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在说谎吗?

 

孩子是不是在说谎?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呢?孩子从多大开始会说谎的呢?孩子说谎了我能打他吗?我该怎么办呢?...

这里是绘本作坊,儿童亲子阅读平台,

推荐经典绘本+亲子阅读指导,乐意帮孩子们推荐绘本;

分享儿童心理学文章,喜欢为家长们解决困惑。

欢迎关注,互动,留言
今天在开始之前,先跟随小工看一个关于儿童说谎的著名实验——Lewis的拒绝诱惑实验。

故事发生在某个晴朗的周末。这天,三岁的小汤姆跟着妈妈出门。妈妈告诉她,今天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不仅可以玩很多玩具,还可以为科学做贡献。虽然小汤姆还不明白什么是科学,但一听到“玩具”这个字眼,他便兴奋了起来。来到目的地,妈妈说得果然不错,不仅有玩具,还有一个漂亮姐姐陪着小汤姆玩耍,虽然刚见面时有些怕生,但很快小汤姆就和姐姐熟络了起来。姐姐让小汤姆背对着一张小桌子坐好,自己在小桌子上放上一样玩具。然后姐姐告诉小汤姆,她有事要出去下。她嘱咐小汤姆千万不要回头偷看桌上的玩具,回来后两个人再一起玩。姐姐离开房间后,小汤姆东看看西看看,终于还是没有忍住好奇,回头看了一眼。他肯定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隐藏的摄像机记录了下来。姐姐回来后,首先就问小汤姆有没有偷看,与事实相反,小汤姆的回答是没有。这样的结果着实有些出人意料,三岁的小汤姆就已经会说谎了吗?
孩子是不是在说谎?
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呢?
孩子从多大开始会说谎的呢?
孩子说谎了我能打他吗?我该怎么办呢?
孩子说谎能说明他本质或者人品上出现偏差吗?
……
别着急,小工慢慢告诉你。


目前,心理学界基于多年研究对于低龄幼儿的确存在说谎行为已达成普遍认知,2--3岁的儿童已经出现说谎行为,并且在学前期其说谎技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展。儿童在3岁以前对于说谎的认识是杂乱无章的,到了4岁,孩子就能根据说的话和事实是否相符判断谎言和真话,他们会出于自己的某种动机,隐藏自己的意图进行欺骗,5岁以后,其说谎能力渐趋平稳。

看到这里,家长们是不是心里一阵紧:啊!原来孩子那么小就会说谎了,这这真的好吗?

实际上,这种担心正是老生常谈的“关心则乱”,我们默认成人平均每天要说6次谎,怎么到了孩子说谎,家长们就变得忧心忡忡了呢?暂且放下你心里七上八下的担心,想一想,你知道孩子为什么说谎吗?
关于

“说谎”三大原因

一、 心理发展水平不足,难以区分真实和想象。

3岁以前的孩子,常常说些天马行空或夸张的话,家长可能觉得“这孩子怎么老胡说八道呀”,但其实,这类孩子并不是有意“说谎”,他们只是无法区分想象和现实,自然而然地就把自己脑子里想的或者希望的东西说出来了。小工甚至觉得这都不能算说谎。家长要注意将这种情况和有意的说谎区分开,适当地用现实纠正孩子,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才是真实发生的。

二、 为了保护自己或避免惩罚。

谁小时候没有犯过错误呢,犯错之后,面对可能来临的批评和惩罚,说谎似乎要容易得多,所以就有了“华盛顿砍樱桃树”这样教育小朋友要勇于承认错误的故事。小工至今还记得当年犯错误之后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家长的心情呢。出现这种谎言,家长不要急于责怪孩子,而是要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让孩子明白犯了错误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鼓励孩子承认错误,并一起想办法补救。同时,家长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过高的期望、过大的压力、简单粗暴的惩罚,这些都可能增加孩子说谎的可能。

