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2日的博客:薛克耀+祖曼+陆昶全+叶峰+董峰+胖洪+韦燊+吴涛

 

耀姓薛名克耀。甘肃人氏。此前乃一兵工厂技术员。余视之,耀身穿白衬衣,头戴草帽,脚穿一白色休闲皮鞋,背一灰色小包.不觉轻视之:此不过一乡间小白脸尔.三日后必退....



董峰 我的长征:





我的长征:前三天

十号走了四十四公里,下午几乎是雨林的穿越。汗流得有些汹涌,我看见最多时同时有四颗汗珠从我的头部向脚背坠落。老夏告诉我穿越的四个县名,但我没记住:没必要,我的队友中有大把准确信息,没必要重复;其次,我的任务很单纯,就是走各种各样的路。

当晚借宿一间小学教室,四张高矮不一的老年化课桌成就了我的搓板床,翻一次身醒一次,很好,一晚睡了很多次觉。最主要的敌人不是劳累是蚊子,虽然有蚊香,也有窗户,但墙体和屋顶间有良好的通透性,关窗只能拒绝风来送爽,可蚊子的智慧是可以长驱直入的。裹紧捂严热的受不了,我想起了可爱的蜘蛛朋友,你丫在哪?有人蚊子不敢咬,怕中毒还是皮太厚?我则是蚊子砧板上的鲜肉。

当地手机无信号,自然无法GPRS和CDMA了。博客失去了即时的氛围,自然就泄了一些干劲,我倒是没偷懒,写了一把"章程"。枯燥了点,但也是一个角度。

十一号是休整日。邵姐、双峰、小驴和洪阳以惊人的速度把昨天不能同行的距离消灭干净。

送别陪伴三日的于都小分队时夏大哥流泪了,流得深情精彩动人。他们的优秀很纯粹:张继红、郭淼、丁振海、曾雨、袁宗辉、章艳娟、刘丽华、刘荣志、张小平、邹伟.给你们留言有点滑稽,你们才是强人,请接受我的致敬.

晚上因为"章程"而"一国两制",希望是交相辉映,共成完美。

民主是需要用心学习和实践的,即使有代价也是值得的.回头看一定很棒,我投了赞同的一票。

这天早晨的小团队解大手相当有趣,我承认我越来越有些低级趣味了,连题目都拟好了:动力火车.好玩的遗矢被"章程"给耽误了,现在也不再想写了。但想起动力火车这个词还是想乐。

我们在所在村庄的一个有二十几间房子的大户人家找到了一位历史见证者,1934年9月13日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粤军封锁线时他七岁,他记得他住哪间屋,但故事可能是聆听他人的讲述。

有马的红军领导住在他家,临走时给了他家七八张面额五角和一元的苏维埃纸币,红军自己带的粮食自己做的饭,是什么老人没记住。纸币攒了好几十年也没敢用,送给了当地纪念馆。

我们在老人家见到一件红军留下的稀罕物:煤油灯(FEUERHAND)。上面有德商和MADE IN GERMANY的字样,这是德国产品中国市场化的产物。在灯罩上有突起的商标和中文"善X"字样,崔端详了一会说X是"圣"字。



灯体上有压凸的编号:323,编号两头是两颗大卫六角星。德国产品的中国总代理商是:吻者士商行.者字左边有一口,从翻译的方式上估计应该是英资在香港或广州的公司。有兴趣的朋友帮忙网上查查,也许能发现重要的信息。这件煤油灯在今天也算上品,从三位数的编号上可以肯定传世无几,如果这是红军的用品:要么红军离开时匆忙,忘了拿;要么红军出手慷慨。但后一种可能不大,在松明火把的年代,这是多么用得着的宝贝呵。红军的贸易渠道直通大城市,当时红军的贸易能力相当了得,只有可能是买不到煤油成了摆设不如送人。如果不是红军的东西,这个大户人家的先人也一定是在当时游历甚广的猛人,那时交通是多么的困难,作为这家的后代也应该认真溯源探究一下。

