰渣、冰晶等表现,上好的玻璃种如果制成薄件,可以罩上报纸上阅读(一厘米厚度可以看清玉下三号字)。但并不是很通透的都是玻璃种翡翠,有一种叫“水沫子”的软玉以及人造水晶、有机玻璃等都很通透,但却不是翡翠。冰种的密度和细腻度次之,肉眼看去其外观很像冰块,也较为通透,但远不如玻璃种(可以一厘米厚度看玉下手指)。糯化种的密度和细腻度次于冰种,通透性相对差多了,但视感非常愉悦,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藕粉种的密度和细腻度再次之,基本不通透,看上如同调制好的藕粉。再往后的豆种、干青、干白等就没有前述的那种视觉愉悦感了,看上去像一块很硬的石头。通透性既因“种”而变化,也因“水”而变化,故人们常常把“种”和“水”混在一起称为“种水”。其实“种”和“水”是两回事,但这两者间有很大的正相关关系,种好的,水大都比较好;水好的,种大多也比较好。不过也有不少例外,有些玻璃种水头“浅浅”的,只是浮在表皮的一点点“水”的感觉。有的水头很好的翡翠件,却只是一块糯化种。种与价的关系很密切,种好价昂。大小和形态相同的翡翠件,玻璃种高出冰种3—5倍,冰种高出糯化种2—3倍,糯化种又高出藕粉种1—2倍。玻璃种是藕粉种6—10倍左右的价格,与其他更次的种相比,就是几十倍的价差了。


(二)“水”。又叫“水头”,指的是翡翠对光的透射性和反射性。透射性和反射性越好,水就越好,反之就越差。水好的翡翠习惯上我们爱讲“水头厚”或者“水头深”,反之则说“水头薄”或者“水头浅”。与“水”相对应的是“干”,没有什么“水”或者纯粹没有“水”的翡翠,称为干料。水最好的翡翠,稍远(在一米左右)望去,就像一个靓丽的玻璃体内装着一滴鲜艳的露珠,用手晃动翡翠件,俨然像露珠在里面滚动。这种“水”的感觉,估计是光线通过矿石体从不 同角度穿射和反射形成的。多种角度光线的反射,就形成一种独特的很美的光环,人们称之为“荧光”。水的层级划分为十级,分别为“十分水”、“九分水”、……直至“两分水”、“一分水”。“十分水”、“九分水”是绝好的翡翠,如果是玻璃种达到这个水头,那就是“精品”了,手镯往往要上数十万,挂件也可能要十几万元,如果再加上一点绿色,价值又成倍增长,如果高绿正阳满色,就是“极品”了,价位以百万甚至上千万计。“八分水”、“七分水”是水头较好的货件,六分水”、“五分水”、“四分水”为“水头”一般,“三分水”、“二分水”、“一分水”就是水头很浅了。水与价的关系也很密切,水好价昂,但“水级”与价的关系会稍低于“种级”与价的关系,不会像“种”与“价”一样动辄就是3—5倍的变化,但相邻级别之间1—2倍的变化是有的。
(三)“色”。就是翡翠的颜色。颜色本无贵贱之分,只是个体视角爱好的不同而已。但是由于绿色是翡翠的天然本色,加之人们对绿色的普遍性偏爱,就在翡翠的色系中树立了绿色这样一种“帝王色”的位置。“红为翡,绿为翠”,真正绿色的翡翠并不是很多的,而且价格昂贵。除了绿色以外,其他的颜色地位悬殊不是很大,即使在翡翠件中有时确实有较大的悬殊,往往也是因为具体货件的艺术配置和个体的偏好形成的。绿色最贵,比之于无色或其他颜色,价格往往要高出几倍、十几倍到几十倍。通常讲的“一分色,十分价”,说的就是绿色而不包括其他颜色。“色(仅指绿色)”的层级划分与“水”一样分为“十分色”、“九分色”一直到“一分色”十个级别。两个相邻级别之间的价位相差达一到数倍。比如两个其他条件相同的挂件,如果无色的一个价格是1万元,那么有部分绿色的就可能是3—5万元,大部分绿色就可能是8—10万元,如果满色就可能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了。


