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悦别人会上瘾,这种病得戒!

 

我们真的没必要委屈自己,取悦别人的时候丢失了自我,非要把那绳索往自己身上套,日子过得多么不自由。...



取悦别人会上瘾,这种病得治!

一个人,会形成一种模式,而这种模式,会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就是人生的故事!

就像九型人格中所说,每种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背后,都有内在动机!

同样,一个家族,一个企业,也像一个人一样,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会成就和毁灭自己!

只不过,有的人智慧一些,早一点洞察自己,避免和降低损失,但性格这种东西,一不小心,就会自动化反应的把本能呈现的淋漓尽致!

我有个侄子,典型的爱心泛滥型,爱心到傻子的地步,每每有人吃饭,他必毕恭毕敬的端茶倒水,奴颜婢膝!说不尽的好话,从来没有自己!到今天为止,只是被女孩子骗,30好几的人了,连女朋友都没谈的!  

洞察内在模式,发现在我的家族,有一种教育,从小就被灌输,孔融让梨!善良是一种品德,但纵容和无原则无底线的放弃,上演了一个又一个拼命付出、拼命受害的故事!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很多的受害者,原因之一就是,通过取悦别人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人际关系中, 即使自己被人背叛了,一次次的被骗,还在证明自己是好人,要把好人做到底!即使受到人生的奇耻大辱,还在拼命的证明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对的!换成任何人,都是生死的决斗的事情,而取悦者竟然还在纠缠在是非黑白的善良里的事件里!

自欺欺人被人欺!被人欺的背后一定是自欺!证明自己很无辜是取悦者运行机制的最大动力!

十五年前,在香港参加的【战神】大战里,作为大将军的我,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横刀立马,煞是傲气!

当看到对方只剩两员兵将,坐以待毙时,自己竟然开启了取悦模式,对方提出,可否二对一,原因是共生死!作为将帅的我,竟然为了证明自己,不顾所有人的劝阻,狂傲的在指挥战斗三小时后,竟然单枪匹马的对决,背后的贴身护卫竟然出剑,曹云金对决郭德纲,自己惨死在胜券在握里!

战神送给我一句话:不要发善心,当你滴下第一滴同情的眼泪时,就是你的死期!

有的时候,历史就是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那个时候就在反思,而这个模式在自己的人生中,讨好别人,取悦别人,忘了自己!成了一次比一次经典的,一次比一次离谱的游戏!

取悦别人,是一种病,没有立场,就有下场,这种病,得治!否则,会付出代价,甚至于一辈子!

安清 2016年5月19日10:19石家庄,亲笔!



取悦者的游戏

1、铁凝的小说《永远有多远》写过一个叫白大省的女孩,她和这个名字一样,哪里都很普通,她相貌平平,不属于聪明的那种,各方面条件也都一般般,在人堆里都扒拉不出来。

但是她单纯善良,脾气温和的要死,对谁都是和颜悦色,对哪个都是有求必应从不翻脸。别人也知道她善良,都来欺负她,她却一点都不恼,还很配合,她那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让人不忍苛责。

她谈过三次恋爱,在恋爱中,她选择忘我的付出,几乎倾家荡产的取悦着那些不怀好意接近她的男人。每次都是掏心掏肺的对男人好,却不是被利用就是被忽视和羞辱,每每以失恋收场。

每次失恋她都绞尽脑汁为那些男人找借口,然后向自己开刀,搞得自己像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似的。她希望男人喜欢她是因为她的魅力,而不是因为她的善良和好欺负,但是她总是失望。

白大省决定要改头换面,不再那么善良,于是她处处和以前不一样,硬是要和自己较劲,可是这样的决心在看到郭宏的女儿丢在她家沙发缝里的脏手绢时就灰飞烟灭了。

这么可怜的孩子连个干净手绢都没有,如果拒绝了郭宏,她怕自己的良心会永远不安,所以为了孩子她决定和郭宏结婚。在小说最后,作者说因为白大省的不可救药,她永远恨白大省,也永远爱白大省。永远有多远,她的爱恨就有多远。

2

令人爱恨交织的白大省是那种取悦别人而委屈自己的典型,她已经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困境——别人的肯定是她赖以生存的空气,没有了别人的肯定,她的生活几乎完全没有价值,甚至丢掉了自我。

悲催的是她的付出又往往得不到被取悦的人的感激,反倒成为负担,所以对她越来越不屑一顾,根本尊重不起来。而她则会加倍对他人好,做出更多的牺牲以期获得认可。

这种讨好使得被取悦的人对她更加反感,他们的关系进入了死循环,她伏低做小不堪重负却换不来别人的认可,被动地处于这个死循环里最为不利的位置。

取悦别人,在生活中,这个能力还是个加分项,作为高级的社交动物,我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肯定,而取悦者往往都为被取悦的人提供了某种利益或好处,往往容易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赞美,因为经常被冠以好人的称号。

那些会拿捏分寸的白大省们能够向周围的人提供贴心的照顾,给予及时的帮助,表现靠谱可圈可点,容易获得身边人的喜爱,所以很多人都倾向于认为被当做好人没什么不好,反倒觉得是一种光荣。

虽然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是那些没有拿捏好分寸的白大省们在生活中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取悦他人,而是为了做个称职的好人而一腔情愿地讨好他人,过分地牺牲自己,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极度渴望甚至成瘾。

当无法得到期待中的赞赏和认可时,他们会更加用力地讨好,直到引起自己和他人的不适。他们的所作所为说明他们已经成为取悦症患者。

3

他们之所以会对取悦别人上瘾,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感觉到自我的卑微,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所以选择忽视自我,自己的需要、想法等等都被忽视。

他们将别人的需求放在心里顶顶重要的位置,总是优先考虑,他们的自卑导致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所以自己的需要是可以忽略的。

既然自己没有价值,从自己无法得到肯定和成就感,他们就转而向别人获得肯定。他们沉迷于取悦他人所获得的肯定,看不到真实的自我,心底里无法欣赏和认可自己,所以对他人的认可十分依赖。

只有当他们被接受、被需要、被赞赏的时候,他们才会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有价值的、值得爱的;而一旦他们被冷落、被批评,他们就会愧疚,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价值,不值得别人关心和重视,严重时甚至自我贬低或者恨自己。

连岳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对取悦他人的人来说,自己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他人的赞许,由此派生的最大的弱点是:不会拒绝别人,即使别人提的要求伤害了自己的利益,心里满溢愤懑愤怒愤恨,脸上却不听话地挂出了笑容,说:好的。

他们固执地认为,为他人牺牲自己才是正确的做法,一旦自私起来会遭到被取悦的人的责备,这责备让他们良心不安。让他们害怕不被认可,让家人或朋友失望,所以,他们从来不敢自私。

4

白大省们这种行为并不罕见,他们对自己的事情马马虎虎,对别人的事情则十分的上心,生怕做不好就遭人埋怨,如果拒绝了他人的请求内心则会内疚不已,为此要难过好几天。

要想戒掉取悦他人的瘾,白大省们就必须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为了取悦他人而毫无原则。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做的每件事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报以掌声,那么,我们就只有重视自己的需求,坚持自己的原则,让自己舒服。

哪怕自己做的事情会有某些人甚至很多人不满意,也要坚持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人坚决地说不,不要感到内疚。



这并不损及我们在别人眼中的价值。相反地,会大大增加我们的价值。生活是踏踏实实落在我们的每一天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因此我们真的没必要委屈自己,取悦别人的时候丢失了自我,非要把那绳索往自己身上套,日子过得多么不自由。


    关注 易学延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