要么是传世家宝;要么是红军重要文物。无论是哪一个,起码对研究中德贸易史、中国当时的国际间贸易状况、甚至是犹太人在中国行销产品的策略都具有极大的价值,身上有三千现金,我愿意能倾所有求到手后供专业人士研究,它也是我的长征的特别纪念物。可我不能,只能叮嘱老人好好保存悉心看管。崔永元交代别透露了细节引来非分之徒。我不担心:即使是今天他自己就差点没被颠断了肠子,想到这里不容易,包括我自己。这年头能吃苦的坏人也不多,懂行又肯吃苦不怕跑空的比这盏灯更稀有。



今天是46公里,脚没事。屁股打针的地方好象被各打了十万单位的青霉素,疼。跑两步倒好,但我不能越位排头兵查大姐。今天是查姐和祖儿的节日:护士节。准确得讲是昨天,此刻已是十三号的凌晨时分了。

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户家中,我现在急需的是卫生间,可厕所已经承受不了众多好汉的生活压力被堵死了,看着韦捎回来的啤酒:是愉快一会还是内急一晚?给谁是害谁,再次低级,再次好玩。

蚊子在屏幕和头灯前恋爱起舞,它们说不定会吸我的血作为爱情礼物,但我不怕:一我没洗澡,肉质不好;二我昨天刚分享了韦的壮阳补肾的美味:将近十厘米长的蜈蚣。蜈蚣有毒,我还活着,胆大的蚊子就看着办吧。

壮阳好象是瞎扯蛋也没处使,但我的十个手指头却实实在在的肿了,网友不让讲脏字,本来这里需要加强一下语气。林健点拨我:没事.以后走路别使劲拽手,你就是老涳着给弄的。得像电影里流氓一样走路,两手就在身旁忽悠着就好。到底是吃专业饭的,我也不用看医生了。

陆昶全 诸葛庐:





一队三制

昨天在百石村就地休整了一天。小山村里没有信号距信丰县城也很比较偏远,所以大家只能吃饭睡觉。不过大家也没有闲着昨天下午我们为在此地牺牲的洪超烈士扫了墓。还在走访村民的时候发现了宝贝。晚上召开全体队员第三次代表大会。本来大会的主题是要讨论审议由老董起草的我们这个团队的一些规章。不过到了后来大家因为理念不同而产生了分歧。会开了两个多小时。最后决定以后队伍在行军过程中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严谨派。这一部分在行进过程中将禁止一切影响团队行进和对团队安全造成危险的行为(如摄影);第二部分,松散派。管理相对松散,在一般情况下队员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戏称逍遥派);第三部分,中间自由派。介于两者之间(戏称丐帮)。行军的时候,第一部分在前,第二部分在后,第三部分在中间。三部分人员每天的行走路线和里程是一样的。

洪超

洪超23岁就当了红军的师长。长征的时候,他担任突围野战军右路前锋第三军团第四师师长。当时陈济棠的粤军在信丰一带设下第一道封锁线。关于他牺牲的说法有好几个版本。比较正式的版本是他指挥部队攻占百石村的这个山头时中流弹牺牲。还有一个版本是他在掩埋红军缴获的光洋时被国民党军的大鸟干掉。但是不管是哪个版本,时年二十五六岁的他牺牲对红军来说都是一个损失(真可谓英年早逝)。同时,洪超也是红军在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沧海桑田,如今烈士当年牺牲的山头已经山花烂漫。村里的小朋友们欢快地在烈士的墓前嬉戏。张震为他当年的上司(张当时是他手下的营长)提写了墓碑。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我们恭敬地在墓前献上了我们亲手编织的花环以及我们深深的敬意!请安息吧!







游击队员(二)——西北好汉

耀姓薛名克耀。甘肃人氏。此前乃一兵工厂技术员。五月初,耀自南阳抵瑞金。尾随长征队伍低头行进。余视之,耀身穿白衬衣,头戴草帽,脚穿一白色休闲皮鞋,背一灰色小包.不觉轻视之:此不过一乡间小白脸尔.三日后必退.大队人马自瑞金出发抵于都.又自于都西行.一日,烈日炎炎,人马在一乡间小道休息.余视队尾.耀满头大汗,一脸苦相,尽显颓势.余心中一动,敬佩之情油然而起.乃自解囊,以半壶水送之,又告以医疗水泡之法.今日,余又遇耀.细视之,耀满脸黝黑,胡子拉扎,眼光深邃,脸庞坚毅.破草帽,迷彩裤,脚下一双解放鞋.谈笑自若,颇显侠气.余心中不由暗赞:真乃好汉也!

