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戏剧快讯——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

 

为了纪念威廉·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由约翰·克兰科编导、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





为了纪念威廉·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由约翰·克兰科编导、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日前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这部舞剧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缠绵的爱情为主线,因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的矛盾,和帕里斯对朱丽叶的追求而一波三折。如果没有两大家族的恩怨,罗密欧和朱丽叶也许能成为一对幸福甜蜜的恋人,但却因为家族矛盾的阻碍,使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经历多舛曲折却又亘古流传。

读莎士比亚剧本时,我们会在脑海中想象出万千个女主角朱丽叶的形象,但今天由中央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王启敏演绎的朱丽叶却给我们带来清新、脱俗的感觉,这个娇小、活泼、纤柔的女子,时而腼腆含蓄时而热情奔放,每一段情境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都能让观众感受到事情发展的脉络和主人公的情绪走向。

舞剧刻画人物的成功之处在于善于高度提纯,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场景艺术地再现到舞台上,如舞剧第一幕第二场,朱丽叶走着细碎的脚尖碎步徘徊在奶妈和母亲身旁,得到母亲送给她的新裙子后她把裙子比在身上,不再走着足尖碎步而是赤脚雀跃奔跑。



道具的巧妙运用也是舞剧的一大亮点,剑代表了矛盾,水果小摊是市场的象征,十字架是教堂。但给我带来最强视听觉冲击力的还是第三幕第三场《卧室》到第四场《墓地》的转换阶段,灯光从暖色系红黄光骤然转换到蓝紫光,音乐从齐奏变成孤单的弦乐独鸣。点点星光突然出现,两盏、四盏、六盏、八盏,它们从舞台闪到了舞台高处,两组台阶的设计完美地展现了墓穴的视觉效果,明与暗对比出了地上与墓穴。直到朱丽叶的床缓缓吊入墓穴,让人不禁感慨这种设计太巧妙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我们揭示了爱的主题,舞剧的结尾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升华。遇见爱情,相濡以沫或相忘于江湖,这是爱情生活的常态,剧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却在短暂的爱情烈火中永远地睡去了,但我们分明看见了跳动的青春,生命的蓬勃与爱情的永恒。


    关注 东北戏曲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