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留守土地的人

 

老宁与老潘两人每年春节见一次面,难得一见时老宁总要数落老潘几句,"因为你给的土地把我困守了一辈子啊!"...



点击上面“构林镇”,可以关注构林镇微信公众平台,已关注的乡亲,请忽略



编者说:这是构林人微信群陈宇先生(笔者邓州三中学哥)的文章,我认为很好,所以推荐出来,分享给更多的乡亲!

电大对面开中医门诊的老潘是大哥在A市河南老乡中我最熟悉的一个,老潘健谈,特能说,好象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可能当时年少无知且无阅历,刚走出学校初涉社会的我最爱听老潘讲那些百听不厌的故事。

记得老潘讲他自己与邻居宁武伟的故事,至今仍觉有趣耐人寻味且更有深意。

老潘祖籍河南一小县城比较偏僻的村庄,当地人均土地两亩,老潘八个孩孑,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在村里也算大户人家。因老潘原来是江湖郎中也就是后来的赤脚医生,走乡串戶见的各种人比较多也更广,尤其对待新生事物更有自己的观点,应现在的话讲叫超前也叫与世俱进!

老潘的邻居宁家本是外来户,老宁这人天生就本分属安居乐业的那种,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日子过的比较踏实殷实家庭。两家本来关系就不错,加上老潘每次从外面回来总免不了喊老宁喝上一杯,两人私交甚好自然更是常人不能比!

86年九月下旬这天晚上,老潘又邀老宁喝酒,席间他告诉老宁,自己准备去湖北开诊所,打算把家里所有承包土地交给老宁种,不收任何额外费用。老宁非常感激觉得老潘够意思,一激动同老潘连干几杯,那天晚上不胜酒力却又心情特高的老宁被家人搀扶着回到自己的家。

三天后村里来了个双排座小货车径直开到了老潘家,因为提前准备妥当就绪,加上邻居老宁全家帮忙,很快老潘家搬家的车整装待发,老潘与邻居老宁一家及全村人依依告别从此就定居在湖北省的A市。由于老潘传统中医比轻扎实,很快在当地小有名气,生意红火自不必说,加上老潘健谈人脉关系四通八达,除了大儿子在老家N市娶妻创业,大女儿远嫁上海,其余几个儿女都在A市定居,据说老五娶了本市最大地产大享赛哥的女儿,四十岁不到的年龄如今已接替了岳父的一切,可以说事业如日中天!其他孑女干什么不清楚但据说都不错。老潘依然干着他的中医门诊,今年82岁的他好象与当年我认识他时没多大区别,每次去A市都会路过他那小坐片刻,老潘依然与人讲话滔滔不绝,依然会为别人解释疑惑问题,"什么呀,哎那个事还有一个传闻最后又如何如何。"

再说老潘邻居老宁,当年老潘搬走后,自家土地加上老潘家承包土地以及另一户去南方发展的村民土地共计30余亩,D市当时是省棉花主产区,老宁把土地全种上了棉花,由于太过于忙碌,加上那时耕作落后,由于当时认识不够,老宁媳妇不小心农药中毒没有及时抢救过来,迫于家庭状况,两个女儿初中没毕业就缀学回家务农,两个儿子都没有考入大学高中还没毕业就回家帮父亲种地,20岁不到就在老宁安排下结婚成家,在老宁看来,咱农民的根本就是土地上找出路,干吗去城市当"二流子"?

如今,老宁的孙子中有些自己也巳有了孩子,其中有个年轻的孙子在南方深市一公司打工,他告诉老宁说:"爷爷,因为你固守这一片土地却失去了更大的天地!我们这代人不能再这样子。有舍才有得,舍不了方寸之地就更得不了广阔的未来"!

老宁似乎也懂了,因为现实中,老潘家人春节回来时十几台车停了一大片,那天他听村支书潘仁义说,其中有四台车都是200万左右的豪车。看看自家两台车一个吉利不过六万元,另一个大众朗逸也不过区区十万出头还是分期的。唉,真是差距太大了!老头子有时一个人自言自语说着只有他自己能明白的话。

老宁与老潘两人每年春节见一次面,难得一见时老宁总要数落老潘几句,"因为你给的土地把我困守了一辈子啊!"

编者按:由于白河子还有工作,属于一个忙碌的人,因此原创文章有限,所以鼓励微友投稿,要求原创,字数300字以上,投稿信箱《我和妈》

2.爸爸妈妈抱抱我!

3.一碗芝麻叶面条

4.祖师殿拜神

5.其实生活中,最难的是坚持走下去。


    关注 构林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