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上师瑜伽 第五十三课

 

13上师瑜伽第五十三课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AGUIDET...



13 上师瑜伽 第五十三课
普贤上师言教 共同外前行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
 
A GUIDE TO THE PRELIMINARIES OF THE GREAT PERFECTION
 
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 堪布 译
 
敬礼一切三根本!(译礼)

顶礼一切具无缘大悲之至尊上师!

忏悔支:以猛厉追悔之心发露忏悔从无始轮回至今自己能回忆、不能回忆所造的堕罪,即身语意三门所造的十不善、五无间、近五无间罪149、四重罪150、八邪罪151以及掠夺三宝财物等一切罪业。并发愿从今以后永不再犯。如前念修金刚萨埵之引导中所讲的那样以明观四种对治力而忏悔。并观想一切罪障于自己的舌上集为黑团,从福田(皈依境)尊众的身语意放射光芒,照耀黑团,以此犹如涤荡污垢般地净除了罪障。之后念诵:

够 色 莫 给 累 那 根


一切三门不善业 

怄 萨 秋 给 昂 德 夏


光明法身中忏悔。 

对治嫉妒之随喜支:对于诸佛为饶益众生而转大*轮、一切菩萨的广大行为、一切众生的随福德解脱分的善法以及自已过去所积累的、如今正在做的、将来必定行持的一切善根,都以诚心诚意、极大欢喜心而随喜。并念诵:

灯 巴 逆 记 地 巴叶


随喜二谛所摄之


给 凑 根 拉记叶 恙


一切善业之资粮 

即九乘次第的一切法无不包括在世俗、胜义二谛中,所以应当随喜二谛所摄的自他诸众生有漏与无漏的一切善法。如此随喜,功德无量。

从前,胜光王迎请世尊及其眷属,供斋四个月,并供养一切受用。当时,一位行乞的贫女心想:这位胜光王也是因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今日才成为财富、受用十分圆满的君王,又遇到释尊这样殊胜的福田,如今也正在积累如此广大的福德资粮,实在希有。她内心深处唯观随喜,因此获得了无量福德。世尊得知后,在傍晚回向功德时问国王:“你所积累的这份福德善根是回向给你自己,还是回向于比你获得福德更大之人呢?”国王说:“谁的善根大就回向于谁。”于是世尊先念那位贫女的名字作回向。连续三天一直如此作回向。胜光王十分不悦,便与诸位大臣商议对策。国王问:“如何才能使世尊不这样作回向呢?”大臣们说:“明日世尊与其眷属前来应供时,我们在器具外阻止他们拾取,这样会有效吧。”如此商定后,第二天那位随喜供养者的贫女又来拾取被丢掉的食品时,受到阻拦并遭到殴打便心生嗔恨而摧毁了善根。当天(佛陀)便念国王的名字作了回向。所以说善不善之差别丝毫不在身语的所言所行上,而唯以自己的意乐而安立。

正如前面反复强调的那样。所以佛在《教王经》中也如说:“见到他人行持善法时,自己若以清净意乐诚心诚意随喜,并将其善根回向圆满菩提,则所积累的资粮绝对胜过以竞争心对待他人行善或以傲慢心想我定要做如此善事等装模作样地行持为希求现世名誉、世间八法之毒所充斥的广大善法。恰美仁波切也说:“听到他人行善时,若舍不善嫉妒心,并以欢喜心随喜,佛说获得同等福。”《汇集经》中也说:“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因此说,此随喜是事半功倍之法,所以应当随时随地修持。

请转*轮支:佛、菩萨、上师、善知识等一切肩负广大利他重担之士,因众生的邪行及忧劳而生厌烦,不讲经说法安住寂乐境界之时,在他们面前观想:我化出百千俱祗无数身体,供养*轮、珍宝等,祈请他们广转*轮,并念诵:

特 色 秋 扣 故 瓦 哥


祈请常转三乘法 

总的来说,一切佛法可包括在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中。或者将其分为:集聚招引外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苦行明觉内三乘,即事、行、瑜伽;随转方便密三乘,即玛哈、阿努、阿底,共为九乘。为了调伏所化众生,祈请广转相应之*轮。

