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新闻干事都是小说家【帝军系列】

 

新闻干事在帝国军队里是个奇葩存在。人们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但作为帝国军队底层的“记者”——新闻干事,却大部分是没有编制的存在。他们以借调的身份混迹于帝国军队的各个层级,身份更是五花八门。...



新朋友 点上方“魏武略”快速关注

老朋友 点右上“…”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曾经有人戏言“军事新闻”最好写,高中毕业就能当帝国军队的新闻干事,为啥?从演习新闻五个W就可以看出来啊。何时?近日。何人?某师某团。何地?某复杂陌生地域。何故?检验作战能力。怎么样?创新了几十种战法。



不但“军事新闻”奇异,新闻干事在帝国军队里更是个奇葩存在。人们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但作为帝国军队底层的“记者”——新闻干事,却大部分是没有编制的存在。他们以借调的身份混迹于帝国军队的各个层级,身份更是五花八门。当年,在缺少“笔杆子”的大背景下,一些新闻干事、报道员因为写新闻,最终走上了帝国将领的高位。而如今,新闻干事们熬死了脑细胞,跑转了大腿筋,写秃了笔杆子,敲坏了铁键盘,弘扬了主旋律,却往往不被认可。基层官兵说他们写的是假新闻,那些报纸只配擦枪、擦窗户;领导干部说他们经历浅薄,可以立功、提虚职,但不能委以重用。宣传工作从来都重要,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在当今这个时代,对于承平日久但又边患不断的帝国,帝国军队的宣传工作更加重要,不光要下蛋,还要会喔喔叫。所以有领导说:演习好不好,那要看报道;救灾好不好,还是看报道。所以,新闻干事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把兄弟们流血流汗、无私奉献的现状说出去。然而,除了各种突发事件或大型演训,各类媒体大咖会亲临现场,新闻还能带着现场的温度。平时,底层新闻干事的投稿途径是极其的不通畅的,到“新闻”最终发出来时,哪里可能还新,早已经是旧闻。再加上领导的政绩冲动,各种政治要求、保密规定的捆绑,更使新得闻干事的工作不再那么单纯。特别是帝国军队新闻报道搞排名,年底宣布哪哪个藩镇上了帝国军报头条几个后,使得新闻报道好坏的评价标准,异化为上稿媒体级别的高低与数量的多寡。新闻干事怕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就是盘点过去一年成绩,筹划未来一年工作的时候;新闻干事怕送稿,凡是干了一定年头的新闻干事,哪一个没有经历过帝国军报地下室的辗转反侧啊;新闻干事怕下死任务,因为领导觉得非常好的新闻,在编辑那里可能是陈腐不堪的旧闻;新闻干事怕被调侃,因为写的稿子再差,那也是自己的宝贝。为了上稿,很多新闻干事放弃了扎扎实实的采访,改为努力“挖掘”背后的故事,并进行艺术化的升华,制造欲扬先抑的矛盾冲突,形成皆大欢喜的最终结果。有时,他们甚至要提前编写脚本,设计各类场景,充当现场导演,临时客串演员。可以说,每一个新闻干事都是小说家,写的消息可以折桂世界最佳短篇,写的通讯可以冲击诺贝尔文学奖。吐槽这么多,最后想提点“然并卵”的建议:给新闻干事们个“名分”吧,舆论战喊了这么多年,新闻干事却连个编制都没有,何其悲矣;给新闻干事们松松绑吧,让他们写真事、说真话,不要再以上稿数量作为考核他们工作的标准;给新闻干事们换换岗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老是抓着那几个人用,不利于人才培养啊。

请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关注 魏武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