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的楼

 

意识形态在远东的另一种『胜利』...

你好啊,这里是『艺期』
赫鲁晓夫的楼
我一直觉得我们和邻国们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差别是很大的,但是我忽略了一点,就是政治的力量。在特殊时期,文化和艺术可以为政治服务,现在可能也是,文化可以通过政治力量进行输出。

之所有这个结论,源于2005年。俄罗斯出现了一部神片,名叫《4》,可能有印象的人不太多。在这个片子里,我第一次注意到了一些场景,直接让我冒出『这是在俄罗斯拍的吗?真的不是在东北取的景吗?』的怀疑。原因就在于电影里充斥的绿皮火车和『赫鲁晓夫楼』。


俄罗斯电影《4》截图,就像东北小城的样子
赫鲁晓夫楼 Хрущёвка 在中国有个相当接地气的名字『筒子楼』另一些人也叫它『单元楼』,基本上是在中国到处可以见到的一种建筑类型,在中国东北可能更密集一些,毕竟东北曾经——几乎是亲俄的大本营。
 
某种廉价住房可以在政策的推广下遍布前苏联,同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推广下也来到中国、北朝鲜甚至古巴。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在这些地方发现这些意识形态的残影。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在当今中国,拥有超过 30年以上房龄的民居大多都有赫鲁晓夫楼的影子。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依然是顶着实用主义之名的快餐楼。
俄国西北部的小城,依旧看不出这是俄罗斯


有许多人批判这类建筑,认为其违背了建筑设计的本质且毫无美感。中国地大物博,却遍地耸立着赫鲁晓夫楼不能说不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就算再美的建筑也有了审美疲劳,何况赫鲁晓夫楼?另一方面,赫鲁晓夫楼在结构上也为人们所诟病:这个大盒子里挤着上百号人,可关上门谁也不管谁,我们不知道谁是谁,也不关心谁是谁,只是『人人各扫门前雪』,似乎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的邻里关系。

冷漠的邻里文化、阴冷乏味的造型。似乎有某种从苏维埃的气质里带来的味道,构成了人们反感赫鲁晓夫楼的理由。
圣彼得堡某住宅区


但是,若仅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作为一种建筑风格而言赫鲁晓夫楼也不失为一个陈述设计。我甚至觉得和包豪斯主义建筑在出发点上有一些共通:减少累赘和繁复,能用一块砖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用两块,少既是多。

两者最大的区别大概是其传播方式所至——包豪斯主义是自发的传播,而赫鲁晓夫楼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我以为这可能是人们厌恶它的一个原因。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列宁广场
远处的赫鲁晓夫楼


但我对赫鲁晓夫楼并没有多少负面情绪,甚至有一点情结。

就是这冷漠的盒子,像积木一样搭建的房子,没有电梯、大通道,也没有个性和丰富的户型,狭小的空间里,这些粗糙的混凝土承载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成长记忆,也包括我。

至今,当我看到一些来自俄罗斯的影像,当我惊讶于这些图像和东北小城如此相似的时候,依然会感觉到神奇。为不同文化在苏维埃的政治宣传下的交集感慨。
赫鲁晓夫楼是不是世界范围内被使用最多的?

我没有可靠的数据来源支撑我的论点,但是我觉得可能是的,即使只看其在中国的应用,数量绝对占优势。

是不是最糟糕的建筑?

也许吧,糟糕到甚至很少有人去谈论它,只把它当做一个住人的地方,糟糕到不能成为任何风格的范本,连反例都做不了,就那样存在着,然后被新的风格的建筑逐渐取代。

是不是最丑的建筑?

未必。纯粹客观地说,只是看腻味了而已。如果跳出苏维埃这个大环境来看,也许会觉得赫鲁晓夫楼还不错,还带有那么点儿科幻味儿,只不过看多了就烦了。包豪斯的嫡系孙子—钢筋水泥玻璃墙—现在不也是因为出现太多而被嫌弃了么。
·
·
·


卜 生丨85后
小说、专栏作者
艺术史及理论爱好者
赛博朋克
反乌托邦
认为生活充满矫饰的谎言和难以察觉的真相
著有短篇小说《切片》《冬天的石头》等
现居上海
我们只是一群
各自在这地球上
某个角落奔波的艺术跟班
活跃于
或匿名在
各类社交媒体
···
我们唯一的共性是对艺术的情感
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的但不拧巴的情感
···
我们在艺期



    关注 艺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赫鲁晓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