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这样的《红楼梦》吗?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这是《红楼梦》里来自“薄命司”的一句词。痴男怨女的故事向来都是中国悲剧...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这是《红楼梦》里来自“薄命司”的一句词。

痴男怨女的故事向来都是中国悲剧的素材来源,《红楼梦》也不例外。

但是今天小黎光不为你们解读宝黛钗的爱情,而是关于另一场梦,它来自太虚幻境,来自金陵城,来自曹雪芹凄美的笔尖。

黛玉、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有宝无玉不成书,有玉无宝无情叙。用张爱玲的话而言,这大概就是红白玫瑰之分吧。曹雪芹之死让黛钗结局成谜,高鹗在宝玉、宝钗大婚之际安排了黛玉之死这可能是后四十回最震撼的一幕,但也是疑点重重的一幕。《红楼梦》的结局对黛玉是不幸的,可对于宝钗,或许只是高鹗的不忍心罢了。
书中结局:黛玉在宝玉、宝钗新婚的同时含恨死去,宝玉最终出家, 宝钗守活寡,与宝玉育有一子。黛钗的结局一直是谜,而薛宝钗与宝玉育有一子还是不太符合红楼里给的伏笔。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被后人称为“万人谜”,不止因为她是宝玉的梦中情人,更因为她身上有太多谜团未解。秦可卿出场极少,她也是十二金钗里面唯一一个拥有曹雪芹笔下完整结局的人。但即使如此,她也因身份特殊而留下了一堆悬案,例如“命丧天香楼”和“身世说”,而秦可卿的豪华丧礼也是本书的高潮之一,甚至于暗示了整个贾家的命运走向。

书中结局:因病而死。但结局有删减之说。从判词和葬礼细节及批注推测,秦可卿可能是与贾珍偷情后事情暴露,羞愤自缢于天香楼。如今,秦可卿的生与死仍然是红学未解的悬案。
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 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虽然和黛玉拥有同样的身世,却是两种不同的性格,相比黛玉的性格乖张,湘云却是生性豪放,且又富有浪漫色彩。可毕竟都是薄命司的女儿,史湘云作过“寒潭渡鹤影”,或许这就是她最后命运的定语。而因“金麒麟之说”,也有红学人议论,史湘云最后是和宝玉在一起了,当然这种结论也未必成立,可是站“宝云cp”却仍大有人在。
书中结局:嫁个了才貌仙郎的男子,却暴病而亡,湘云立誓守寡。
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是小黎光的心头爱,她撕扇时任性的笑容,她灯光下病补雀金裘的侧颜,她和宝玉吵架时的眼泪,都是她的与众不同,虽然身为丫鬟,却最具反叛精神的一个。所以宝玉偏爱她,曹雪芹偏爱她。只是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书中结局:在生病之际撵出大观园,悲惨的死去。晴雯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也是极少数拥有曹雪芹完整结局的人之一。
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小黎光初中的时候就学过一篇文章《香菱学诗》,香菱原名甄英莲,是甄士隐之女,也是红楼里最早出现的角色之一,后来走丢被卖到薛家成薛蟠之妾,“真应怜”的名字其实也预示着香菱的命运其实是很凄惨的。后来薛蟠娶了夏金桂,香菱的日子大概也是不好过的。

书中结局: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薛蟠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但从判词来说,“两地孤木”应指夏金桂,所以扶正之说可能有失偏颇,香菱的结局应该是很悲惨的。
前面的只是小黎光为大家理出来的一部分。

《红楼梦》之所以现在都为人所津津乐道,不仅因为它作为一部文学著作的出色与经典,并且红楼里有太多太多未解之谜,因为现在我们能看到曹雪芹撰写的只有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有太多地方或许都不是曹雪芹的本意。

加上,书中有非常多的伏笔,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很多暗线,因此导致很多推测的产生,而这些推测或许只能随着时间的游走而永远成谜。

由黎光杂志社原创制作,欢迎各位转发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黎光杂志社(ID:hellolglg)

图文编辑:李晓明

排版编辑:李晓明


    关注 黎光杂志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