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有一个人懂我,哪怕我什么也不说

 

他们都是这世界上的异类,注定孤独。幸好,他们找到彼此。...



写这篇推送的兴致是由于刚刚读完安逸的《孤独是一座岛》,讲的是两个孤独的灵魂在世界上最原始的岛屿上相爱,本来普通的爱情故事是不足以吸引我这样一个博览爱情的人的,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让我激动和震撼的原因大概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我内心的某些渴望和向往。关于对纯粹生活的向往,关于灵魂伴侣,不过在这里我只谈谈有关灵魂伴侣的内容。

        坦白说,我对感情看似随意,实则极其苛刻,无论友情还是爱情。成为我的朋友很容易,但要想我奉献真心却很难。当然,这不代表我交友不真心,而是如果你未能获得入住我心的许可证,抱歉你将永远无法见到我内心最真实的色彩。好吧,我不得不承认,在感情方面,力的作用不总是相互的。

接下来我将阐述我的理论:心灵契合度,它由灵魂的极性和频率决定。无论爱情还是友情,都是有极性和频率的,从一开始,两个人灵魂的极性和频率就已经决定了这两个灵魂契合的高度。这就类似于有些人在你认识他的最初你就清楚地知道他只能成为朋友以及成为哪种高度的朋友。当然,很多时候单纯这样判断是不准的,因为最初的相识并不能使双方相互了解,只有当灵魂契合度极低时才会明显觉察到。所谓的感情培养也只是拓展感情的宽度,并不能提升感情的高度,除非两个灵魂的极性和频率随时间发生变化。

至今,我有过一个最高级的知己,或许是曾经的最高级吧,但却成为我心中永远的存在。曾经,我们都会有从不说出口的话,但彼此默默感受就能懂;曾经,我们一起走的那些路,不用想也知道方向选择一定是一样;曾经,我们会默契地记住对方喜欢的东西;曾经,坚定地以为没有对方的生活将会留下太多的遗憾;然而最后的分开亦都默契地微笑挥手。现在,我们依然不在一起,也不经常联系,但可以确定的是,当我们彼此相遇一切又都将像当初一样。我把我的朋友分为很多等级,不同的级别没有优劣高低之分,只有心灵契合度高低之分。当然,我个人是偏向于更注重灵魂契合度的。我也有一些生活上的好朋友,即不会过多牵扯到彼此思想之类只谈生活共创生活乐趣的,这种朋友往往只会在记忆里留下浅淡的影子,因为分开后很容易在新环境里找到替代者,这种朋友就是普通朋友了。还有一种朋友介于知己和普通朋友之间,我称之为闺蜜。我们谈感情,聊人生,会为彼此保守秘密,会一起讨论八卦一起分析复杂事件背后的内涵,比闺蜜多了思想上的交流,比知己又少了一些完全的信任和彻底的理解。我真心地爱着爱每一级的朋友,却也惭愧无法做到均分心里的位置。

我希望有一个人懂我,哪怕我什么也不说。
        在爱情上我也坚持灵魂契合度,不是为了需求,因为寂寞而带来的渴望陪伴;不是为了欢喜,就像见到一朵美丽的花一样的惊喜;仅仅是我们四目相对时,整个世界投影到眼里却只剩下了彼此,是我们即使无事可做无话可谈也会觉得幸福和舒服,最好的感情,就是彼此都感到纯粹的舒服。

下面附上一首年轻时写的歌词,满满的幼稚与浅薄,却是当初最真诚的呼唤:

一个人懵懵懂懂这么多年

爬过高山看日出,坐过火车看沿途

美丽的风景是那么的多

总是想看却总是不舍

不想美景被我的独影染上落寞

不愿时光刻下的回忆却没有你

总觉得世上会有那么一个你

你会懂我所有的小脾气

懂我的偶尔落寞和感伤

懂我的纯真笑容和悲伤泪光

我不知道你何时会出现

却坚信你终究会出现
        我不贪心的,我已经拥有知己和数个闺蜜,只期待早日遇到传说中的灵魂伴侣,哪怕最后我们不能在一起。hhh,我的灵魂伴侣一定是个路痴,等了他十九年都还没找到我。


    关注 思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