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低整个直播界颜值这件事,除了卖yin啥都卖的罗振宇做到了!

 

你看好《罗辑思维》开直播吗?...



微信曾给《罗辑思维》带来巨大红利,他的微信端粉丝有700万,但如今不到十分之一的打开率,令罗胖倍感焦虑。然而就像当年电视出现的时候,人们预言广播必死那样,事非绝对,事在人为。罗振宇为“罗辑思维”准备了很多Plan B。

微信红利窗口关闭
以“罗辑思维”、“石榴婆报告”、“视觉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自媒体,无疑是微信平台红利窗口期中最大的获益者。这些大号的脱颖而出,除了得益于定位、内容、风格等方面的优势,更直接的原因是:他们赶上了好时候。
1、以上所有帐号均开设于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后的24个月内;

2、约60%的账号创立于平台推出后的1年内,3、4、5月为创立密集期,是最黄金的红利时段。

3、约30%的账号创立于2014年,同年4月起微信正式发布平台运营规范,加强对刷粉、诱导分享等违规行为的打击,以及对于内容质量的把关。
新榜发布的《中国微信500强月报(2015.8)》显示,今年5月至8月,新榜指数前500的微信公众号总体阅读数连续下滑。
9月,阅读量的颓势雪上加霜。新榜《中国微信500强2015年9月月报》发现,500强账号中,有60.4%仍在提高发布强度,却仅有30.2%平均阅读数有所增加,36.6%的账号陷入越努力越没人看的尴尬境地。
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账号迫于阅读量下降的压力,希望通过提升发布频次来改变现状。然而仅十分之一的账号有效果,可见,微信公众平台的红利期正在关闭。这对于像《罗辑思维》这类运营社群经济的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他的微信端粉丝有700万,是优酷自媒体上的订阅人数135万的5倍多。但如今打开率不到十分之一。

谈及微信流量下降的原因,新榜CEO徐达内认为除了微信公众号自身的产品周期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其他移动端内容平台对流量的争取。罗振宇说道:“我们还好,但是我身边的做微信公众号创业的朋友都感觉到,涨粉趋势越来越难,还不只是这个,主要是打开率在持续地下跌。”
罗振宇的Plan B
在前几期的《奇葩说》中,马东调侃罗振宇:什么都能卖!逮什么卖什么!
果真,几天后他就在映客等直播平台卖起了书。
罗振宇开玩笑:卖书为了给即将出生的女儿腾空间


看似直播卖书是罗胖的私人娱乐,殊不知这是整个“罗辑思维”的战略转移。近期猎豹移动高调发布了自己的直播平台:头牌,并宣称“头牌”成为罗辑思维、真格基金继“papi酱”的成功个案之后,批量生产“网红”的流水线。据介绍,头牌、紫牛基金、罗辑思维、真格基金等将联手推出“网红孵化计划”,为网红创业者一站式解决投资、培训、品牌提升和生命周期延续问题。
在分析人士看来,像罗辑思维这样的超级公号,更容易感知风向的变化,因此罗振宇大举试水直播,既是战略进攻,也是战略防守。事实上,尽管已有大量资本涌入直播平台,但是具体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完全打穿。对此,罗振宇表示,具体怎么玩,自己也没想得太清楚,只是觉得这是个潮流,不能落下。罗振宇曾说:“今年过完年,我和脱不花(罗辑思维CEO)就非常紧张,直播管它呢,先进去再说然后我们就闯进去了,我下面直播的尝试会常态化。”
这表示,不管罗胖有没有看明白、理清楚这股“直播热”,他已经决定杀进来了!

首先,罗振宇先用公司女员工的私人账号在映客“试水”,围观粉丝轻松破10万人。初战告捷的罗胖于5月16日晚,同时在小米、映客、斗鱼、淘宝、优酷视频五大平台开始直播,这回他用自己的照片作头像,并以“罗辑思维”的名字正式入驻。直播一个多小时,轻松圈粉30万。而直播内容是个人藏书拍卖,一本普通的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的书,罗胖生生拍出了三四千元,最高卖到了3万元,溢价超1万倍。
如果说杀入直播界是罗振宇的Plan B,那在此之前,罗胖可是筹划了很多条路。

罗辑思维是社群经济的实践者,并显示出社群的价值。社群正在代替内容,成为价值输出源头。
罗振宇凭着自己的知识和志趣,
左手卖内容,右手开电商,借助“合一百川创业加速计划”,
罗辑思维天猫旗舰店和罗辑思维优酷自频道店铺上线完成,将天猫旗舰店开到优酷APP内,用户可以在优酷平台上边看脱口秀视频,边完成图书等商品的购买,罗振宇又打开了一条“财路”。 


同时,罗辑思维采取会员付费模式。在罗振宇看来,将内容进行变现,付费是很好的模式,而与用户之间形成信任关系比流量更重要。罗振宇曾四个月内两次招募付费会员,入账会员费近千万。如今罗辑思维团队上百人,一年收入2亿多,现估值13亿,成自媒体中的“首富”。
勾搭马东 基友合伙致富


五月初,米未传媒(马东的创业公司)旗下的公众号推送了一则消息:“由米未传媒控股的全新子品牌米果文化即将推出新产品《好好说话》,这是米果文化与罗辑思维的首次合作。”消息一出,舆论炸锅,马东和罗振宇,两位前央视员工要合伙做买卖了?
虽然准确的上线时间还未确定,但可以知道的是,这款音频产品将在罗辑思维旗下的“得到”App上线,并落户喜马拉雅FM,消息人士认为正是罗胖牵线。
和papi酱合作2200万拍卖广告的热度还未散去,罗辑思维又马不停蹄地与“全中国最会说话”的几个人展开了合作,不得不佩服罗胖的人格魅力和行动力。从每天清晨的那60秒语音里我们可以看出,罗振宇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在《罗辑思维》的盈利模式上,他更是勤奋地从未停止过探索。



从2012年底《罗辑思维》开播到今天,三年多时间的辉煌背后,是超十五年时间的基础准备,从开始给央视写稿到上《中国经营者》露脸,阶段性的创业最终成就了现在的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如果没有过去从知识库存、演讲口才的训练以及人脉资源的积累,移动互联网、自媒体以及视频的风口刮的再猛烈,也成就不了今天的罗辑思维。
关于“罗辑思维”的战略转移大实验,自媒体人至少应该看明白这5件事:

1 . 微信公众号的风口正在逐步减弱,多平台分发成为必要策略;

2 . 微博正在回暖,对于有较强互动和营销需求的创业者来说,可以试试;

3 . 直播已经成为新的风口,但这阵风可能只能持续一年,请抓紧;

4 . 尽快打通从内容到交易的通路,将用户转变成客户,固化连接;

5 . 人,是一切的核心。这个人,是网红,是用户,也是每一个创业者自己。

(本文部分数据引用自娱乐资本论:罗振宇谈《罗辑思维》我很焦虑,曾不顾一切杀入直播)


    关注 视网独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