关于长征队员的博客

白天早上5点钟起床,走路走了44公里,从百石村赶到大塘镇新岭背(中午在阳坊休息,注意,不是北京的那个阳坊)。晚上排队等用电脑等到凌晨。我发现现在自己的状态实在是以前不敢想象的。要不是确定明天休整,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这么做啊!

其实,队里喜欢摄影和写博的人很多。但是我们每天都很累,而且8,9个人共用一台电脑,如果没有网吧的话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情况是怎么样的。无线上网传照片也是一件非常郁闷的事情,十几K的东西往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所以有很多队员的博没有能及时更新,希望大家可以谅解。

有些朋友封我为新闻发言人,这个我实在是不敢当。首先我的博只是我自己个人的一些记录。我很愿意将这些记录与关注着“我的长征”的朋友一起分享如果大家也可以从中得到快乐,那么我将会感到非常的开心。其次,新闻发言需要队里认可才可以代表队里对外发布新闻。第三新闻具有时新性,这个比较难做到,因为很多时候我没有办法与外界联系,没办法用最快的速度来发布消息。 最后非常感谢朋友们的信任,我依然会竭尽我的所能,让大家尽快地分享到我们的快乐和忧伤,我们所经历的一切。

另外,谢谢大家在我博客上的留言,很多建议非常好,非常具有建设性,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往往不能回复或者及时地回复,希望大家可以谅解。不过请大家相信我,我会尽量做好的。

关于所谓追随者的问题

首先我不同意“追随者”这个提法。自我们宁化小分队五月一日出发时起,就有很多自愿者跟在我们队伍的前面或者后面行进。对于他们,我们队员一直表示由衷的钦佩。我们从未把他们看成所谓的追随者,而是把他们看成是同我们一样的人--走长征路的人。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与我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大家相互照应。跟着我们走,他们可以省去好多路线上的麻烦,不用探路也不用找向导。而我们的队员也能从他们身上得到精神上的鼓励。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到达目的地后自行解决食宿,这样当然是最好的。有些人跟在队伍里食宿,这让剧组的制片们很为难,不知该如何安排,这些天来大家一直挤一块的。不过矛盾最终还是激化了,那天我们刚到达驻地,住的铺位非常紧张,即使是睡课桌,很多队员也找不到铺位。吃饭的时候,伙食也非常紧张,后勤安排没想到一下子来那么多人……刚通知开饭,跟着我们的一位大爷就来打饭,当时在旁边的司机师傅一看好多队员和工作人员都没有吃饭菜又很少,一下子急了说了大爷几句,老人家受不了,一下子就骂开了……剧组做调解工作也被骂走了……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队员心里也很难受。据说在瑞金时这位大爷就大闹剧组,据说当时他想跟着我们走于是就找剧组要求安排,但是剧组要他自行安排,大爷就把制片的孙楠(非歌星孙楠)老师骂个狗血喷头。孙老师看他上了年纪也就忍了……总之,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其实大家都是同一类人,一起走挺好的,不过希望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互相体谅一下彼此的难处,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这样大家一定可以愉快地相处的。虽然走了几个人,不过我相信,真正有决心有毅力的人还是会留下来继续前进的。当然,有很多人也有可能是殊途同归。即使是那样,那么我个人也会对他们的精神表示由衷的敬意!

国共两军长征时期战术之我见

在大山里转了好几天终于转出来了。走惯了泥泞的山路,看惯了青山绿水和茅草屋瓦房。当我们再看到国道,再看到楼房时,居然兴奋了起来。也终于知道国民党军当年为什么总是困不住红军了。”不是国军无能,实在是共军太会转山沟了”。红军当年掌握主动,在崇山峻岭中神出鬼没,国民党军只能够被动地围追堵截,疲于奔命,累都累死了还怎么打仗?

