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投稿-《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评

 

《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评—时间的引子作者:设计一科-郭馨/原创...



欢迎戳上方↑↑↑蓝字“CAEA设计部”点击关注!!!

《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评
——时间的引子
作者:设计一科-郭馨/原创
我这个人总是过时的厉害,看过时的书,做过时的事情,尊重过时的信仰。

常常满心欢喜的拿些过时的书宝贝起来。就好像我在万圣拿起那本书眉页脚都泛着时间的陈色的书的时候。05年的书,放在现在,当真是有些年头了。

后来翻开的时候我还一直再想,究竟是因为放的太久而令纸页变了颜色还是它本来就被装帧成这样的沧桑,或者,这个绵延二十多年的故事让它的承载也低调应景起来?

终究是不可知。

忘了说,书的名字叫《查令十字街84号》,一个手头拮据的美国女剧作家和英国一家古旧二手书店二十多年的书信往来的集子。当然,这家店就是在伦敦的查令十字街84号。

毛姆曾经说过,最有意思的文章实际上是书信,没有伪装,不多修饰的散发着生活的味道。就像简奥斯丁一本正经的在信里和自家姐妹讨论绸缎的价格,数落邻桌太太小姐的矫揉造作。看起来,奥斯丁和汉芙还真有些相似,只是汉芙所书写的一切都围绕着她的书。

汉芙受不了美国“不是标价奇贵的珍本就是到处都是的邋遢书”转而去英国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邮购“于是二十年的前尘旧事娓娓而来。

汉芙列出的犄角旮旯的书名,德尔先生便到处去搜寻购买,于是一封一封的书信来往,美元换成英镑,英镑再换成美元,本就该只是生意上平平淡淡的几笔帐却因为汉芙的古灵精怪而有趣起来。

复活节无书可读的汉芙会冲着纸上发飙:“弗兰克。德尔,你在干嘛?我啥也没收到……你害我只好枯坐在家里,把密密麻麻的眉批记在图书馆的书上,哪天让他们发现了保准吊销我的借书证……我让复活节的兔子给你们寄几个”蛋“,希望它到时候不会看到你们已经慵懒而死了……”

“春天到了,我想读点情诗,别给我寄济慈和雪莱,我要那种深情款款而不是口沫横飞的……该寄什么给我,你自己动动脑筋……”

于是典型的英国绅士弗兰克先生道歉,跑到乡下去给口味独特不好伺候的汉芙觅书。但弗兰克应该是高兴的,只有真正爱书的人才会懂得彼此,并且因为挑剔而心心相印起来。于是汉芙的不加掩饰的赞美或是责难也因为真诚而宝贵起来。

更何况是那样一个时代,50年代的英国,因为二战而大伤元气的伦敦,甚至食物都要实行配给制,能有这样活色生香的书信,也算是人生小小的盼头了,当然,大概是真正爱书爱到像孔老夫子爱韶乐那样听一听三月不吃肉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的。吃饭和读书,对于凡夫俗子如我,还是吃饭比较重要。

好在汉芙是个细心聪明的女人,于是一次次的索书单后头往往还跟着鸡蛋火腿甚至丝袜这些普通却稀缺的生活用品,友谊或者感情大概从此真正产生。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虽然精神很强大,但渗透在物质中似乎更加容易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忽然想起来从前台湾东吴大学的老戴来讲学,顺嘴说到他医生的建议,“浓缩果汁不能直接喝,容易伤胃。兑点水才好。”想来和汉芙的火腿鸡蛋是同理吧。

于是整个书店都喜爱起这个有点古怪的好心顾客,店员们都背着弗兰克给汉芙写信,至于为什么要背着,理由是,他若是看到他们给“他的”汉芙写信,恐怕会不高兴。忽然想起来之前汉芙颇为狡猾的写过,“别总是‘我们,我们’的,我很明显的发现只有一个人在为我工作……”还有她坚持着要弗兰克把称谓由汉芙小姐改为海莲,于是弗兰克终于在某一天回信说,“我也十分同意,该是我们摒弃无谓的小姐,先生,敬称的时候了……”扫到这行字的时候眼睛跟着心脏均惊吓的狠狠的跳了一下——多么像某些小言小说或者电影里面闷骚男主角终于下定决心向女主角表白时候的开场白!刚好撇到抬头的日期,“52年2月14号”。

心中暗笑,终于要真正“活色生香”起来了。脑海里忽而飘过”you’ve got mail”的桥段,网线连接的两头,一端是梅格瑞恩妩媚的笑脸,一端是汤姆汉克斯沉着的表情里藏不住的柔情……

