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电镀工艺介绍(十一)

 

塑胶电镀工艺的第十一步:光铬一、光铬的目的:1、因铬层的惰性比较强,质极硬,耐腐蚀。因此通常作为电镀层的最外...



塑胶电镀工艺的第十一步:光铬

一、光铬的目的:

1、因铬层的惰性比较强,质极硬,耐腐蚀。因此通常作为电镀层的最外表层(功能性镀层/装饰性镀层)。

2、因铬的物理属性质极硬,耐腐蚀。因此也通常应用于模具镀铬(镀硬铬)。

二、光铬的电镀原理:

光铬的镀液主要是由铬酸酐提供铬离子,以及在硫酸作为催化剂作用下,通电形成的电镀铬。

阳极反应:

2H2O - 4e = O2 + 4 H+

2Cr3+ + 6H2O – 6e = 2CrO3 + 12H+

Pb + 2H2O – 4e = PbO2 + 4H+

阴极反应:

Cr6+ + 6e = Cr

2 H+ + 2e = H2

三、注意事项:

1、铬条是不能用来作为阳极使用的,除铬的物理性质而无法加工外还存在铬阳极将以大约100%的阴极效率溶解为三价铬,增加溶液中的三价铬含量至不能接受的极限;

2、尽管纯铅被许多“换向挂镀”电镀业者所采用,但是更好的腐蚀的阳极材料是铅锡或铅锑合金(锡或锑5-10%);

3、关键注意控制光镍缸的光剂含量,一定要保持在中下限便于套铬;

4、特别注意:当铬酸和硫酸根浓度变化时,铬酸/硫酸的比值仍维持在100:1或200:1的范围;

5、硫酸根除了在自调节溶液外,几乎都是由硫酸带入。硫酸不消耗,仅仅只是带出损耗;

6、为克服电流密度偏差问题,常使用辅助阳极或者辅助阴极;

7、镀铬溶液对氯离子非常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镀铬前的水洗。

四、光铬常见异常分析及处理:

1、烧焦:

a、电流密度太大;

b、镍层钝化;

c、假烧:光镍添加剂太多;

d、产品结构复杂,需做专用挂具或象形阳极;

e、三价铬含量太低或太高;

f、杂质影响(特别是硝酸根的影响);

g、镀液溶度异常。

2、深镀能力差,低区/凹处不上铬(发黄):

a、电流密度太小;

b、光镍的PH值太高;

c、三价铬含量过多;

d、硫酸含量太高;

e、阳极异常;

f、挂位击穿(挂具导电效果不好或承载电流太小,低区镀层太薄等);

g、杂质影响。

3、结合力不好(脱皮):

a、挂具导电不良或二次导电;

b、双极性现象造成;

c、镀层钝化;

d、有机物污染;

e、水洗缸异常。

4、镀层起彩:

a、硫酸含量太低;

b、挂具导电不良;

c、入槽电流太小;

d、温度太高。

5、挂印明显或挂印发黑:

a、镀铬前异常;

b、挂点太粗;

c、镀液浓度太低。

7、盐雾测试性能NG:

a、半光镍的硫污染或电位差太小等;

b、有机物污染;

c、镍层脆性太大;

d、镀铬电流太大造成铬微裂纹。

特别说明:因高硫镍、镍封的工艺与光镍类似,因次省去这些工艺的介绍!

塑胶电镀工艺介绍系列:

塑胶电镀工艺介绍(一)

塑胶电镀工艺介绍(二)

塑胶电镀工艺介绍(三)

塑胶电镀工艺介绍(四)

塑胶电镀工艺介绍(五)

塑胶电镀工艺介绍(六)

塑胶电镀工艺介绍(七)

塑胶电镀工艺介绍(八)

塑胶电镀工艺介绍(九)

塑胶电镀工艺介绍(十)



欢迎您转载,请把爱心传递下去
,帮助更多人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更多资讯敬请加入:塑胶电镀技术交流群295616458
这里有你电镀方面的朋友、有你想了解的电镀知识、有你需求的电镀资讯.....


    关注 专业塑胶电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