三、 为了获得大人的关注。

服时,孩子往往会受到家人的特别关注,于是有时孩子会谎称生病,以此得到家人的关心照顾。假如次次说谎都能够顺心,孩子自然就形成了“说谎=爸爸妈妈回来关心我”的错误理解,这样自然就助长了孩子形成说谎的习惯。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此类说谎行为,并加以引导。另外,家长也应反思自己给予孩子的关注是否太少,是否不经意间忽视了孩子的需要。

以上是孩子说谎的三种常见原因。当然,生活中的谎言肯定比这复杂丰富得多,需要家长仔细区分辨别。总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说谎行为是十分正常的,家长们不必就此给孩子贴上“坏孩子”标签,不能因此而暴力相待!
面对

“说谎”四大法



面对说谎的孩子,家长们应该怎么办?什么样的应对方法更有效呢?

一、慎用恐怖教育法

有些家长会吓唬小朋友说“说谎会鼻子长”“说谎会被狼叼走”,这样的方式在童年早期很有效,因为那时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有限,只能通过是否会受到惩罚判断好与不好。但小工真心不推荐这样的做法,因为心理阴影面积很大,孩子将终身携带着童年时对某物某现象的畏惧,并且孩子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不能说谎,无法把诚实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二、讲故事大法

利用绘本、动画、故事等方式将一些简单的道理教给孩子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很常见,并且的确有效。家长的使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注意挑选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材料,故事不用太复杂,但可以配合丰富的色彩、起伏的声调等吸引孩子注意。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与孩子的互动,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主人公为什么这么做,结果怎样,你会怎么办。这种互动的过程促进了孩子对于故事理解,远比简单地听故事、听道理有效。

三、言传身教大法

生活中的榜样,特别是家长的表现,也能起到教育作用,而且效果甚至更好。家长的言谈举止,孩子都看在眼里,在遇到问题时,他们会想起自己的家长曾经是怎么做的,并进行模仿。所以说,不要用一些不能兑现的承诺哄骗孩子,除了“言传”,家长也要注意“身教”哟。

四、代币奖励法

为了鼓励孩子实事求是,不说谎,奖励也是个不错的方法。相比对于说谎行为进行惩罚,奖励更能帮助孩子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就性质来说,奖励可以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由于儿童的诚实行为往往伴随着犯错误,物质奖励似乎不太适合,对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的行为进行表扬则相对好些。
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对于孩子们的谎言,
少一些套路的担心,多一份真诚的关心吧~


推荐绘本

《大卫惹麻烦》

大卫·香农(美)著

余治莹 译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查看亲子阅读指导内容简介:

大卫的身边有了其他的小朋友,他必须得学会与别人相处,并且尊重学校里的规矩……这次大卫又惹了什么麻烦呢?他的棒球砸破了窗玻璃,他拼命拽着小猫的尾巴,他偷吃蛋糕……但他总是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总是说“不是我干的”、“我不是故意的”。最后是什么让大卫学会勇敢地承认错误呢?
《可爱的鼠小弟I:8 打破杯子的鼠小弟》

中江嘉男(日)文/ 上野纪子(日)图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查看亲子阅读指导


内容简介:

鼠小弟打破了杯子,这其实算不上犯错,但他从以往的经验中知道会挨妈妈说。于是,他发挥想像力编出一个又一个理由,想为自己开脱。正当他为自己的小聪明感到得意时,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又一次打破了杯子……
《迟到大王》

约翰·柏林罕(英) 著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查看亲子阅读指导

点击《到底是我迟到了,还是我说谎了?》

查看迟到大王专项图文
内容简介: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每天都迟到,因为他在上学的路上总是遇到奇怪的事情:遇到鳄鱼咬他的书包,狮子咬破他的裤子,小河里的巨浪将他冲走……老师却认为他在说谎,气得暴跳如雷!罚他写几百遍的“我不可以说有xxx的谎,也不可以xxx”……直到有一天,老师自己也遭遇到不可思议的事……

绘本作坊经典回顾:

你的快乐也是孩子最大的快乐

读书天,游戏和绘本更配哦!

如何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 

孩子的“自我”启蒙

老公突变带娃高手,原来妈妈用了这招!


    关注 绘本作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