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渤源分享【水色调水技术】

 

康渤源分享【水色调水技术】...




点击

“康渤源生物”

关注我们!


看水色调水技术分享


下面以供氧时间长短来区分增氧剂:

下面以供氧时间长短来区分增氧剂:

��生物耗氧量大,保证充足的溶氧,除了平时注意调节水质,机械增氧外,特殊天气情况需配合使用安全有效的增氧剂,如何选择增氧剂?

�雨,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增长很多,持续降雨造成养殖池塘水体肥度降低,藻类繁殖慢,产氧能力下降;水体有机物分解力降低,北方持续干旱,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减少,养殖区域水源储蓄量少。高温闷热。
1
【淡绿色、翠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特点:这种水色在鱼、虾、蟹养殖中,都是希望得到的最佳水色。这种水色中以单细胞绿藻、裸藻为主,水质清爽,池面没有浮膜。这些藻类的品质富含营养盐类及维生素,并易于作为营养物被消化吸收;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可向水中提供溶解氧。这种水色的水体,透明度大多在20~30厘米,水质稳定,水中有机、无机悬浮物较少,水产养殖中所要求的“肥嫩爽”水质,就是这种水色的水质,这是保证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优质水色。

需要说明的是,以前对养殖水体所要求的“肥活嫩爽”已经不适合现代高密度养殖对水体的要求,现代高密度养殖水体除了保持良好的水色之外,还要配合现代渔业设施,立体化增氧,提高水体溶氧量才能满足需要。

通威365高效益养殖模式中提到的均衡增氧技术就是对水体水色与渔业设施完美结合的最好注解。

   培育和保持淡绿色、翠绿色水色调控技术:(1)放养前,塘口先用生石灰消毒,并投放有机肥(如发酵后的鸡粪、猪粪),一般每亩生石灰用量150千克左右,清塘后投放有机肥培育水质,视塘口底泥肥沃程度、用量在100~150千克/亩。(2)养殖过程中,水色由淡绿、翠绿色变浓变深,可添注新水稀释调节。达到较长时间内保持这种水色的状态。
2
【茶褐色、黄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特点:这两种水色的水中,浮游植物中硅藻门种类为优势种群,并有部分绿藻,如新月藻、舟形藻、褐指藻、甲藻为主。这些藻类中的色素呈褐色或茶褐色。这种水色是鱼、虾、蟹养殖中的最佳水色。这种水色中的藻类易于鱼类消化吸收,且营养丰富,富含钙、镁、铁等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水中溶氧丰富,有毒有害物质稀少,宜于鱼类生长发育,且病害发生率低。在苗种养殖阶段,这种水色水质为最佳水质。但是,这种水色的缺点是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0~15天后,易于转换成其他水色。

   培养和保持茶褐色、黄绿色水色的调控技术:①适时添注新水,在养殖旺期,每2~3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量为养殖水体总量的1/10左右。适时追肥,追肥可用腐熟后的有机肥和含磷、镁、钙成份的化肥和适量微量元素。由于硅藻需要的营养元素得到补充,促进了硅藻的生长发育,故可使该水色持续较长时间。
3
【浓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特点:水色呈深绿色,且浓度大,因此透明度较低,一般不足15厘米,水中的藻类以绿藻门为主,如螺旋藻、衣藻等。这种水色水质较肥,且较稳定,可持续较长时间,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在养殖盛期的塘口水体中,大多为这种水色。在浓绿色水中,藻类日趋老化,但光合作用较强,产氧功能好,可被消化吸收,所以在成鱼养殖中属良好水质之列。但是在养殖高温季节,这种水色水质要注意加注新水调节,以防由于残饵及排泄物增加,致使水质进一步变浓,造成水体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加大,水中溶氧减少,水质变坏,从而使养殖效果降低,甚至会引发疾病,造成养殖损失。

   控制调节浓绿色水色的技术措施:①每日加注新水降低水色浓度,加水量为水体总量的5%~10%。适当降低投饲量。泼洒沸石粉或生石灰调整水色,用量为0.1kg/m3。
4
【蓝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特点:由于蓝藻门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微囊藻所致),水质混浊、浓厚,在塘口下风处的水中有大量蓝绿色悬浮颗粒,水表层有带状、云状蓝绿色藻群聚集,形成油膜,并有气泡出现(又称水华),而在水体的下层则很清瘦(又称假肥水)。当水温达到28℃以上,藻类会陆续死亡,产生毒素,败坏水质。在高温季节的7—8月份,养殖密度过大的水体大多会产生这种水色。蓝绿色水质持续时间过长,对水产养殖危害大,易暴发鱼病。

   消除蓝绿色水色技术措施:(1)排放法:在养殖水体出水口处上方,开口放出表层水,将蓝绿藻排出塘口外,连续2~3天。或用人工密网、捞海在下风头处捞除。(2)使用二氧化氯0.1g/m3,加沸石粉10g/m3,全塘泼洒,连续1~3天,可有效消除蓝藻。(3)待蓝绿色水色减淡后,施用生物肥水硅藻旺、磷酸氢钙,重新培育成嫩绿藻水或硅藻水。
5
【黑褐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特点:这种水色又叫酱油色水,呈黑褐色或深红褐、深黄褐色。形成原因是由于养殖中后期,投饲后残饵、排泄物过多,有机物在塘底腐败分解,形成富营养化水质,水中悬浮有机物增多,水质老化恶化,毒物积累增多。这种水色的水中,鞭毛藻、裸藻为优势种群,这些藻类可分泌毒素。在毒素作用下,养殖对象会暴发疾病,以至中毒死亡。其中以对蟹塘、虾塘的危害最甚。
消除调控的技术措施:(1)立即减少或停喂饲料、加注新水。(2)开动增氧机,增氧曝气,同时使用活水解毒灵,降低毒素浓度。(3)施用以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菌类的生物制剂。3~5天即可有效消除该不良水色。
6
【清澈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

这种水色的水有两种情况:一是青苔水,即水体底部长满青苔,使水体变清变瘦,水中缺乏营养盐类,有益藻类绝生,养殖幼体进入青苔很难成活;二是黑清水,水色透明见底,但呈黑清色,并散发有腥臭味。水中浮游植物绝迹,有大量大型浮游动物出现,养殖上称“转水”。

消除调控的技术措施:(1)青苔水的调控技术措施:①首先要抑制青苔生长。可用有机肥挂袋的办法,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装袋后,定置悬挂在生长茂盛的青苔上方,待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遮蔽青苔生长的阳光后,青苔自然死去,水色可逐渐变绿;或直接提高水位,让青苔无法接收光照②泼洒生物制剂可调节水色,恢复到淡绿色好水。(2)黑清水的调控技术措施:①全塘泼洒敌百虫制剂,浓度为1g/m3,杀灭大型浮游动物。②加换新水,并泼洒生石灰(化水后泼洒),用量为每米水深30~40千克/亩。③最后泼洒有机肥或无机肥,增加营养盐类物质,调控到较好水色水质。经上述措施,一般经5~7天水色可转好,变为浅绿色水色。
康渤源产品介绍
















  扫描二维码关注!!
如何关注①复制“微信号或ID”,在“康渤源生物”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康渤源生物的名字,即可找到。


    关注 康渤源生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