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150天:烈火烹油第一枪

 



贾浩楠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小米官宣造车

小米开启智能驾驶招聘

小米7737万美元收购深动科技

小米汽车正式完成工商注册,落户北京亦庄

入局5个月,这是小米造车的一系列进展



还没算上2万多简历300人团队;大量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以及产业战投协同推进

现如今小米汽车再创业,烈火烹油,繁花似锦,魔力更胜从前

而且150多天后,确实谋定而后动,对于造车的核心关键,第一枪就稳准狠

小米造车系列进展

最新最引人注目的进展,由小米汽车的工商注册带来

9月1日开学日当天,雷军亲自官宣,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注册,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

雷军说到做到,亲任法人代表

小米汽车的首张合照也随即曝光,让人联想起11年前小米手机创业启动时的小米粥合影
在合照中,有知名且大众相对熟悉的面孔,但也有在技术圈成名已久的低调大神

前排,小米核心高管尽数出席

雷军王翔洪锋刘德卢伟冰张峰林世伟祁燕,何勇等悉数现身,重要性不言自明

二排,藏着多位小米技术骨干也据说会是造车的技术骨干

比如后排左三,现任小米技术委员会主席叶航军,是小米造车筹备组成员,关键的小米智能驾驶团队由他负责

后排左四李肖爽,同样是小米早期员工,之前负责小米大家电部,据说负责供应链

后排左五于锴,依然是小米早期员工,5月初雷军前往广汽埃安调研考察时,于锴也在列据说主要筹备座舱方面的工作

此外,原宝马旗舰车型iX的设计师李田原(右三),也出现在了合照中

所以即便是这样一张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合照,也被外界纷纷解读,认为小米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技术派造车的底色

而且创始员工的二次创业,也让人感慨,小米造车不仅有米粉用户的群众基础,内部的技术骨干,同样群情激动
就在第二季度财报分析师会议上,总裁王翔还透露,造车至今的5个月,小米汽车团队从2万多份简历中精挑细选,已搭建起了近300人的团队,而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但这还不是全部,因为除了招聘,小米通过收购取得的技术和人才进展,同样值得关注

其中就包括对DeepMotion(深动科技)的收购由此搭建小米智能驾驶核心团队班底

实际上,对于这第一笔小米以财报公告宣布的收购,之前的解读没有完全触及核心

因为在对深动科技和小米造车战略判断的连点成线后,才能真正意识到,这可以称得上小米打造智能电动车的第一枪

小米造车第一枪,谋定后动,瞄得很准

深动DeepMotion何许人也?

创建于2017年,共有四位创始人

蔡锐李志伟杨奎元张弛,分别担任 CEOCTO首席科学家和研发总监

蔡锐,清华计算机博士,前微软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在顶级国际会议/期刊上发表过50余篇论文,拥有20余项国际专利
李志伟,微软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发表50+国际论文,拥有20+国际专利

杨奎元2012年毕业后加入微软亚研,曾担任微软亚研研究员,参与了必应搜索微软小冰实现图片识别与搜索功能的研发

张弛,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山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三维重建及双目立体视觉专家,曾两次在Middlebury Stereo排名第一

深动DeepMotion创始团队,很明显创业前就已经是AI算法视觉和3D建模方面的专家
而深动DeepMotion创办后,瞄准智能驾驶方向,很快推出了成熟产品和方案

基于视觉已成功开发出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模组高精地图自动化构图高精度定位等技术方案

根据智慧芽数据显示,DeepMotion及其关联公司在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13件专利申请,且100%为发明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摄像头目标图像图像处理显示方法图像特征提取等专业技术领域

并且很早开始,DeepMotion 就宣称,已经具备成熟的大规模制作高速/快速道路高精地图的能力,较复杂的中心城区道路的高精地图自动化程度已经能达到 90%
于是小米这笔7737万美元的全资收购,既是出于对人才的出击深动创始人都是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在微软时期的部下,知根知底;同时也为快速补齐战略核心

小米造车的战略核心是什么?