胖洪:

新农村 (5月12日) 

泥浆、砂石、暴晒!百石一古陂一沛东,四十六公里的混合路段。年轻的驴们说没走出感觉,我却觉得很幸苦,又起了两个水泡,左脚小右脚大。

今天的队伍是个奇怪的队型,重新分了组,前面是林队带领的自律组戏称幼儿园组,讲究走路节奏拒绝消耗任何多余的能量;中间是野兽的丐帮,讲求随心所欲;后面是晃悠的逍遥组,歌声飘扬,摄影留香。

追随者的队伍鸟兽状,连小凯也离开队伍一小时的路程。我上午跟着林队,下午与小崔混进了逍遥组。

各县有各县的高招儿,信丰用的是娃娃兵。我们今天一路上经过的乡村小镇大都有小学生夹道欢迎,这使我想起了在北京手持鲜花苦苦等侯西哈努克亲王的童年胖洪。



古陂村的大多数居民是福建迁移过来的佘族,请我们吃的是八菜一汤;下午第一休息点的老板娘很腼腆,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观音;第三休息点里能坐很多人,主人信奉的是耶和华。

我们投宿的地方是沛东村的村开发区,当地乡亲腾出了三套崭新的小楼,号称乡村别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唯独不通上下水。

村里的土地大都闲置,农民花钱买粮吃,偶尔有些老人种些花主榨油,几乎没有人家养猪。取消了农业税,没了负担,据说政府还发放补助。满村都是三层小楼,但见不到一个状实后生,他们都在外打工,他们的汇款建设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叶峰 香行万里:





跟随心的行走 

这几日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从于都出来后基本上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我们依然每天要行走几十公里的路程 不管刮风下雨
住宿地 基本上都是村里的学校
课桌或是门板或是地铺 任何平些的东西都是我们安身之所
没有人怨言 大家睡得很安稳
小崔依然 一有时间就和我们行走一段 时不时给我们带过来些吃的喝的
最近队里又分了组 因为管理方式上面的一些分歧吧
没有对和错 方式不同罢了 依然会有很多问题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终于可以拍照了或是唱歌了
分享下图片和大家
10号我们五个队员夜宿合头村 其他队员接着前行
因为中午就赶到了 下午在村里小学里吃饭 然后拍了些片子
村里学校有两个无编制的代课老师 工资一个160 另一个200多每月,有20多个孩子在那里上学
这是其中的几个


他们对我们的到来很好奇


他们的那种状态是从城里的小孩身上看不到的
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悲哀


要是在城市里 她们的命运也许是另一个样子


等我有了孩子 我一定会带他上农村来体验下生活
虽然艰苦 但孩子们依然是那么可爱 乐观


都来看看 相机中的自己啊
已经留下学校的联系方式 我们会把他们的照片寄回来给他们


轮回交替
韦燊 雪域漂族的长征:

烈日下 

早上6:30,从信丰县新田镇白石村出发后,9点钟的太阳就开始火辣起来了,中午11:10分左右到达午餐地点,下午两点钟又出发,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一路边小商店休息,有些人已经受不了了,我们决定等到16:00再走,晚上19:30左右到达驻地大塘埠镇沛东村。当天暴走45公里。

邵夏珍 全能冠军的长征:





沛东村的休整 

5月12日,今天要走45公里。对于我来讲,现在每天走30多公里是比较好受一些的,超过40公里就明显腿疼得厉害。所以当听到40多公里的数字时我就觉得今天的任务不轻。仍然是5点起床,6点吃早饭,吃的是面条,我吃了三小碗。

6点半出发的时候,好玩的一幕发生了,过去我们是按照三个小组排队,由于昨晚又重新进行了分组,所以站队时大家一时找不着北,过了一会才改站成两行,10组和5人组站前排,我们小组站后排。队伍显得没有以前那么整齐有序了。

经过两个半天的休息,我觉得脚泡好些了,没有以前那么痛,这下我感觉轻松了不少!    上午走得还可以,中间休息的时候大家吃上了昨晚崔老师他们送来的六个西瓜。12:30我们到一所小学吃午饭,上午我们居然走了25公里。

下午天气非常热,公路路面的温度有40度左右,我们2点上路,走了一个小时,就在路边的一家小卖店休息下来。由于怕大家中暑,几个队长商量4点再走,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多休息一会儿。

本来小崔在距我们前方一公里的地方等我们一起走的,但后来听说我们要休息一小时才走,于是就自己赶到小店来。小店的老板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刘观音”,不知道谁拿来一杆称,小崔拿着一瓶矿泉水来称着玩,可惜他不认称,不知道重量大小,后来有人告诉他一个大星表示一公斤重量,哈哈,这回小崔又长学问了!

