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代文化清单,你都知道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同学们对现代文化比较了解和熟悉,可是对古代文化肯定不是很了解,别说是学生,就连我们大人一问...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同学们对现代文化比较了解和熟悉,可是对古代文化肯定不是很了解,别说是学生,就连我们大人一问起来,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呢!

本期快乐魔方作文就带着大家一起增长下知识,感受一下古代文化!
1
1.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2.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3.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4.豪右:豪族大户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5.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
2
6.践祚:也写作践阼,意为皇帝即位登基

7.丁忧: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有内外之分,遭母丧称为丁内艰,遭父丧称为丁外艰

8.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9.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0.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3
11.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另:汉长乐宫又称东宫,太后所居也借指太后

12.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13.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1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15.跽:长跪古人坐时臀部贴脚后跟,臀部离开脚后跟,腰伸直,就是跽
4
16.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敬重

17.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四书五经六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录取名额不定,各省被录取的名额由应试人数省的大小人口多寡酌定

19.谶(chèn):基本意思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20.甫冠弱冠加冠:甫冠与弱冠都是形容男子达到二十周岁,就会戴上成人的帽子,来表示自己已经成年了加冠,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
5
21.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22.解褐:褐,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脱去平民百姓的衣服,比喻入仕为官

23.少保:官职明清少保皆为从一品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24.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担任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25.食邑:受封者所享有的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收其租税而生活,故称为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基本解释:靠封邑租税生活;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温馨提示:本篇文章为快乐魔方作文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快乐魔方作文


    关注 快乐魔方作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