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岁杨绛今天凌晨去世!她才是真正的女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杨绛先生走好,我们会思念你们仨!...





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澎湃新闻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对这一消息进行了确认。愿她一路走好,一家三口终于“团聚”!



杨绛2012年7月摄于三里河寓所
她是民国才女,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100多岁还在出版文集;

每到7月17日,文化界的目光都会投向这位既“无官无职”又非明星的老人。

这位优雅、博学的女性,便是已故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是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她才是当之无愧的“女神”!
这位“女神”的修身养性方,
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1、做“最贤的妻”

在很多人的眼中,杨绛与钱钟书是传统的“才子佳人”式的婚姻,非常值得羡慕。据中新网报道,自与钱钟书成婚后,杨绛一直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研究。为节约开支,杨绛还辞掉女佣,甘愿成为“灶下婢”,不辞辛劳地操持家务。但在她看来,从大小姐到老妈子,不过是角色变化而已,并不感觉委屈。
“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杨绛曾这样解释自己当时的做法。

2、做“最才的女”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别人给杨绛的称呼是“钱钟书夫人”。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比起很多作家、文学家来,杨绛的文笔丝毫不逊色。



写于1980年的《洗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各类知识分子的“众生相”。这部小说被施蛰存誉为“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

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

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3、“重视健康才会给你带来快乐”

据《新民晚报》,杨绛对健康很重视,报上有关健康版面,她也阅读过,电视上医疗卫生节目,她也看过一些。当谈到食盐过多有何害处、人为何要适度运动、一天要喝多少水等健康问题时,她都能如数家珍地回答出来。
老人说:健康是人生基石,事业好比在基石上筑起来的大厦。人的一生,健康会像影子一样处处跟随着你。你重视它,它会给你带来快乐与幸福。你忽视它,它也会给你带来疾病与痛苦。

4、锻炼:每天早上“八段锦”

杨先生生前虽已百岁高龄,仍是头脑敏捷,走路轻快,还能弯腰手碰到地面,腿脚也很灵活。
杨先生每天把八段锦作为早课,感受舒筋活络的愉悦。原来练大雁功,但由于动作太大,老年人并不适合多练习,这些年来改练八段锦。老人一直将口诀清晰地记在心里。“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5、饮食:豆浆+木耳棒骨汤

人类死亡原因,有一半是不当饮食所致。因此合理饮食十分重要,过度饮食会带来灾难,危害自身健康。

据《新民晚报》,杨老平时极少食油腻食物。烹调力求清淡,少油、少盐、少糖,每餐不过饱。爱吃些时令蔬菜、水果,喝点牛奶,有时蒸一点鱼。喜欢买了大棒骨敲碎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

豆浆是家里经常吃到的东西。杨绛曾说过,“每天给他们亲手做豆浆。要打得非常非常细,我还会做杏仁酱,那个杏仁酱好吃着呢,我自己做豆浆,我还发明花生可以搁在里头,核桃也可以做……”

6、心态:不追名利,平淡度日

人们赞誉她是著名作家,她说自己“没有这份野心”;人们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

《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爱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地写作,平平淡淡地度日。



正如杨绛在回答上海的一家报纸记者笔答时,所说:“我今年一百多岁,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7、活到老,做到老!

独生女儿钱瑷、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杨绛心上的痛楚是任何人都体会不到的。

时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整理钱钟书留下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并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许多读者。时隔四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评论家盛赞其文字“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



就在去年,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杨绛先生会封笔之时,她又为《洗澡》撰写续作《洗澡之后》。据《成都商报》报道,杨绛家中保姆吴女士称,杨绛仍坚持练字和写作,持每天读书、整理丈夫的笔记,或是翻译作品等。
杨绛先生走好,我们会思念你们仨!
来源:扬子晚报、健康时报、澎湃新闻


    关注 湘妹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