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入眠一曲醒

 

在莫扎特艺术歌曲中,最令人称道的是诗与音乐最完美结合的作品、至今仍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的《紫罗兰》。  《...





  在莫扎特艺术歌曲中,最令人称道的是诗与音乐最完美结合的作品、至今仍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的《紫罗兰》。

  《紫罗兰》的歌词选自歌德的一首短诗,它是莫扎特与歌德的唯一一次合作,但是就因为这首歌,莫扎特被歌德认为是知己。他写于1785年,歌词主要讲述了一位有气质的青年一往情深地爱上了一位轻薄任性的姑娘,但他一味卖弄风情,即使在有心爱的人的时候,也还是玩弄着他的热情。诗人以紫罗兰自喻,以拟人的口吻创设了一个想象的情景,以此来表达青年对已离开的昔日情人的思念和向往。将这首作品具有浓郁的浪漫风格和德国民歌特点,它表达了一种谦仰而纯真的爱情。

《紫罗兰》是一首民歌体的诗,歌词分为三节(钱仁康译):

  好一朵可爱的紫罗兰!

  年轻的牧羊女走来,

  步态轻盈,心花烂漫,

  走来。走来,唱歌来到草原。

  紫罗兰思恋:

  但愿我是自然界最美的花,

  啊只要片刻时间,

  等爱人采下放进怀里去,

  哪怕把我压扁,

  只要,只要享有片刻时问。

  可惜的是,那小姑娘

  并没有留意紫罗兰,

  一脚把花儿踩断:

  它倒下死去时满心喜欢:

  我愿意死在她脚下,

  被她,被她踩死我也心甘。

  可怜的花儿!

  好一朵可爱的紫罗兰!

  1875年6月8日,莫扎特没有采用传统的分节歌形式,而是逐段地将它谱曲。写成了一首三节歌词唱不同曲调的普通体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格。三节歌词的音乐通过层次分明的调性发展,逐步走向高潮。最后,莫扎特给歌德的诗加上了最后一句:“可怜的花儿!好一朵可爱的紫罗兰!”强有力地总结全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两句不仅总结全曲,音乐也和开头的‘好一朵可爱的紫罗兰’相呼应,使全曲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作品的钢琴伴奏首次脱离了歌曲旋律。扮演了另外的角色。叙述自己的故事。学者们认为就算莫扎特只写了这一首歌曲,也足以在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作品被认为是在德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作品。



  在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里,描述了沉迷于写作的一女青年陪同一位“爱上”了她,并年长她17岁的女子去欧洲旅游,然后在希腊一小岛上神秘失踪的故事。

  女主角的母亲因为极喜欢莫扎特的《紫罗兰》,便一早打定有了女儿的话就取名为“堇”(堇在日语里有紫罗兰之意),若干年后堇已长大,母亲却已早已去世。堇常常把唱片架上的《莫扎特声乐集》放在唱片即里,翻来覆去地听《紫罗兰》一曲。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者搜索“sjzmda”关注我们


    关注 世界这么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