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三五水处理行业采购服务

 

随着我国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技术化、精细化,地方环境管理者(政府)希望将专业化市场化的环保公司更加深入得引入到环境管理工作中,从过去采购设备和工程变为采购服务以获得更高的环境绩效已成为大势所趋。...

浅谈十三五水处理行业采购服务
PPP模式:从投融资创新到管理理念变化

关于“十三五”的环保规划,动辄数万亿的投资计划令人瞩目。官方口径给出的预测是:至2020年,将有4~5万亿投资以践行水十条相关规划。如此体量的资金应将以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的形式完成。在当前背景下,PPP模式将是实现该投资的最好途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酵,PPP模式在各类公共服务领域释放出了惊人的量能。

截止2015年底,全国各地推出的PPP项目已接近万个,总计划投资额达到了10万亿元的规模。而环保项目则是数量最多的项目类型之一。PPP潮虽然由政府项目投融资需求催生,但这不应成为PPP的目的,其落脚点应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及专业服务商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这一环境管理理念的变化将是环保产业走向市场化,潜在市场空间全面打开的根本条件。

细分市场大门的打开:新兴市场走向成熟

“十三五”期间,环保行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将是众多细分和新兴领域市场大门的打开。水处理行业尤为如此。除已提到的膜技术领域以外,海绵城市、农村水环境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地下水修复、工业零排放等细分子行业都在“水十条”及相关规划政策中被重点提及。

这些行业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及社会环境都将在未来几年逐渐走向成熟,其所蕴藏的巨大市场体量也将逐渐得到进一步释放。在此过程中,将出现大量“从0到1”以及“从1到n”的创业及投资机会。从新三板挂牌环保企业极其丰富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可以看出,有众多的中小型环保企业正在新兴产业的土壤上茁壮成长。

而从近期首创、北控乃至聚光科技一系列投资与并购举措来看,大中型环保企业也正对这些新兴市场进行积极的布局。这些细分领域将成为未来几年各类型各体量环保企业进行竞争及合作的重要舞台。

强调系统治理与管理:治污小项目到服务大项目

“系统治理”是“十三五”期间环保政策所强调的另一个重点。“系统治理”的意义非常广泛,既包括管理层面重点区域的系统治理、重点流域的系统治理、重点行业聚集区(工业园区)的系统治理;也包括治理对象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系统治理,淡水和海水的系统治理,灰水和黑水的系统治理等。强调系统治理,解决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复建设重复投入以及各扫门前雪,效率低下等环境管理上的问题。

落实到企业和项目层面。近一两年一个突出的趋势是,过去分散的单个的环保工程项目正被大型化综合化的环境服务大项目所取代。以水处理领域为例,过去环保企业获得的多为污水处理、供水等单个的项目合同,而自2015年以来,涵盖水体修复、大型污水厂建设运营、海绵城市建设、工业园区水处理、再生水等众多内容的区域性环境战略合作协议大行其道。前者通常投资额为数千万至数亿元不等,而后者则能达到数十亿元的规模。

虽然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纸面上的天价投资额难于实际足额落地,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环境管理者(政府)希望将专业化市场化的环保公司更加深入得引入到环境管理工作中,从过去采购设备和工程变为采购服务以获得更高的环境绩效已成为大势所趋。(来源—中国水网)


    关注 博瑞天雨环境科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