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汶川地震后,我细碎的笔录。

 

每当我想起那一天,我都想我这辈子还是抓紧过好一点吧,起码想做的要先去做了,谁知道下一秒呢?...

写在前面
2008年5月12日,我在四川绵阳,大一。那天,我穿了人生第一双所谓的高跟鞋,臭美臭美的去新区图书馆,等待上课。地震来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慌,因为整个图书馆晃得特别厉害,穿了新高跟鞋的我,本来就走不稳,疯狂往外冲的时候,重重摔了一跤,想着不会就死在这里了吧!脑海真如将死之时,光速出现了我最爱的家人与朋友,各种一幕幕,那一分钟之内我就是好舍不得这个世界。其实,逃出来后,整个校园都是疯狂的,人潮涌动,信号中断,但我真的没意识到这么严重与恐怖,过后一连串的死亡数字,每每想起都是沉重的。

8年了,甚少谈起。现在,我没有一双高跟鞋,很不习惯生活中的各种晃动,比如电梯、桌子、火车、还有别人抖腿,因为我会不自觉得以为是地震来了,偶尔还咋呼地闹笑话。不过,每当我想起那一天,我都想我这辈子还是抓紧过好一点吧,起码想做的要先去做了,谁知道下一秒呢?

8年前,我写下地震后的零碎,希望那些和我一起度过5.12的你们,都好好的,也希望所有活着的人,拥有善良与感恩。

5月12日14:28,我在学校新区逸夫图书馆,前一秒我还在看着一篇关于生态破坏的报道,胡思乱想着可怕的环境破坏力,但就在这一秒,只是突然之间的一瞬,我首先听到的是晃动的声音,接着是感受到了晃动的摇摆,还以为是自己胡思乱想后的幻觉,但两秒钟的反应时间,我知道这是可怕的地震。

5月13日21:00,简陋的帐篷底下是无助的我们,因为无助,孤独,小昕说好想此时此刻有个肩膀给她靠。
漏洞百出的帐篷,雨水无孔不入,晚九点多,我和齐齐紧挨着坐着,不能躺下,稍微的挪动换来的可能就是绵绵不断的雨帘子。
缠上纱布的伤口,越发疼痛,但我无心理会,现在的自己目光呆滞,无从思考。 5月14日00:00,依然和齐齐依靠着坐着,裹着棉被,依然冰冷,冰凉的鞋透着冰冷的湿气试图将冰冻,凌乱的报纸早已湿透,因湿漉而"腐烂",满地的垃圾在黑暗中让我心生绝望。
余震的恐慌依然在蔓延,从开始到现在,越演越烈,生命稍纵即逝,大地试图与你分离,这种感觉是世界在抛弃我们。

5月14日凌晨3:49,从三食堂旁边的那间小饭馆出来,又重坐在我们搭建的岌岌欲坠的帐篷里,刚才又有一次余震,我的第一反应便是拉着旁边的齐齐说:快跑。过后,我们都觉得好笑,因为我说那句话时,余震早已停了。
旁边的同学的帐篷已经倒了一半,他们不得已集体起来重整。整个晚上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地醒来,总觉得下一秒地震又要光顾我们了,下一秒我们就得拔腿就跑,下一秒就是世界的尽头......何来安全感?
直升机的声音一直在我们上空盘旋,仰仰头,是那个漏水,不堪的帐篷顶,我对齐齐说:考察有什么用,搭我出去才是真。

5月14日早上9:09,接到通知,可以暂时回宿舍,但白天还是不能呆在宿舍,黑夜还是要在毫无安全感中煎熬而过. 雨还在继续,泥泞的道路,潮湿的感觉.看这别人都拎着箱子准备回家,我也有点想了.
现在一切都不确定,一切都是未知.去或留,我不知..

(不记得哪一天了,去了一趟中心医院当了志愿者)病房过道,很多伤员因没有床位而挤在那里。整个医院充斥着是一股异味,求生的味道就是如此让人心生余悸的,匆忙的脚步,满眼的泪水,空洞的眼神..........生存的力量似乎奄奄一息,但拯救的力量却强大得让灾难屈服。

5月18日傍晚6:05,自己正在西安通往北京的列车上,兜兜转转的旅途,因为地震.
今天在网上看到很多不乐观的消息,心揪得很,感觉生存很难.

5月19日14:28,默哀......



8年了,现在想起,特别特别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有些甚至我连名字也不知道。有时候想,反而是那些失去亲人与家园的人们,是他们无可奈何的乐观与坚强,在感化着我们与世界,虽然听起来是那么残忍。


    关注 行行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