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6 S-parameter -- 基础篇 (上)

 

S参数是任何SI以及RF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内容,业界已有多位大师写过关于S参数的文章,笔者也写不出其他新意,故...



S参数是任何SI以及RF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内容,业界已有多位大师写过关于S参数的文章,笔者也写不出其他新意,故征得本文作者许可后,将本文转载于此,用于更多同行参考。

本公众号已获得此文作者转载许可,原文网址:http://www.oldfriend.url.tw/



本文目录:

  1. 简介:从时域与频域评估传输线特性
  2. 看一条线的特性:S11、S21
  3. 看两条线的相互关系:S31、S41
  4. 看不同模式的讯号成份:SDD、SCC、SCD、SDC
  5. 以史密斯图观察S参数
  6. 仿真范例-- 地回路有没有slot对S11, S21的影响-- 有效介电系数如何取得
  7. 问题与讨论
  8. Reference

1、简介:从时域与频域评估传输线特性

简介:从时域与频域评估传输线特性



良好的传输线,讯号从一个点传送到另一点的失真(扭曲),必须在一个可接受的程度内。而如何去衡量传输线互连对讯号的影响,可分别从时域与频域的角度观察。
S参数即是频域特性的观察,其中"S"意指"Scatter",与Y或Z参数,同属双端口网络系统的参数表示。
S参数是在传输线两端有终端的条件下定义出来的,一般这Zo=50奥姆,因为VNA port也是50奥姆终端。所以,reference impedance of port的定义不同时,S参数值也不同,即S参数是基于一指定的port Zo条件下所得到的。

2. 看一条线的特性:S11、S21

看一条线的特性:S11、S21



如下图所示,假设port1是讯号输入端,port2是讯号输出端
S11表示在port 1量反射损失(return loss),主要是观测发送端看到多大的的讯号反射成份;值越接近0越好(越低越好 ,一般-25~-40dB),表示传递过程反射(reflection)越小,也称为输入反射系数(Input Reflection Coefficient)。

S21表示讯号从port 1传递到port 2过程的馈入损失(insertion loss),主要是观测接收端的讯号剩多少;值越接近1越好(0dB),表示传递过程损失(loss)越小,也称为顺向穿透系数(Forwar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3、看两条线的相互关系:S31、S41  

虽然没有硬性规定1、2、3、4分别要标示在线哪一端,但[Eric Bogatin大师]建议奇数端放左边,且一般表示两条线以上cross-talk交互影响时,才会用到S31。以上图为例,S31意指Near End Cross-talk (NEXT),S41意指Far End Cross-talk (FEXT).
4、看不同模式的讯号成份:SDD、SCC、SCD、SDC
以上谈的都是single ended transmission line (one or two line),接着要谈differential pair结构。
5、以史密斯图观察S参数


因为S11、S22是反映传输线的reflection,不难理解S11其实也可以直接以反射系数表示。
既然是反射系数,那就可以用史密斯图来观察了,史密斯图可以想做是把直角坐标的Y轴上下尽头拉到X轴最右边所形成

水平轴表示实数R,水平轴以上平面表示电感性,水平轴以下平面表示电容性



以一条四英寸长,50欧姆的传输线为例,从15M~2GHz的史密斯图,S11会呈现螺旋状往圆心收敛,而这螺旋就是dielectric losses absorb造成,越高频loss越大。
---未完待续---


本人在写作过程中,力求正确准确,但由于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大侠指教。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信号完整性之旅,谈一谈技术,聊一聊人生,识别下面二维码关注吧。


    关注 信号完整性之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