我们四点上路,外面仍然热得烫人,我们开始走一段布满石头和沙子的坑坑洼洼的大路,车子开过,泥土飞扬。小崔一路上不停地用脖子上围的一条毛巾檫汗,边走边跟我们聊天。他谈起电影方面的事情,还谈到当时选拔我们时,在体育大学得知我们一大半人居然体检不合格时,感到非常意外,忍不住说了一句难听的话!

我借机问他,对于我们昨天晚上的分组事情如何看?他说:“没什么,顺其自然嘛!可以试试看!”,他还给我们小组起了个名,叫“明星队”。后来,他又谈到上大学时的一个好笑的段子,在期末的一门技术课的考试那天,他第一个到考场,见到一个男的进来,他就问:“喂,你知道哪个孙子监考吗?”,后来他才知道所问的人正是监考的老师!这让他很不好意思。他还讲起“兴奋剂”方面的事情。就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于下午7点到达大塘镇的沛东乡。我们住在农民新盖好的“别墅”里,男队员们住的地方连水都没有,后来他们纷纷跑到我们女的住的房屋一层打水,上厕所,洗澡,顿时人满为患!

九点,我们开会讨论如何处理节目组给我们全队26名队员每月一万元的生活补贴问题,最后大家同意平均分给每人,这样每月每人有384元的补贴。对于我们有工资的人来说拿不拿这笔钱倒无所谓,不过对于那些上着大学,辞职没有工作的队员来说是必要的。

5月13日,我们在沛东村休息一天。我早上6:00起来,准备提早上厕所,没想到老夏比我更早赶到,等他结束,我刚要进去,只见小童飞奔过来,一下冲进厕所,等他出来,他不好意思地对我说:“邵阿姨,对不起,我拉肚子!”我理解地说,“没关系!”尽管我憋了好一会。接着,厕所越来越热闹起来!

上午10点多我坐节目组的车顺便去了趟信丰县城,刘大哥和查姐去县医院看脚伤,后来我们去超市买了点东西回来。

中午12:15回来,吃过午饭后我便睡了一觉。下午2:30分起来,就坐了一辆当地的三轮汽车,花一元钱到大塘镇,想找网吧上网。在一个中学生的带路下,我找到了网吧。辛辛苦苦写了两篇,可是发不成功,一不小心给弄没了,真的令人非常沮丧!

晚上我和上网的几个队员决定在旁边的小饭店吃晚饭,省得赶回去太折腾!我负责点了四菜一汤,要求都不放辣椒。前几天我们吃得太辣了,很多北方队员都受不了,连我这个湖南人居然也被辣得上火。我们吃得很开心,肉炒土豆丝,肉炒黄瓜,糖拌西红柿,空心菜,鸡蛋西红柿汤,总共才36元,本来我想请客,可是大家决定AA制,于是每人7元,我8元。吃完后,我对老板说:“你炒得挺好吃的,量给得也大,谢谢了!另外,今天晚上九点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有我们的电视节目,我们能否在您这看一下电视?”老板很爽快地答应了。

晚饭后我们几个又回到网吧想继续上网,可是发现里面全部挤满了学生们和年轻人,没有多余的位子。怎么办?我找老板娘,希望她帮我找一下,看哪位同学愿意让出他的位子,我来出他的上网费,结果有个小男孩让出了他的位子给我。当周围的同学们知道我们是走“我的长征”时,他们围上来看我写博客。

九点半,只剩下我,小李和榛子去看电视,这次是播我们三个小组在三地的活动情况。其中比较令人发笑的场面是小驴和韦老师的争吵。看完以后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我们只找到一辆摩托车可以带我们去住地。没有办法,我们三人只好挤着坐在车座后面,加上开车的人,一共4人。我们有点担心安全问题,于是我们不断嘱咐开慢点。小李坐在最后面,心惊胆战的。好在我们平安到达住的地方,看到村里还在放电影呢。

我赶紧洗了个澡,上床休息。

祖曼 祖儿的天空:





迟到的护士节问候 

2006-05-13 14:15

昨天是护士节,很想在第一时间给各位同行道一声节日快乐的,可惜整整一天都在路上狂走,忍受着烈日高温风沙,最无奈的还是连续数日手机没有信号的"艰难岁月"....经过四十多公里的跋涉,终于到达信丰县大塘埠乡....

