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这里过端午节,会有民国的味道

 

端午节快乐!...







“民国”是一番别致的情愫,仿若一帘幽梦,温柔且怀旧。庭院深深中,藏着多少历史的沉淀与沧桑的过往。那些充满着故事的老房子,那抹暗红的木质色调中,散发的不仅是旧时的风流,更是今日的浪漫。不如在端午节的小长假,抛开往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到这几处“民国风”中,去寻得浮生半日闲。



寻找南京明城墙脚下的踪迹
南京花迹酒店
南京花迹酒店隐在老门东明清建筑与民国建筑的老宅群内,老门东作为南京的人文地标,自古就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富可敌国的沈万三、拥有九十九间半的蒋百万、中国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等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都在这里居住过。在这里你可以看得到明城墙斑驳的墙垣,青砖的街道,地道的南京城南的民间趣味。







花迹酒店的门很不起眼,不留意的话可能会与之失之交臂,却在错过之后回头一看才恍然大悟,很有意思。推开沉沉的木门,仿佛摸着时间的身体,它柔和带着温度,当迈开一只腿跨过门槛的时候,吱呀吱呀的木门声随即而出,像是就此把历史推开了一般。在我身后的几个姑娘,不知道这个里面是一间酒店,随着我打开门,她们正巧探到里面的样子,惊声大呼:哇塞~这里面好像是个酒店,好美啊。我双腿已买入花迹酒店,转身关门的时候冲他们笑了笑,就像是进入光明仙境一般洋洋自得。







整个酒店的设计风格保留了原生建筑上的‘踪迹’之美,在院落、墙头、窗台处大量植花种草,构成‘花’与‘迹’的主题。这也是南京花迹酒店名称的由来。酒店的前身是一座城南明清时期传统的三进式老宅院,最早是一户王姓人家做云锦织造的院落。砖与石都有其本来所属的岁月感——灰白、斑驳。大堂里你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明式风格家居,一位雨花茶的清香与通透的厅堂让整个人都坠入一种轻松悠闲之感,街巷的声音逐渐消失。大堂与院落之间是通过一排排落地的木门窗相连,阳光可以照亮整个大堂,青砖的凉意与阳光的暖意,在这间富有意识干的院落里承载着繁复与简朴之美。







进入客房是需要穿过一个长长的走道,走道两旁,你能看到朱赢椿设计的书籍、字画,也能看到一些明代家居,一些老建筑的砖瓦。仅有的19间房,细节略有不同,却一一做到了简约中透着质朴的中国传统美学,并且不以旧修旧,而是更好地符合现在人的居住方式,比如明式家居椅搭配现代感的卫浴,长条的木桌搭配工业感的灯具。这稀缺的5个院落不仅承载了人在繁花蹊径的自然要义,又提供了一个半围合式的交流空间……茶叙、雅集、相遇与道别。推开窗户,杜鹃花的香味扑鼻而来,并且能看到远方南京古城墙的轮廓。时间就此停息,江南的脉络及传统的中国美学似乎在脚下重新延续。



地址:老门东内中营52号(德云社旁巷内200米)

房间数:17

电话:025-87799977


名媛仕女初长成
同里花间堂·丽则女学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如其名字般,花间堂总是带古朴清新的人文情调。这个缘起于丽江古城,善于将古宅旧屋修葺改造的酒店品牌曾一次次带给世人惊喜,而当同里水乡的“韵”碰上花间堂的“雅”却意外地多了一分“恰同学少年”的气概。



这一次,花间堂脱胎于江南百年女子名校——丽则女学,由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的第二代主人任传薪所建。青砖墨瓦、岁月峥嵘,在此完美交融。

进入大堂,穿着棉麻长衫的接待人员便带着笑语迎来,献上刚泡好的红枣茶,邀你在七彩的沙发式长垫上稍作小憩。天花板上悬挂着设计感十足的手绘花纹吊灯,带着几分别致的童趣;不远处,一架复古钢琴静立在角落,仿佛将伴着叮叮咚咚的乐曲,回到当年风雨操场上,老师弹奏着钢琴,学生们围成一圈的美好时光。



花间堂的客房区域由古风园和丽则女学两部分组成。在早前开放的第一期古风园中,明亮的色彩与颇具质感的元素营造出了一个个温馨的空间,从豆蔻、碧玉到花样、桃李,讲述了一位女子从天真奋发的少女,蜕变为知性娉婷的淑女名媛的成长旅程。阳光灿烂的黄、学院的蓝、情窦初开的玫紫、纯真少女的米白,搭配淡色藤木缠绕编织的特色花漾雅居,透露着江南的古典雅致。







家具均采用纯天然原材料制成,环保再生,也呼应着“诚勤朴爱”的女校风范;洗浴用品则是由意大利首屈一指的调香师Laura Tonatto为花间堂特别打造的柠檬马鞭草花漾系列,温和甜香,亦有安眠镇神的功效。细腻的设计元素,开放而跳跃的空间格局,一觉醒来,仿佛梦回了百年前民国名媛的校园生活。





在酒店景观上,设计师撷取了退思园中镜子的映照元素。墙面、楼梯、扶手、转角之间,你都能看到由玻璃构筑而成的奇思设计,处处玄巧,妙不可言。由古风园通往丽则女学的入口处,设有一组由玻璃组成、与主入口成45°角巨大雕塑摆设,从古风园走来,尚未深入,竟能透过反射看到清水崁线、六柱八字式校门的全景。而当你真正走进校门下,方能发现此前所见仅是海市蜃楼的光影投射。在光影的引领间,这不仅仅是创意的延伸,更是对历史先人的缅怀呼应。