春色(紫罗兰色)。在十多年前,春色即紫罗兰色并没得到人们青睐,但最近几年由于人们的审美价值变化,加之春色相对较少,其身价也就高居第二位了。春色的价格比之于无色或其他颜色,价格会高出1—3倍,如果颜色分布很广,并且配置很美,也可能高出3—5倍。但俗谚又说“十春九枯”,即春色的翡翠往往水头不大好,因此春色一般没有这么高的价位。
“红色”、“黄色”、“蓝色(蓝水)”等其他颜色。这些颜色大多会为翡翠增美增价,一般会在1—2倍,有些红色还会更高一些。红(黄)、绿、白或红(黄)、绿、紫三色同体称“福禄寿”,红(黄)、绿、白、紫四色称“福禄寿喜”,较为罕见。不过这些颜色增加的价格与颜色在翡翠成品件本身中的分布构造、艺术构思、创意设计、工艺技术、颜色配置紧密相关,也就是说还取决于“玉雕师”的功底和艺术创造,通常说的“巧色”(有的称俏色)就是这个道理。玉雕师要能够巧夺天工,把翡翠的天然颜色配置在该在的地方。否则,这几种颜色的增值就很难实现,弄得不好还会损害艺术美感而降低翡翠的价值。
黑色。一般而言,黑色是翡翠的排斥色,大多数情况下,货件出现黑色,价格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沉淀在矿石内部的星点状、斑块状的黑色,习惯上成为“脏色”,几乎可以让货件达到“不值钱”的程度。如果玉雕师能够巧妙回避,设计在一些动物的恰当的部位,比如把黑色雕刻成动物的毛发或者眼珠,那么就会挽回黑色带来的损失。
(四)“净”。是指翡翠的净度。净度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密度的均匀度,密度越均匀,净度越高,否则净度就越低。净度低的翡翠,在矿石体中间有棉絮状的点、线或斑块,习惯上通常叫“棉”,其实就是矿石体中间出现了密度低的地方而形成的疏松部位。二是矿石的纯洁度。纯洁度越高,净度越高;纯洁度越低,净度越低。纯洁度高的翡翠无杂质、黑色或其他严重影响货件美感的怪色。口语中通常用“干净”或“不干净”来表达翡翠的净度。净度与价格的关系也很紧密,净度越高,价格越高。观察翡翠的净度,往往要在多种光线环境下观察,比如在自然光下观察,在普通灯光下观察,用聚光手电筒照射等,再进行综合分析。故有“夜间看玉不买玉”的说法。同时,还要从正面、背面、四侧面等多种角度去观察。需要说明的是,学会观察净度不是说买翡翠都要买完全“干净”的货,而是要了解翡翠的质地和价值,以便确定自己的心理价位。完全“干净”的货比较少,既然是天然之物,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瑕疵”,不能说只要见着“瑕疵”就不是好东西。一件上千万的“极品”都很难说“白璧无瑕”,而是“白璧微瑕”或“瑕不掩玉”。如果真是“绝无瑕疵”,除非只是一个戒面或小挂件那么大的东西,不然就要考虑翡翠的真伪了,只有有机玻璃之类才会“绝无瑕疵”。观察净度时要注意,有一种“杂质”是增值的,那就是“飘蓝花”。“飘蓝花”其实就是“杂质”,即翡翠的相对疏松部位加进了“蓝色”,如同云彩在里面漂移一样,具有视角上的愉悦感,与人的审美诉求相一致。适度合理分布的“蓝花”会使翡翠件变得生动、多彩,增添艺术价值。如果以有“棉”为前提,那么“飘蓝花”比无色“棉”要高出五成左右的价格,无色“棉”比“脏色(沉淀的黑色)”要高出2—3倍甚至更多的价格。
(五)“艺”。指的是工艺技术。工艺技术又包括设计的创意、制作的工艺、颜色的配置、瑕疵的回避以及成品的寓意等。“艺”好就是创意新颖、构思独特、制作细腻、巧色科学、瑕疵处理得当、寓意吉祥或者符合买家的审美情趣。“艺”其实就是文化,艺好价高,艺差价低。但“艺”在不同质地、不同雕刻内容的翡翠货件里有不同的要求。高档质地(种、水、色、净)的翡翠,工俭为好;低档质地的翡翠,工巧为好;构图复杂的货件,如龙、凤、狮、虎等,工细为好;构图简单的货件,如花瓶、手玩件,工省为好。玉雕业内有一种说法,叫“好料不做工”,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无论是材料的所有人还是玉雕师,谁也不忍心把价值连城的高档翡翠弄得刀痕累累。如果是玻璃种、冰种的材料,或者本来就不需要复杂工艺的货件,你发现到处都布满玉雕师的苦心,那就要考虑原材料的瑕疵问题了。
翡翠分级国家标准
由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组织制定的《翡翠分级》国家标准于2008年12月10日通过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委员会全体委员的审查,2009年6月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2010年3月1日开始实施。
《翡翠分级》国家标准界定了翡翠的定义、翡翠的分类,规定了天然未镶嵌及镶嵌磨制抛光翡翠的分级规则。
翡翠的定义。在对市场中存在的大量翡翠样品的成分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的基础上,本着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翡翠分级》国家标准将翡翠定义为:翡翠是主要由硬玉或由硬玉及其它钠质、钠钙质辉石(钠铬辉石,绿辉石)组成的、具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可含少量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矿物。磨氏硬度6.5-7,密度3.34(+0.06—0.09)g/cm3,折射率1.666~1.680(±0.008),点侧1.65~1.67。
翡翠的分类。翡翠的颜色非常丰富,为了对翡翠进行分级,先根据翡翠的颜色将翡翠分为翡翠(无色),翡翠(绿色),翡翠(紫色),翡翠(红-黄色)几个类别。翡翠(无色)是指无色或颜色彩度极低的翡翠;翡翠(绿色)是指主体颜色色调为绿色,且具有一定彩度的翡翠;翡翠(紫色)是指主体颜色色调为紫色,且具有一定彩度的翡翠;翡翠(红——黄色)指主体颜色色调为红-黄色,且具有一定彩度的翡翠。
翡翠的分级。考虑了翡翠的品质因素及价值因素,《翡翠分级》国家标准规定从颜色、透明度、质地、净度四个方面对翡翠的品质进行级别划分,并对其工艺价值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
翡翠(绿色)的品质分级。绿色翡翠的品质分级,从颜色、透明度、质地、净度四个方面进行。
绿色翡翠的颜色分级,将按照颜色色调、彩度、明度的差异进行级别划分。根据绿色中所含黄、蓝色调的浓度,可将绿色翡翠的颜色色调分为绿、绿(微黄)、绿(微蓝)三个类别。根据绿色翡翠的彩度差异,可将其划分为五个级别。彩度级别由高到低以次为极浓、浓、较浓、较淡、淡。根据绿色翡翠的明度差异,将其划分为四个级别。明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明亮、较明亮、较暗、暗。
绿色翡翠的透明度分级。根据绿色翡翠对可见光的透过能力,即透明度差异,将其划分为四个级别。透明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透明(单位透过率t≥75%)、亚透明(65≤t


    关注 启缘翡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