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青春,一路颠簸。

 

我们不怕苦,不怕累。……...



摄于山西-大同-阳高火车站
《你好,江湖》
一路颠簸
……
如果看过《那年青春,毕业》《那年青春,出发》这两篇文字的,应该能猜到,此篇是接着写的。

不是故事连载,只当是篇随笔记录吧。

毕业时因为大意,我把钱包丢了,钱包里有五百块现金,那是我去北漂的钱。

7月8号的早上,我在老卫家里,八点多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

在听到对话那头说出“我们是公安局的”几个字的时候,我知道有戏了。因为我各方面的卡都是用身份证办的。

可是,当我询问之后,是榆次公安局打电话给阿柯,通过阿柯得到了我的电话,我很纳闷,阿柯也纳闷,明明是我丢的钱包,怎么会先联系到身在北京的阿柯那里了呢,他们又是怎么知道阿柯的电话的呢。

警察说,有人把我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塞到了榆次购物中心和百货大楼之间叫做“阳光工作室”的玻璃房里了,然后让我有时间过去取一下。我欣喜至极,当时想的是,只要给我身份证我就很感激了,顿时从心底觉得榆次人真好,榆次的警察真好。

挂了电话,我顾不得休息了,整理行装,老卫和我去了阳高县城。当天下午,我们坐火车从阳高去了大同,人多的站都没地方站。

到了大同,觉得和两年前来这里的时候又不一样了,到处都在翻新与整修,不过,大同市经过一番规划之后确实是不一样了,城市有古都的味道,也有新都市的感觉。


山西,大同
当时大同市的市长是耿彦波,据说他有过硬的背景,但是从没有利用背景以权谋私,是个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做事的好官。

大同的命运,在2008年1月开始发生变化的。

一个热衷城建的官员来到一座被时代遗忘的城市。履新大同市长后,耿彦波延续了其15年如一日的城建政治:修路、种树、拆迁、造城,强力规划、浩瀚拆迁。

2011年,当近邻鄂尔多斯人还在为当地政府“以资源换项目”战略忧心忡忡时,大同人则通过当地媒体,获知占地1.581万平方米的清真寺广场10月上旬将全部完工,而千年名刹灵岩寺的修复工程也即将完工。

这一切得益于市长耿彦波的建设。

在2013年,余秋雨推荐,耿彦波成为了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

在2015年,BBC(英国广播公司)为耿彦波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市长》在网络引起了关注。

我们在大同等到晚上11点,坐上了去榆次的火车。

这辆火车是我见过的最复古也是牛逼的火车了,绿皮车。车窗可以人为的自己开关,没有空调。抬头一看,隔几米会有一个小电风扇,人群杂乱居多。

我们买的是站票,注定要在人群里没座位一个晚上了。

中途,居然有个列车乘务员出来解释,说这辆车还是不是中国最差的,还有一辆火车,环境还不如这辆,具体是哪条线忘记了,反正这辆可以排第二。

站在车厢里几个钟头后,我们实在是熬不住了,于是找人借了张报纸,铺在地上,打算坐会,但是人来人往的,觉得能坐下这个想法还是破灭了。

不管怎么熬,时间都是在走的,六个钟头以后,天亮了,列车抵达太原站的时候,下了很多很多的人。最后,剩下的人平均下来一个人可以占到两到三个座了。

我和老卫只是稍坐了下,当时我还一直在看表,但是熬了一夜后,我们太困了,睡着了,做过了站。一直到祁县我们才下了车,之后从祁县坐汽车回到了榆次,从榆次汽车站坐上公交去了购物中心。

之后,我取到了身份证和银行卡,钱包和现金都被拿走了。

警察大哥和大姐,人很好。因为他们,也让我对这个城市突然充满了感激。

心情好些了,心事也解决了。当时已经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了,从上火车到现在还没有吃过饭。

娇子发短信过来,我蓬头垢面,像流浪汉一样。她说给某个号码交一下话费,我步履维艰的去找移动营业厅,小点的话费代充点还交不上。

充完话费,我和老卫两个人又坐上了901,赶往太原。

7月9号,在太原汽车站。肚子已经不知道是饿不饿的感觉了。

吃点东西吧,在汽车站外面要了碗面皮,碗很小,面皮很小,花了5块钱,当时感觉5块钱也真特么贵。老卫则去候车厅里泡了碗方便面。

和7号那天一样,坐了同一辆回阳高的车,这次是太累了,任何风景似乎都提不起精神来了,不过,女人或许可以除外。

那种疲惫的感觉无法描述,像垂死一般难受,如坐针毡的熬啊熬,希望能快些到站,稍怕晚一些,浑身的关节就僵硬了,生锈动不了了,转个头都是如此艰难。

恍恍惚惚中,汽车到站了。不容犹豫,接着又打出租车,50块钱,盘山而行,几十分钟后回了村里。

这几天,我的感冒一直没好,包括在路途中。

现在头痛的厉害,回去立马吃了些药。之后去老卫大爷家吃饭。吃完饭,睡觉,做梦,总之很累……


山西,大同,阳高
剩下的四五天里,我一直呆在老卫家中。

这使得我很不舒服,因为我上次回家也只有陪父母才两三天,心里很想他们。但是我回不去,我得去北京,我们把去北京的日期定到了十四号。

我想的是十四号到北京,十五号找房子,十六号去阿柯那里取东西。因为她们只有周六、周日会在家休息。

因为老卫的妹妹住在北京昌平区回龙观那里,所以我们也决定到了北京后就在回龙观一带住宿和工作。

来北京后,之前想的,憧憬的全变了。

第一次来北京,是大二那年暑假。我们学生处的一帮人一起来的,那次有五天是在培训,有两天我们是在旅游,吃饭、住宿还算节省,动车票也是学校给报销的。

那一年,我还很幼稚,心里面猛得看到这个大都市,不知道何去何从,两年后这里又是否会有我的一席落脚之地。

他像个庞然大物,压在我的身上,让我睁不开眼睛,甚至难以呼吸。

第二次进北京,是来打工的。赶在过年前的寒假里打了二十多天的工,虽然赚了一点钱,但是那会儿是住在姐姐家里,吃、穿、住都不用愁的。俨然回家了一样,不过,第二次来北京不是旅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这个大都市的车水马龙之多,楼房之高已不再稀奇,而是对它们充满了一种恐惧,一种压力,虽然只是在通州这个郊区。

过年回山东老家的时候,是姐夫开车去合肥,我在山东下的车,不用自己抢票不用自己挤火车。

那会儿我跟姐姐还说过,又或许跟好多人说过,我毕了业不会来北京的,我不只是在书上看过对于北京的负面描写,自己也曾亲身经历了,我不想过在北京的那种生活。

这是我第三次进北京了,我希望这次是最好的一次,可是却成了我最落魄的一次。

我们总希望自己往前走,在拥有年轻资本的时候去拼搏,去奋斗。

我们不怕苦,不怕累。

我们心怀感恩,心有情怀。

不管是路途中的有多颠簸,还是人生中经历的有多波澜,或许将来都可以回过头在看的时候,淡然的说一句 “ 挺好 ” 。

嗯,挺好。



就是想和你携笔仗剑,一起聊聊这江湖事儿

霍小末

我希望这个世界,还有真善美。
QQ:495453753



微信ID:nihao-jianghu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你好江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