踩着青石板阶,穿过退思园北墙外的小道,一座七开间、三层高的教学大楼正是百年前的春风化雨之所。歇山顶、飞椽出檐、青瓦铺面、清水砖砌,建筑雄伟挺拔,秀丽精致。在拱形门柱交织的长廊下,虽已不复闻当年莘莘学子的读书声,仍能感受到风起云涌的时代之美。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东溪街55号

房间数:40

电话:0512-6310 0111


西子湖畔的百年记忆
杭州湖边邨
湖边邨就坐落于西子湖畔的长生路,与闹市接壤却又闹中取静,丝毫不见游人如织的喧嚣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这一片湖滨地区曾是杭州规模最大、最西式的百多幢标准“弄堂房”——石库门联排里弄建筑,被誉为“民国时尚建筑的代表”,而湖边邨就是时任皖、浙两省公路总督张义纯先生的私人宅邸。



若是不留心,你很容易就错过了它。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的一旁,一扇低调素雅的深色木大门内,便是这间“杭城最具民国范儿的精品酒店”了。

推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仿佛还闪烁着幽微的光泽;青涩的清水砖墙与自然相融,宁静而致远。和北方粗犷大气的四合院不同,这里的每一种建筑元素,都透着轻巧的细腻韵味又丝丝相扣。



酒店内部也是一派民国风装饰的光景。在四幢整齐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中,分布着17户石库门联排客房,每间均配有独立阳台和晒台。屋内层高超过三米,底层有小楼梯通往二楼,虽说早已不再是原始的布局,但该有的布置依旧如初,独门独户。来自BHD(环永汇德)的设计师以建筑本身的特点结合现代生活的理念,传递出民国文化的中西交替、时空更换的别致。也难怪这里会成为广大民国爱好者趋之若鹜的“富贵温柔乡”。







民国范说来容易,操持起来却全是功夫活。在湖边邨的客房内,家具及用品均为定制产品。民国流行的水曲柳定制家具、特制木百叶床、原木吊扇、定制手工剑麻与羊毛地毯、三种玻璃拼接的Art Deco灯具、陆放大师“西湖情”系列版画真品……每一处细节中都可窥见主人的用心。而最让人心动的,莫过于房间内的超大浴室,其中摆放了英国定制手工奢华洁具品牌Perrin Rowe、双人铸铁大浴缸和萃取海洋及植物精华的Molton Brown沐浴用品,在其中泡澡简直是一个大写加粗下划线的享受。





或许是因为酒店的主人是个完美主义者,这里的一切都颇值得玩味的。在酒店的公共区域及客房内,你会在不禁意间发现许多从古董市场淘来的民国时代老物件。小至一个古铜拨动开关、一本民国书籍、一块檀香皂或是一盒杭州纪念版火柴,大到一台复古电话抑或一张八角桌,都是点点滴滴的民国情怀,静静诉说着那个年代的生活记忆。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长生路57号

房间数:17

电话:0571- 8788 2999


不打烊的书卷气
宁波书房酒店


上海有石库门的新天地,成都有四合院群落的宽窄巷子,到了宁波则是江南样式的月湖盛园。守着美美的月湖,藏身于青砖黛瓦间,同样民国风的书房酒店就隐于其中。而你或许想不到的是,这座小小的宅院竟然是国内首家集图书馆、咖啡馆、西餐厅甚至照相馆为一体的酒店。



大概是沾染上了不远处藏书楼天一阁的文艺气息,甫进“书房”,满目皆书,阳光透过海棠玻璃折射在地上的花砖上,彩光流转间恍如隔世。中世纪古典风格与老上海风情的装修风格,让人甚是着迷。





称之为一家酒店,书房更像是一个充满机关的神秘密室,这里不设传统的前台,更没有房卡,一切出入皆通过一张经过管家授权的身份证来搞定。电梯门口没有按钮,若是将身份证放在右手边的书本上轻轻一扫,电梯便会自动启动。



而当上了楼,你更是迷失在了一片书的海洋里,满目皆是齐整的书柜排列在走廊两边,而房间就藏在这些书柜的背后。和电梯一样,你只要拿着身份证放到书柜中间唯一的一本中文书上,客房门便会徐徐打开。17间客房全部以国家命名,尼泊尔、爱尔兰、冰岛、巴哈马、静海……据说都是老板计划的分店地点。与其它中规中矩的酒店不同的是,书房渴望提供一种“住在老友家”的体验。





虽说书卷味甚浓,但房间内的备品却样样来头不小,有来自意大利的“牙膏中的爱马仕”Mavis、国宝级的法国Spasa乳胶床垫、英航头等舱的Elemis洗漱用品、瑞士Laufen马桶、日本Hario法压壶、丹麦水壶、Bose音响……如此完善的配备下唯独少了电视的存在。但只要是在酒店范围内的书籍,你统统可以带回房内慢慢阅读。这正是书房的用意所在,“你究竟有多久没有静下来好好读过一本书了呢?”



除了满满的书元素以外,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城中最任性且人气爆棚的两大品牌——只使用自己工厂烘焙的庄园咖啡豆的“知道咖啡”,以及师从法国蓝带、每天不到五点钟就卖光的“Mrs Zhang法式西点”。浮躁或疲惫的时候,何不来这里坐坐。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盛园47号


房间数:17

电话:0574-8704 6196


编辑:Amos
撰文:Allison 



    关注 iWeekly周末画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