但故事终究没按着揣测发展,除了弗兰克偶尔在落款的时候去掉“谨上”之外,再没有更有噱头的只字片言。再往后,弗兰克的妻子也加入了这场耗日持久的关于买书和卖书的邮政对话中。

但所有的事情都有完结的一天,如果不是因为目的和意义的消失,便是主宰它的肉体在这个地球上恒久的消灭。比如说,弗兰克死了。

于是书信也写到了最后一封,书也翻到了最后一页。

原谅我花了这么长的篇幅来絮絮叨叨的讲述这本书的内容,但其实我想说的只有一点,它确实是本再平淡不过的书,甚至琐碎以及无聊,当你终于花了一点时间读完不算很厚的正文的时候大概很会气愤以及莫名其妙的蹦出一句“这什么啊!”我想,它是很当的起这样的评价的。

大概编辑也惶恐这样的结论,于是弄出了个颇有煽情气质的腰封——“二十年间缘悭一面,相隔万里莫逆于心。”还放上了老六那则相当火的书评——《爱情的另一种译法》,似乎有意无意的引导着读者歪歪,传说中电影结尾汉芙终于来到伦敦,站在早已破败的书店前弗兰克视线凝注的地方时的那滴眼泪更是推波助澜,似乎男人和女人总该有些关于爱情的故事。也似乎只有这样的噱头才能诱惑百无聊赖逛书店的男女勉为其难的拿起一本只是关于书的薄本子。

也是,这一切实在离我们太远,远到没法触摸,甚至没法想象——不是爱国少女爱上汉奸男人,不是爱上皇子的皇后怎么杀了皇帝,也不是妙龄女子怎么回到了富贵满堂的古代,被若干帅哥围着团团转,更不是流氓盗贼在古墓里九死一生……显然也便没有了新鲜的在脑海里冲荡的刺激。而汉芙提到的书,大多遥远的英国文学,浅薄如我,大多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甚至,我们连个看客都没当成。可是,人心的好处在于,明明自己被文明抛弃偏偏会信誓旦旦的以为自己早已达到了更高的规格。

但是时间会揭露一切。

其实这书不过是关于时间。很久之前,奥古斯丁说过,时间从来不是独立的存在者,只是我们心中思想的延展,度量心中的映像。时间从来不是永恒,它会变化,在时钟转过每一格的时候都和之前不一样,但它的确把一些东西变成了永恒。

手头有一本复印的洛布古典丛书,刚巧汉芙在书里提到过。于是又翻开来看,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扉页上有北平图书馆的图章。两个同心圆围成的圆弧里是national library,中间的小圆圈里是近似北大体例的北平两个字。不知道这书在图书馆里呆了多久,猜测最少得六十多年了吧,而这书的作者离世也已经是好几千年之前的事情了。但我们终于还是有幸得以在一个凝固的时空里相遇,于是时间真正的永恒了起来。不是它不变,而是在某一点,闪烁的思想停留在时间里,浓缩在一张张薄薄的纸里面,而随着思想一起的,还有几千年的时光。

所以汉芙花钱给马克斯科恩书店的店员们买火腿鸡蛋得赠一本书反而认为自己是幸运的,火腿和鸡蛋很快就吃光了,而得赠的书会陪伴她一辈子,甚至是她死后,她的一部分仍然会和这本书一起流传下去,于是留在世上。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奥古斯丁一般的哲学家,但因为爱智慧,所以便不知不觉间有了洞悉时空的灵性。

所以才有人如顾随一般把生前的著作通通压下,一本书也不出,直到大多散佚的今天却还有人惦记着,半个多世纪之后,虽然艰难,但好歹还是有缘得见。有的人就是这般笃定的相信永恒,并非如帝王道士一般寻求不死,而是自信一辈子的某些时刻,总有些有意义的东西留在了时间中,而并不需要证明。总有一天,会由后人循着时间找到。

这样老派的风骨,不论中外,虽然日益稀薄,但总还是有的。只是如你如我,总难理解。于是总津津乐道于自己的高明,而不见时空中的哂笑。

汉芙和弗兰克只是一个引子,引出二十多年的时光和一长串的永恒,然后也沾了灵光成为了他们的一员。虽不至于伟大,但就如佛陀坐下的罗汉一般,也已经有了自觉的修为,如此才让我等凡人雾里看花,费力猜度,却不见真相不过是拈花微笑般简单却也深奥。

然而在另外一天,我又得进入超市一般的书店,提着塑料篮子麻木的往里面塞着五颜六色的出版物,空气里面有炸鸡的气味。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有很多惊喜等着你吆



    关注 CAEA设计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