这是我度过的最特别的一个护士节,走在长征路上的护士节,我为没有与各位同行在病房共战病魔而感到遗憾,不过,请大家放心,长征的路上我会继续履行护士职责,尽自己所能配合好医疗队作好队员的保健工作....

祖儿的长征有大家的陪伴并不孤单,我不但要坚强的走下去,也要微笑着走下去,对大家的关心与支持祖儿感激不尽,在这里,请大家与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护理工作者永远快乐!!!谢谢!

我将永远铭记这个长征中的护士节....

吴涛 老吴:





流水帐:大部队的第八天

日志:全部是在信丰境内,百石圩(出发)——杨坊村太平小学(午休)——沛东村(宿营地)估计46公里左右。

老吴的长征第一创意:今天在老表家里发现了麻将牌,将两个“西风”组成西西的名字并合影留念。

今日走了一天路,尽管可能是出发以来最长的一天路,但是队员们的状态却是出奇的好,我想原因有二:一是今天的路多半是公路,对于在泥泞中跋涉了好几天的队员们来说,是个很好的休息;二是昨天全队召开了“百石会议”,呵呵,根据队员们对于长征行走的理解和价值选择,对队员们重新进行了分组,每个人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行走方式,在没有新问题之前,至少得高兴几天吧,哈哈……

昨天董峰起草的“宪法”并没有顺利通过,大家几乎很难就所有的具体条款达成一致,辩论的结果倒是出现了上文提到的重新分队,按照不同的需要重分三组:严守纪律组(自名为“幼儿园组”);自由行走组(暂名,正式名字组内征集中);“精神”组。

幼儿园组强调严格遵守行走纪律,行走时不说话、不唱歌、不拍照,安全“正点”是队伍的价值观,队长林健,领队布和;

自由行走组则适度追求行走乐趣,没有上面的三不规定,队长为叶峰和张巍峰。

“精神”组比较中庸,既想追求行走的安全“正点”,也想适当放松休闲,所以自编一队,队长韦燊。

今天中午在杨坊村太平小学午休,学校领导希望能对学习好的学生鼓励一下,便安排了个小仪式,让队员给他们别上我们的“我的长征”纪念章,我这个人有点逆反,我觉得学习成绩普通的孩子其实更需要鼓励,就将自己带的几个纪念章发给了几个眼巴巴看着的小朋友,只可惜太少,否则定将人手一个。

明天将整日修整一天,我们将开始前两期节目的队员采访。

据信丰宣传部张主任说,以后的路又将是比较困难,请大家做好准备。

薛克耀 大漠戈壁:




烈日炎炎

今天早晨六点四十跟随央视的队伍开始出发。一路上走得很快,每小时都超过了5公里,因为要赶路,连休息的间隔都延长了。第一次还大约是一小时后休息,第二次,第三次都是在一小时二十分钟才休息。有时候走大路,有时候走田间小道。

一路上有放鞭炮的,有小学生列队欢迎的,有送水的,还有送西瓜的,送水的还能给我们一瓶,西瓜就没有像我这种跟随者的了。一路上那个胖洪一直跟得上,还有那个新西兰华人小孩跟得上。这小孩今天拉肚子,所以没有背包,但是到后来也是落在后面,但都不远。到后来从于都出发的那几个也掉队了(其中几个早晨已经坐车往前面赶了)。路上我一直拄着棍子,穿的是解放鞋,前天买的,那双皮鞋扔掉了。路上被一小块石头绊了一下,疼得我倒吸了半天凉气。部队在第二次休息后,再往前走就快到古陂镇了。我和那小孩离队伍已经有一段距离了,有时候就问问路边的人。到镇上队伍并没有休息,继续按计划路线往前走,应该是为了下午炎热天气少走点路,他们也早就安排好了,在古陂镇的太平小学吃饭的。