之前已经明确,就是智能驾驶

在新造车领域,之前有能源驱动为核心的战略判断,也有车舱为侧重的战略判断

但与小米手机创业时率先抓操作系统MIUI一样,小米造车也很快就锁定了智能驾驶智能驾驶体验作为核心

于是谋定而后动,以优秀技术团队收购为杠杆,就能加速小米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研发,缩短小米智能驾驶汽车上市的时间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小米造车第一枪,既准又稳

小米魔力依旧

不过关于这第一枪,后续其实还有鲜为人知的进展

据说在深动并入小米后,其CEO蔡锐多次感慨小米的工程师文化和业务能力

一方面,双方融合堪称无缝

因为在创业梦想方向上,双方都是一致的,甚至在业务逻辑能力储备上都不存在偏差被收购进入小米后,整个团队没有经过切换重启的过程

另一方面,小米的系统支撑能力让深动如虎添翼
无论是财务招聘办公环境食堂健身,还是小米转到汽车团队同事的业务能力,都让深动团队感慨

蔡锐在谈到并入小米后的感受时说,工程师团队与工程师团队会师后,干劲更足效率更高了

也是在并入小米后,深动团队更直接感知到了小米的技术底色和实力

之前,小米的技术性更多以雷军为代表雷军作为中国最早一代程序员,不仅是最会创业的,也是创业最成功的

当时深动决定接过小米递过来的橄榄枝,雷军热血官宣造车亲自带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也是加入后,才进一步感知到小米的技术积累

比如在AI方面,从2016年布局开始,至今已经有超过1000个人的团队,其中大部分都具有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背景

此外,小米在硬件供应链方面,还有行业公认的能力

所以这些深动收购后曝出的进展,也被认为是小米魔力依旧的表现

并且这种小米手机创业时开启的魔力,到小米造车时,还有了新内涵

小米手机创业时,联合创始人洪锋留下过经典判断:人靠谱事靠谱钱靠谱

而到了造车,这三大靠谱更靠谱了

人靠谱:雷军亲自带队,押上过往全部战绩,首战即决战,决心信念无人能出其右,小米内外请战书和求职信纷纷

事靠谱:智能车的历史进程已经再明确不过,包括5G车联网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成熟,为智能驾驶提供基础,百年汽车工业来到了质变节点

而且站在国家大势的进程中,碳中和的大方向已经划定,电动车替代传统汽车势在必行,智能化更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钱靠谱:从官宣造车开始,雷军就承诺先投100亿人民币,10年100亿美元
并且现如今的小米,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方面都经得起大风大浪,这也是小米造车成功的核心支撑

最后,让这三大靠谱更靠谱的,还有人心所向

如何评价小米造车?

何为小米?

因为米粉,所以小米

小米创业发展至今,最大成功就是民心上的成功,有过快速长成的高光时刻,也经历过低谷,但最后能够屡屡逢山开路,越战越勇,核心法宝就是米粉

雷军有言:优秀的公司赚利润,伟大的公司赚人心

小米是直接贴合当代中国年轻人生活理念和消费观的品牌,从手机手环到米家各种产品对这一群体真实需求的感知和理解在业内无出其右

现在带着技术人和过去的积累入局,不仅是行业多了一位玩家,而是多了一位产品需求挖掘高手,新玩法提供者,对消费者和全行业都会有更多新鲜感

这一优势也是其他车厂和造车公司,所可望不可即的

在新造车浪潮开始后,用户开始成为车厂渴求的护城河
但对于小米,虽然造车刚起步,产品还需时日,护城河却已然就绪

这种用户基础和人心所向,不光能给小米汽车带来订单,还是小米汽车核心技术能力迭代的保障

智能驾驶智能驾驶系统模型迭代,不会停留在虚拟计算机世界,最终还得走向现实世界不断优化

在过去11年的小米发展历程,本质就是一部用户共生的发展史

所以即便到了造车,小米所开创和驾轻就熟的成功方法论,依然还能继续延续,依然还能继续成功

这也是为什么从技术层面出发,小米造车被认为必然能成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事在人为,因人成事,小米造车虽被看好,但兹事体大,所需要的人才比手机创业时更多
于是在小米汽车公司注册的公告中,雷军又一次展现出求贤若渴一面

小米方面也透露,300人基础之上,新一轮招聘已经开启

这一轮目标是500人,侧重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专家,同时依然秉持英雄不问出处原则,在校和应届都不放过

目标只为更快造出技术一流用户满意的智能车

这倒让人再次想起2010年小米手机创业之时,不少应届生年轻人纷纷投奔的江湖往事

比如此次出现在小米汽车创业中的秦智帆(二排右一),当年应届毕业后加入小米手机创业,任职MIUI设计师,是小米第11号员工后来因为小米手机的成功,年纪轻轻就走上了人生巅峰
而现在,他再度参与小米汽车创业,既是一种个人选择,也更像小米无形的招牌:

追随雷军,再赢一次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智能汽车交流群招募中!
欢迎关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小伙伴们加入社群,与行业大咖交流切磋,不错过智能汽车行业发展&技术进展加好友请务必备注您的姓名-公司-职位 哦~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哦~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关注 量子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