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被忽悠,海黄基础知识十五问

 

钰海斋--阿里巴巴、淘宝店钰海斋的阿里巴巴店、淘宝店均以批发价销售,并支持一件代发。生产销售黄花梨、小叶紫檀...





钰海斋--阿里巴巴、淘宝店钰海斋的阿里巴巴店、淘宝店均以批发价销售,并支持一件代发。生产销售黄花梨、小叶紫檀、老山檀香、菩提、砗磲等各种精品手串、手链及相应的包装盒。公司奉行“服务为先、质量为本、品牌为重”的经营理念。

微信号:13536557333、13906018298

公众号钰海斋

海黄是不是大部分都是油梨料?

海黄树在整个海南岛都有分布,树长在山顶、山腰和平地长出来的都有区别。主要是树在生长过程中,汲取养分和气候条件有区别,海黄树号称十年长一格(海南本地人把树心长成的海黄叫做"格"),不同环境形成的格不同,大抵是环境越恶劣材质越好,和印度小叶紫檀一样。环境造就了油梨和糠梨的区分,当然也有不易区分出的又像油梨又像糠梨的,还有糠油的共生体。这些都是大概的概念。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区分。

买黄花梨手串的时候,听老板说他们家的是油梨。油梨比糠梨更好吗?

对于手串来讲盘玩久颜色都会加深,特别是喜欢手盘的建议选择糠梨,盘后会有类似油梨的颜色。油梨需要更精心用手套盘,适合偶尔上手把玩。顺便说一句,不论糠梨还是油梨,也是白木慢慢成长转化成的,经常有料是糠油共生。



前两天有个新闻说花了几十万买了黄花梨生料,然后开出来只有牙签大小。你说怎么会有人去信这个呢?

说起这赌木,玩得就是心跳!海南黄花梨的色彩变化极其诡异而且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往往色彩随着纹路都会有大拐弯式样的变化,同一颗树也能展示出不同的色彩,在树的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颜色出来。这也是痴迷海黄的一个原因,总是给你惊喜和新奇。

有人说海黄和紫檀都是很珍惜,没有“大料”,这是真的吗?

话不能这么说,应该是少见,而不是绝对。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海黄裂心的话是不是就不值钱了?

按这种逻辑的话……估计就没几根值钱的海黄了。基本海黄树心都会有裂心,做成手串就是在孔位位置,对眼手串就是眼睛位置,只是裂心程度不同,大部分不裂心的就是大料避开树心来车珠子,裂是避了,纹路却不美了。不排除小部分完美品,碰到就是缘分了。

海黄的鬼脸是什么东西?

有啊!同一颗树,所长的格也有不同,枝杈、树干、树根形成花纹和毛孔粗细各有不同。枝杈料毛孔最细,纹路疤结最多,容易形成俗称的鬼脸,特别适合做手串和小把件;在原料稀缺的年代小树树干也起了枝杈料的作用。



什么样的海黄适合做家具?一定要大料吗?

有些海黄树干料粗壮,毛孔相对枝杈料比显粗长,特别适合做家具,大开大合之美。靠近地面部分的树干料还容易形成水波纹,原因是要承受整棵树的重量,这部分木料,密度好,有些几乎不见毛孔;海黄树根料是树输送营养的大本营,根料首要特点是毛孔粗大,但和干料比,切成平面后毛孔长度不如干料,是因为树根多扭曲,根料形成多奇形怪状,适合做雕件摆件类,常形成高密度瘤疤纹路,已成追捧对象。

为什么闻不出海黄的味道?

其实辨别海黄味道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刨花,可闻可烧。看教科书会讲海黄是甜香味,越黄是辛辣味。等投身到实践中,大家会发现迷茫了。其实就是专家天天闻,让他闭眼来区分,也区分不出来。一般闻味道都是确认是黄花梨,再看纹路,颜色,分量,产地等来确认是海黄还是越黄。

试着烧了几个海黄末,好像感觉味道有点不一样?是不是说明买到假货了?

这可未必,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比如:同一颗树枝杈料和根料味道都会有不同;油梨和糠梨也有不同,相对油梨味道浓郁持久,糠梨味道清淡易失;放置时间长短味道不同,新伐的树的味道和它再放置一段时间后味道不同。类似沉香在野生环境被埋了很久后的醇厚味道和树里新刮出来的味道对比差不多的概念;有很多早期被遗弃到山里,现在被拣出来的海黄。表层味道几乎没有,下锯后却奇香无比。现在工业开发从地下河道等翻挖出来的海黄等。在地下埋久了的海黄有天然的霉味和海黄的味道参杂一起。也有不同。
说好的海黄有香味呢?别急别急!很多海黄上手说没味道有几个原因:海黄的味道不是香水那么浓郁,是个相对概念,还是淡淡的香味,要近距离耐心闻,边抽烟边闻,味道就是看你抽的啥烟就是啥味了;时间久表层味道挥发了,这和沉香特别像,可通过密封,快速搓揉,适当的加温(比如套在热水杯上)等来让味道重新积攒起来,就容易闻到。一般海黄做的盒子等密封器具打开后就奇香无比,就是密封的原因。火烧打磨等也可以,但会有破坏性,请三思后行;盘玩久了后已形成包浆,表层已形成氧化层自然味道就被封住了,老的海黄家具和老料鉴别都是需要在不起眼地方用刀刮掉表层后来确认味道。所以海黄买料必备刀具一把,在木料市场的买料商人人带刀滴,作用就是刮开表层来闻味道;有些埋地料会让木料表层味道霉化,刚好霉化层做了手串,味道会夹杂霉味。但不是说地下料不好,我只是说地下料的表层味道

你说那些老师傅怎么分海黄呀?

这个嘛,大家都知道哒,现在这世道专家总是很多的,但是老师傅嘛总有几招“秘技”,比如:专家闻不出的味道,但一些用心的常年开料师傅却可轻易靠味道分辨;很多海黄和越黄靠味道纹路等难以区分,但雕刻师傅在下刀时可轻易区分出来,海黄韧性比越黄好,师傅在长期雕刻中接触的感觉让他能一下区分出来;经常游走在一线买料的木料商能根据外皮来判定海黄和越黄,这也是多年形成的专业技能。总而言之就是熟能生巧啦!

有没有什么鉴定海黄手串最简单的办法?比如价格啊,证书什么的?

知木君就一句话:千万别信证书!有证书出具的一般都是卖假货的,从原料到木料商再到加工商,没有哪个环节可出鉴定证书,包括国家林业局鉴定只会讲是黄花梨,并不区分是海黄还是越黄。如果有个证书上写明是“海南黄花梨”,快脱下鞋子大耳光扇他!

关于钰海斋钰海斋公众号,以学习普及红木知识、分享传递灵性宝物、研究及积累经验于一体的资讯平台。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喜欢的朋友欢迎在阿里巴巴或淘宝首页,搜索店铺:“钰海斋”,进店选购。


点击本文最上面蓝字公众号名称关注: 钰海斋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阿里巴巴


    关注 钰海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