快到小学的时候小孩又拉了一回,这时候他爸爸跟着走了,我们离队伍有几百米远了。当他们到达那所小学的时候,我们几乎落下了500米。父子俩被工作人员叫到学校去了,但他们也没有吃学校折饭菜,而是泡了几包方便面。而我就没进去,在门口的小卖部泡了两包方便面,喝了瓶啤酒就开始靠在包上坐地上休息。一会父子俩出来了,说是央视让他儿子和胖洪跟着走,但不向其他跟随人员透露任何行程方面的消息。比如说中午在哪里休息啊,晚上在哪里住宿啊。

因为小孩拉肚子所以想提前出发,因为他们已经得知了路线。父亲要我陪他儿子走。我们在12:47开始出发,因为天气特别热,所以走一段就想休息。但是好几公里都没有乘凉的地方。找到有人家可以乘凉的地方时,已经是13:56了,我们数着路上的界桩,走了五公里以上了。我们的速度还真不慢哪,虽然在柏油路上走特别热,还有走过长路的人可能会知道,长时间走柏油路脚步会很不舒服的,更别说是满脚起泡的时候了。我们休息时碰上一位信丰县坪石乡的一个会计,说是来迎接央视的队伍的,也是给指路的。起先以为我们是记者呢,得知我们是自费参加的,对我们很客气呢,还送两瓶水和一盒烟给我们呢,真是要谢谢他。又走了两公里多的时候,到一个尚未建成的加油站,小孩的父亲也陪着走。从加油站拐到一条正在修的路上,是沙石路,走起来舒服多了。因为天实在太热,所以我们半小时之内就会休息一次,托他们车的福,我一路上的水不愁。说实在的要不是他们给我补水,我只能到老乡家里去要水了。

这条路将近9公里,大约还有四公里的时候,小孩的父亲上车走了。我们俩一路没有休息。路上好多学生都放假回家了,提前放假了,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迎接央视队伍的到达,一个女同学自行车链条掉了,安不上,我帮她安上后,我听她说“谢谢叔叔”。在5点的时候到达了大塘埠镇,和我那些伙伴们汇合了。他们已经住下了,那位山西老李竟然发烧了还打了点滴。我坐在大厅喝了一壶茶才到房间里。往床上一躺就是两个小时,虽然睡得迷迷糊糊的,但是真的比走路舒服了一百倍还多。到七点多才下来吃饭,8点多才找到这家网吧,刚才写了一遍了但是破电脑给整没了。

没关系,因为今天太热,队员们也受不了,临时决定明天休息一天,所以我明天可以把前面的都补上。和央视的冲突我觉得暂时不要透露的好,这样会影响央视的形象。

前两天真的是没法上网,有两天手机也没信号,想让朋友占个日子都没法告诉。昨天我的朋友主动帮我占了一天。但还是有这么多朋友给我留言,发表评论,真的很感谢。可能还有朋友想来参加,说实在的没有充分的准备最好别来,我现在也是咬牙坚持。不过情况在一天天地好转,如果我坚持不下去的那一天,相信一定有队员已经退出了。

先绘个这几天的路线图给大家吧:8号9:30在于都长征第一渡坐三条木船过河,中午到利村乡,晚上到小溪乡,共约25公里;9号中午到达祁禄山镇,晚上到镇的马岭小学;10号从马岭小学出发两个多小时之后,我就掉队了,后来又下雨,下午 5点才到达队伍中午吃饭的安远县合头村,这一天跨过了好几个县,这一段路是三县交界处,早在于都,午在赣县,晚又到这里;11号从这个山洼洼里开始翻山,翻了三个山头,历经四个多小时,行程22公里,才到达信丰县的百石村,队伍在这里休整一天。

一路上真的好寂寞,朋友们如果有空的话,“偶尔”给我发个把条短信,我将感激不尽,但我往往没时间回复,一般在晚上才会。请原谅!


    关注 我的长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