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前每日一读【5】

 

2016高考考前十天:每日一读-5-高考必备:精彩主题片段拒绝程序表达,呼吁真情沟通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彼...

2016高考考前十天:每日一读
- 5 -
高考必备:精彩主题片段
拒绝程序表达,呼吁真情沟通

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彼此点赞成了一种沟通的程序化表达,甚至不管对方的信息是好事还是坏事,一律都是点赞,正所谓“不点赞,无微信”。就如微电影《新年头老日子》,剧情中有一段描写女儿将爸妈吵架的事情发到网上,结果这个描述“家庭破裂”的信息竟然收到三十多个赞。如此的点赞实在令人哭笑不得。轻按一下拇指,权当完成了一件事,点赞的结束,往往也意味这沟通的结束,所有的言语沟通都交给了那轻轻的一按,但是,如此程序化的点赞,真的是我们沟通所必需的吗?当彼此的沟通只剩下程序化的点赞的时候,你内心难道没有一丝丝的悲凉吗?



距离的远与近

距离的远与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初唐的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现在也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距离的远近和物理的空间距离有关,但更和心灵的距离相关。网络时代,无数的光纤好像把我们拉得很近,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一个电话、一条微信都能让彼此得以联系,但拿起电话,或者收到信息,我们却往往寒暄几句后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人心的距离,究竟如何缩短?我们沉醉于“朋友圈”,在圈里发布着自己的生活动态,但是当父母也闯入了“圈子”的时候,我们却选择了拉黑父母。尽在咫尺的父母,此时却犹如横亘着一道鸿沟。不要再把视线放在那看似很近却其实很远的“朋友圈”,而把关切的目光重新放在近在身边的父母身上,不要让他们越走越远。

科技的利与弊

人类走过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今天步入了信息时代。而其中,科技的力量不容小觑。在科技的作用,一边是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一边的传统因素的渐趋失落;一边是沟通的便捷与多元,一边是情感的疏远与冷漠……对此,有人会感叹、感伤,但是把过与错的板子打在科技的身上,显然是不妥的,因为,科技只是产物,而对科技享有支配权的恰是每一个人类,科技利与弊的背后,其实是人心的取向!重庆邮电大学毕业生张明,为了让年迈的父母掌握微信使用的方式,手绘了一组教父母使用微信的漫画,此举感动无数的网友。只要运用得当,例如微信这些即时沟通方式,不仅不会疏远彼此,而且也能让彼此的心灵走得更近。科技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只要你心向往之。



“呵呵”最伤人

网友评出“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呵呵”当选,没有之一。“笑声里含义深刻,不显山不露水,让你琢磨不透。”网友形容这个词只有一个用处:以最大效果激怒对方,践踏对方全部热情。八成网友表示聊天经常用“呵呵”,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时候就会用“呵呵”,无奈时用“呵呵”,自嘲时用“呵呵”。看来,谣言止于智者,而聊天止于“呵呵”。
隐喻:哲理感悟
长者的恩赐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结网的蜘蛛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看来,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女巫与秃鹫
美国漫画家罗素·迈尔斯系列漫画《女巫希尔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

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激情是不够的,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
作文命题背景:关于“正能量”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这一物理学名词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善良的、正义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正能量”的观念要求我们把时间用在有益身心、有益家国的事情上。当下的中国社会,纵然邪不压正,而社会歪风也时不时兴妖作怪。公权滥用、官员贪腐、奸商坑人、记者受贿、医闹嚣张等等社会丑恶现象,共同制造了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社会呼唤正能量,呼唤全体公民的精神素养得到广泛提升、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的价值选择理性而智明,社会要求我们所有公民发挥正能量。

我们相信,无论人的本性怎样,但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讲座中也一再强调,与其空谈信仰,不如坚守道德底线,而这底线的标准之一,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善良。人性的善良就是“全人类都能输的O型血”,能够拯救道德的沦丧,能够温暖世道的寒凉。而人性的善良也是正能量的源头活水。

如果每一个社会公民都能自觉地发挥正能量,那么困扰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社会治安问题、行政低效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民生困顿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等,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关注 长江高考语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