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招聘全是清华北大,“屈就”?

 

文|张永群

这几天,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份招聘公示引发了网友热议。在这份公示中,“报考单位”一栏包含多个街道办事处基层职位,被录用者的“毕业院校”则是清一色的清华北大,学历也均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在许多人眼中,清华北大毕业生是“天之骄子”,他们选择去街道工作是大材小用吗?这样的讨论近来并不少见。从中学招聘出现清北毕业生“豪华阵容”,到学霸转身做主播,网友对这些话题的关注,反映着人们对于“名校”和“择业”之间关系的认知。

对于这份刷屏的招聘公示,余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2018年初招聘人员的公示名单,“他们看中的是杭州的发展潜力和活力,还有我们招聘时的诚意。”
余杭区是良渚古城遗址所在地,坐拥阿里巴巴、未来科技城等现代化企业,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发展潜力来说,都有着相当的吸引力。而为了让“清北生”更好地扎根,余杭区为他们提供生活和工作导师,开设“菁航班”定期开展主题培训,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人尽其才。

有媒体采访了网传名单中的一位录用人员,她回应,如今的工作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晋升渠道畅通,生活和工作环境令人满意,收入也符合自己的预期。

如此便不难理解,这份公示是双向选择、互相成全的结果。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被“成功学”束缚,也不必觉得清北毕业去基层是“屈就”。


更何况,基层对人才同样求贤若渴。一线的工作平凡却不简单,对于像余杭区这样在数字经济大潮前沿的地区来说,有许多改革和创新都在一线带着温度逐渐摸索,更科技更便民的基层治理方案也都从实践中萌芽。高材生充实基层,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让工作的开展更加游刃有余。而在基层锤炼摔打,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宝贵的财富。 

回过头来看,这份招聘公示引发热议,还是说明许多人仍然带有学历和职业偏见,认为“名校光环”必然要对应一个所谓“高大上”的职业。但事实上,三百六十行,只要可以发挥个人所长,实现自身价值,哪一行都是不错的选择。

名校带给学子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开阔的视野和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高校毕业生是充满朝气的生力军,无论是去科研单位、去企业还是去基层一线,只要是理性择业,都值得被祝福。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不学习就是不孝”,校训都这么狠了?

没有房都不能找工作了?

拿“杀女友”玩梗,好笑吗?

外卖规模,已经超乎想象

“陪骂代骂林有有”?别助长网络暴力



文字:张永群

图片:浙江日报等

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

编辑:张永群 邢妍妍 孙小婷


    关注 光明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