祈请不入涅槃支:于此世界或其它诸刹土中,任何上师、佛菩萨已完成了利众事业准备趋入涅槃时,在他们面前,如往昔珍达优婆塞祈祷世尊住世一样,观想自身化出众多身体而祈祷诸圣者乃至轮回未空之前长久住世、饶益众生,并念诵:

戒这 扣 瓦玛 洞 瓦


乃至轮回未空前


酿安莫 大 耶 索 得


祈请住世勿涅槃 

回向支:以现在的善法为例的自他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完全如同文殊童子回向一样以无缘智慧印持而回向一切众生,并念诵:

地 色 萨 波 给匝根


三世所积诸善根


向 切 亲波 杰热怄


回向广大菩提因 

在何时何地无论做任何大小善根,结尾时千万不能忘记如此做回向。如果没有这样回向,那么所成办的任何善根,其果成熟一次便会耗尽。若回向于获得究竟菩提之因,即使感受了百次善果,其善根在我们未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也不会穷尽,反而日日增上。如《慧海请问经》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同样,无论自己希求获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等究竟果位还是希望得到善趣人天之身体,或长寿、妙色等暂时果报也好,为任何目的所成办的善根最后都要为此而作回向。如哲贡觉巴仁波切说:“二资如意宝,若无发愿拭,不生需求果,故当勤回向。”因此自己所行的善法能否成为圆满菩提之因都取决于回向之力。无论积累多么广大的有为善法然而若未以回向驾驭(印持)则不能趋入解脱道。诚如卡隆巴格西所说:“一切有为善法乃无记,回向众生方得广大利。”同样,为自己的父母亲友等做佛事以及为利益亡者等念经超度,若不做回向则他们不会获益。如果回向,则会如愿以偿。从前,广严城的人们准备次日迎请世尊,供养午斋。前去迎请的人们走后,五百饿鬼来到世尊面前请求道:“明日广严城的人们供养世尊及眷属午斋的善根回向给我们可以吗?”世尊明知故问:“你们是谁呀?为何广严城人们的善根要回向于你们呢?”“我们是广严城这些居民的父母亲,以吝啬之业而转为饿鬼。”“那么明日回向时你们也应来做回向吧!”“我们投生为如此低劣之身,十分惭愧,不敢前来。”“你们造恶业时理应羞愧,但那时却不知羞耻,如今已生为低劣之身,惭愧又有何用,如果不来无法回向给你们。”“那么我们一定来。”说完便离开了。第二天回向时,那五百饿鬼前来请求(将善根)回向它们。广严城的人们惊慌逃窜。世尊说:“诸位不必惊慌,这些众生是你们自己的父母所转生的饿鬼,它们是如此说的,所以是否能将善根回向给它们?”“既然如此,无论如何也应回向给它们。”世尊便说:“此施诸善根,愿彼利饿鬼,离饿鬼劣身,获善趣安乐。”结果那些饿鬼死后转生到三十三天。此外至尊米拉日巴也曾说:“山间静修大行者,及作供养之施主,彼二具有成佛缘,因缘之要即回向。”

如此回向成为圆满正等觉之因必须以三轮无缘智慧摄持。否则,如果为三轮实执之垢所染,则称为具毒回向。如《汇集经》云:“犹如食用杂毒丰美食,佛说缘于白法亦复然。”所谓的三轮是指所回向的善根、为其回向的补特迦罗、所回向的对境三者。三轮以证悟无实的智慧摄持的真实无毒回向在此凡夫地中无法做到,所以我们应当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们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与三轮体空的回向无有差别。《三十五佛忏悔经》中也说:“过去诸佛如何回向,未来诸佛如何回向,现在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普作回向。”如《普贤行愿品》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因此,善法成为圆满菩提之因的无误要诀唯有依赖于此以回向印持的结行。所以应当时时刻刻精进作回向。

 


    关注 菩康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