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这个博物馆,不是吃货的人也会直流口水

 

去过中国鲁菜文化博物馆吗?这么“高大上”的馆就位于章丘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校园内。该博物馆突出“鲁菜饮食...



去过中国鲁菜文化博物馆吗?这么“高大上”的馆就位于章丘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校园内。该博物馆突出“鲁菜饮食文化”的特点,展出历史上鲁菜创造使用的工具、食材等,分门别类地展示山东各区域饮食的不同形态,以及鲁菜的发展历程。
尤其是一些仿真菜品模型做得非常逼真,没错,都是假的,可真的是让人看着直流口水呀。



中华厨祖
伊尹,奴隶出身,因后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故以伊尹之名传世。传说,他的父亲是一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他的故里在今河南、山东一代。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虽耕于有莘国之野,却乐尧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调技术,又深懂治国之道。史载,他背负鼎俎为汤烹饪,以烹调、五味喻为政之道,而成为汤的右相。伊尹还是中医汤剂的创始人。



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

鲁菜溯源
山东菜,源自于齐鲁古国的饮食风味传承,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为中国著名的四大菜系之一,曾经有“四大菜之首”、“中国北方菜代表”等美誉。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上名声显赫,影响深远,被学者称之为“中国菜之典型”。
鲁菜具有选料考究、刀工精细、火候严谨、技法全面、菜品繁多、调味平和、鲜香脆嫩、口味适中的特点,以平和养生、好吃健康见长,被学者称为大方直补、堂堂正正、不走偏锋、讲究礼仪,大有儒家饮食风采的体系。
鲁菜历史,大致经历了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创造与积淀;夏商周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总结与烹饪技艺提升;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烹饪技术的全面发展。在《齐民要术》中对鲁菜烹饪技艺进行系统总结,奠定了鲁菜发展的基础框架体系。明清时期,山东厨师进入宫廷御膳房,使大量菜品进入宫廷,形成了对宫廷膳食到北方饮食文化的极大影响,而使鲁菜自身日益臻美完善。



鲁菜三大饮食文化区



鲁东海洋饮食文化区  鲁中山地饮食文化区  鲁西运河饮食文化区

孔府宴席预席之仪



孔府宴席菜肴之仪(一)

孔府宴席菜肴之仪(二)



孔府宴席菜肴之仪(三)



这个包子,是假的呀  真的是假的呀



博山四四席











泰山封禅御膳宴














    关注 济南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