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棒球是最锻炼人的运动?

 

看完比赛,满肚子怨气,正急着找战犯吗?先别急,看完下面文章再发怒也不迟唷!职业运动的失误全世...





职业运动的失误
全世界任何一项团体职业运动,失误都是比赛的一部分。但唯有棒球,是残酷到会把失误的次数挂在记分板上让人凭吊的运动。(下图中的E)



很有趣的一个观察点是,难道其它球迷不在意失误吗?当比赛(象是篮球、足球)是一直流动的状态时,我们旁观者光随着球的轮转就已经费尽心思了,球员也是,不容易有空间让脑子去做「理智上」的评论。失误与失误之间,并没有那么明显的胜负决定性因子(除非是时间快终了前的关键失误)。所以失误了,又怎样?赶快回防或去抢回来啊!进球后,就是爽! 

但棒球就不是这样了。棒球不是计算时间的游戏,它是比赛推进垒包的游戏。正常来说,在九局以内,谁推进的垒包最多,谁就获胜;谁失误丢掉的垒包最多,谁就失败。进攻方推进一个垒包与下个垒包之间,投球者或防守者有很多喘息的空间(也让观众有机会整理一下刚刚发生了什么,并且依照自身的过去经验,来发表「感言」)。但更有趣的地方就来了!你以为球员正在喘息或发呆,但那却是方才犯下失误的人,召唤心中小恶魔浮现的最佳时机。    

谁是小恶魔?
小恶魔,是你心中严格的批判者,是阻碍你发挥天赋的考验者,是诱发你恐惧的低语者。它从远古时刻,便忠实的跟随在所有勇者角色旁,时时刻刻等待着机会。它会趁你没有意识到时,冷不防地拖住你的身躯,让你双肩感觉有如挑负千斤万担,让你的双脚彷彿走在泥泞,最终,它会化为流沙,毫不留情地慢慢吞噬掉无计可施的勇者。很多人会很忠实地表达,自己脑内有个喋喋不休的声音,不断的在试图打压、批评、苛刻犯错的当下。你以为这是精神疾病的表现吗?换个生活化一点的例子好了:当你面对一个颜值爆表、举手投足充满魅力的异性时,正常人都想去认识对方,但你却卡在原地踌躇不前。这时,你有发现到你脑子里有什么声音、而这声音又是如何影响你的表现与生理反应?

学习淡化小恶魔的影响
每个愿意踏上英雄之旅的人,都可称之为勇者。但不是所有勇者,最后都能成为千古流芳的英雄。勇武之人,从小锻鍊体能,熟习技艺,反覆磨练平凡无奇的动作,直到变成身体的记忆,刻画在血肉中。两强相争,必有一伤,勇者互斗下,必分高下。在毫秒的世界里,一丝的犹豫,最终就变成胜负的分野。能成为英雄者,是在面对任何对手,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破绽,他持守着自己的心,等待对手松懈,等待对手恐惧,等待对手心中的小恶魔浮上台面。而这些技能,是可以学习的!


棒球是一个比拼极限反应的运动
投手丘到本垒板18.44公尺,时速140km/hr 的球莫约只要0.46秒就会到达(先不论还有投手的跨步会缩短距离,球速每往上加5KM,请自行扣除0.02秒的反应时间);那你以为打出来的球会比较慢吗?大联盟强打者的击球平均初速度可以高达152公里以上(最异端的数字为192公里左右),打到野手的守备位置就是瞬间的事。最明显的例子,以投手面对的「回击球come backer」而言,其实大部分接到球的投手都不会知道自己怎么接的!一个回神,球已经在你眼前了,剩下的,只有「在手套中」与「命中你」的分野了。



训练的意义
也许你会认为,都已经是职业球员了,透过训练、磨练、苦练,就应该要能完成符合职业水平的守备啊!先不说台湾场地不平整,野手辛勤练习,却不一定能反映到实战中;另一个客观的现实是,教练打的「练习用滚地球」,会比现役球员透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射出的球快吗?就算有好了,你以为教练会冒着让选手受伤的风险做这种训练吗?所以练习,充其量只是教练刻意创造一些不同速度、角度、弹跳连环度的滚地球,不断让选手熟悉守备时「理论上」应该要有的「手套摆放位置」、「步伐」、「角度」…等技巧。但到了比赛场上,就是靠选手「自然地」去发挥经验与天分了。但你会好奇,平均下来看,为什么有人就是守备好,有人却是失误多?

犯错的背后机制

很多人看到失误,不管怎样,先骂一骂就对了。但为什么最高殿堂的选手,会出现比少棒还不如的失误?最简化的说法----因为「脑子在分析思考」。根据研究指出,未经意识的大脑系统做出的反应约为100毫秒,而有意识参与的反应,则会慢100毫秒。胜负,就在这0.1秒之间。往往越困难,越没有时间让选手「思考」的球,他们处理起来越是行云流水,美妙至极;但很简单的球,空档很多,往往却容易出现暴传、甚至让你啧啧称奇的现象。


最高层级的选手,他们身经百战,造就出一组特化的神经回路,若不要干扰这回路的运作,让身体自然律动,顺畅执行、完成动作是犹如上帝降临的结果;但是,当他们一边反应,一边开始「思考」“如何才可以避免犯错?该用什么样子的「手套位置」、「脚步」、甚至是「不会疼痛的姿势」去完成这个守备”时,那么灾难就来了。就像你在高速公路行驶中边听广播时,突然被噪声盖台一样,讯号冲突、指令模糊,导致完美的回路受到干扰,歌曲自然就不动听。越是厉害的高手,越是刻意使用意识指令避免自己犯错,只会死得越快。所以,失误发生后,若他们能一笑置之,那大概不会出现太多连锁效应;但要是领队在意、教练团在意、队友在意、散发出来的肃杀气氛让球员本身也开始在意,开始「思考」自己该怎么「改变」时,那问题就大了。是的,很矛盾的,越在意的、越想急着摆脱刻板印象的,越容易继续成为「守备差劲」的选手。

小结
在极限的世界里,一个顿点,包括:压力、自我批判、担心犯错、意识指导…等,甚至是单纯的血糖低下,都有可能造成集中力的干扰,导致身体这具完美的机器运作受到损害。瞬间的反应不及,就造成了失误的结果。而棒球美妙的地方,除了能展现力与美的跑、打、投、守之外,更精妙之处,就是设计来挑战球员对这些「人类现象」理解程度。伟哉棒球!而老经验的英雄选手,就是会利用同样的时间与空间,做出对他个人有利的调整,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大联盟做出一连串关于「催促比赛进行」所进行的时间调整,会让很多知名选手反弹!不过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其他好友~

【关注棒球圈】让我们愉快的一起玩耍吧,长按下面二维码并选“识别”!




    关注 棒球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