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卡  收到“waiting list”怎么办?

 

曾有一位专家说过,其实收到waitinglist并不等同于收到“好人卡”,很大程度上,我们还是有挽回机会的...





曾有一位专家说过,其实收到waiting list并不等同于收到“好人卡”,很大程度上,我们还是有挽回机会的。不过如果想挽回,必须从自身品质的培养开始,实际做出一些行动,才有可能重新获得美国大学的垂青。那么waiting list之后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行动呢?同学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补救呢?努力后是否有可能走出waiting list的阴霾,从waiting list中脱颖而出呢?

1.做一个礼貌的人:第一时间回复邮件

一般来说,同学们收到邮件后,最好都要第一时间回复,这一点尤其是在国外或者与国外人打交道的时候必须遵守,它是一条基本礼仪。

收到waiting list通知时,一般学校会明确让学生回复是否同意接受waiting list。 如果接受,需要写邮件回复或者点击waiting list页面上的回复确认键。即便有些学校并不强制要求学生给反馈,建议最好还是第一时间让学校知道自己的决定,这样做不仅仅是出于礼貌,也可以让学校更加准确地定位候选人范围。特别是当你仍然希望拿到录取时,不要觉得录取希望渺茫了就干脆放弃。因为往往那些在收到waiting list通知后及时回复学校的学生更容易吸引招生官的注意力。

2.做一个主动的人:及时撰写自陈信、提交补充材料

回复邮件当然不代表你的“自救”行动就此结束,你需要更主动一点。回复邮件只是让学校知道你的心意,waiting list上的竞争依然不可忽略。特别是名校,由于学校的良好声誉,申报的学生很多,waiting list上的学生很少有能翻身的机会。况且,大多申请名校的学生背景条件都是不错的,即便是被放在waiting list上的学生,其实力往往也不容小觑。

那么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给学校写一封正式的自陈信吧!自陈信应该表现出对学校的喜爱、渴望被录取的期望以及自己近期学习或课外活动方面取得的成就。除此之外,也可以给学校寄送更新后的成绩或额外的补充材料,甚至尝试一些新颖的方式。

3.做一个有分寸的人:采取正确方式,尊重学校规则

所有人都会理解学生和家长对于美国大学(尤其是藤校等名校)offer求之若渴的心情。不过也请记住,其实这与恋爱也有共通点,如果追求者对你穷追不舍甚至打扰到你生活,你是不是会主动躲远、心生厌恶、换掉所有联系方式呢?——美国大学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追求它”一定要掌握分寸。

曾有一个学生在得知自己被列入waiting list之后,每天都给学校发邮件,而且常常是相同内容的邮件一连发送好几遍。开始学校还很有礼貌地回复,提醒学生不需要重复发送相同的邮件、有结果的话会通过邮件通知,但学生丝毫不顾忌学校的规定,还是一直“骚扰”校方。这一举动逼得学校不得不回复学生“你难道看不懂英文吗”,此后便再没了音信。

所以提醒各位学生,跟学校沟通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尊重学校的规则。一定要方法得当,才能有好的结果。千万别忘了,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分寸。

4.做一个精明的人:了解学校的录取情况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争取录取这件事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录取官们常常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招不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每年学校实际发出的录取要多于计划招生的人数。因为学校知道,即便给了你录取,你也不一定会来。特别是在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学校,这种事情会更加平常。

本科生每年过了5月1日之后,学校基本可以确定要来的学生人数,如果人数少于计划招生人数,那么waiting list放出名额的几率就会很高。所以,要做个精明的人,记得提前掌握重要信息,掌握学校到底是否会在waiting list上放出名额,若有的话就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准备。如果你在美国有熟人朋友的同学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还能委托校友帮你打探消息那简直就“无敌”了(前提是你的校友消息可靠)。如果你实在没有“关系”,那就写信给学校询问吧,有可能出探出有价值的消息,虽然学校不一定会提供给你准确数据。

5.做一个低调的人:晒offer 也要讲究策略

我们不但要主动,而且要低调;或者说,我们虽然要主动,但是也要低调。在跟学校表露心迹的时候,不必太过炫耀,防止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些人在waiting list的处理上,会拿出一些已经拿到的offer跟学校炫耀,认为这样可以向学校证明自己有多么优秀从而增加录取希望。这样做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如果waiting list的学校真的是你的dream school,而且你已有的录取学校比它更上档次,那你就表现出“我一定要去你们学校,并且会放弃其他不错的选择”。

然而,如果你已有的录取并不足以炫耀,还是不要摆上来了。其实这种情况更加常见,因为如果你有更好的offer,相信你会优先考虑那个offer,而不是花时间和精力在另一所学校的waiting list上周旋。所以还是做个低调的人吧,少晒offer多做实事。

6.做一个勇敢的人:吼出自己的期待

有的同学认为求着学校录取自己是一件掉价的事情,所以他们在向学校表态的时候往往故作矜持,或是采取被动观望的态度,这反倒容易让学校摸不清你真实的想法,从而错过机会。

其实在争取录取这件事上,低姿态往往比高调更受用。如果你认定waiting list是你的最终去处,大可勇敢地告诉学校:“我特别想进贵校就读!”

比起那些把该校当成备选方案的学生,招生官们更希望招收那些对该校真正感兴趣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通常都是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表示非常期待进入某校的。

7.做一个知足的人:恪守信誉

之前网上爆料美国某大学从waiting list中录取了一个学生,但发现他在5月1号之前已经交付了另外两所大学的录取押金,因此最终撤销了这名学生的录取,并且另外两所大学也撤销了该同学的录取决定。

这里要重申一下美国大学对新生接受录取的规定。一般美国大学要求被录取的本科学生在5月1日之前回复要去的学校并交纳押金(大部分研究生的回复截止日期是4月15日),无论学生拿到多少学校的录取,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一所回复。同时缴纳两所学校定金的做法不但不可取而且是违法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情况下waiting list都在5月1日之后公布结果。如果不在此之前保住一所学校,万一waiting list不录,岂不要没学上了。这样的顾虑自然合情合理,大部分学校也是默许的。不过保住一个学校的名额就足够了,即便你交了多所学校的押金,最终也只能选择一个。而一旦你给学校交了押金,就等同于跟学校做了承诺,如果到时又不去,就是违背信誉。无论哪个学校,都不会喜欢言而无信的学生,更何况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无比重视信誉的国家,其大学更是不欢迎有信誉问题的同学。


    关注 驿渡留学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