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看自然 · 应时而食 青青小豆

 

芒种后,端午至,江南的黄梅天渐行渐近,这时候,最合时宜的是一碗曾经的国民饮料—冰镇绿豆汤。...



芒种后,端午至,江南的黄梅天渐行渐近,潮叽叽的空气中,触手便是粘湿滑腻,像鼻涕虫在身上蜿蜒,怎么也甩不脱。这时候,最合时宜的是一碗曾经的国民饮料—冰镇绿豆汤。

很难追溯最早的绿豆汤起于何时,但绿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达二千年之久,众多古籍中皆有记录。如宋《开宝本草》记载道“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 绿豆煮绿豆汤,却不是随便加水煮。因绿豆清热之效在皮,解毒之效在肉,所以沸水刚起,汤色青绿,滗豆取汤,可以清热。再加水小火熬煮,待皮开肉散,呈散沙状,入冰糖调味,则来解毒。当然,绿豆也不宜煮得过烂,以免富含的有机酸和维生素遭到破坏,降低其功效。特别注意的是忌用铁锅煮绿豆汤,紫砂锅最好。绿豆中含有元素单宁,高温条件下遇铁会生成黑色的单宁铁,喝了以后会对人体有害。



绿豆味极鲜,又有强烈的豆腥气,冰糖要多多益味。通常,绿豆汤会放冰箱冷藏,没有冰箱的时候就用井水镇着。晚上洗完澡,盛一碗绿豆汤放在小竹凳上,小心翼翼地端着去院子乘凉听老人淘古。大概小孩子不太喜欢沙沙的口感,我都只喝上面一层,余下豆子偷偷倒在角落里,不能让大人发现,否则会挨骂的。那时,绿豆汤是家家户户常备的夏季饮料,清暑开胃,老少皆宜。后来,楼上的老董嬷嬷家买了冰箱,她常常会做些牛奶绿豆冰分给左邻右舍的小孩子。几乎每日午睡后,只要一听到她家的门“哐当”一声,楼里几个小孩都条件反射地抬起头,眼神齐唰唰地投向老董嬷嬷手中的蓝边大碗。老董嬷嬷笑吟吟地一手端碗,扶梯下楼,碗里的绿豆冰冒着袅袅白烟,我一边蠢蠢欲动,一边还十分矫情地面向房内:“姆妈,老董嬷嬷交关(宁波话,表示非常,极其的意思)客气,又给我们送绿豆冰了呢。”妈妈赶紧出门道谢,取了两块于小白瓷碗,我就笃悠悠看着书,吃着冰,暑气逼人,却不再难熬。



绿豆除了煮汤熬粥制冰,还能去皮炒绿豆沙。绿豆沙是百搭的烘焙原料,重油重糖才好吃,我还会加点猪油、淡奶油和炼乳,更是奶香四溢。有被包在酥皮里,烤箱里烘成绿豆酥,也有包上红豆沙,拿木刻模具压花,就是绿豆糕,配绿茶正好。老早的绿豆糕很大一块,副食品商店里可零卖,牛皮油纸一包,油汪汪地渗出来,是极其诱人的放学美食。现在,人们讲究健康饮食,绿豆糕随之体格渐小,轻油少糖,走上小清新的路线,我倒觉得没有以往大块朵颐的痛快。



在海峡另一边的台湾,绿豆又衍生出另一种美味—绿豆蒜。出发前,有朋友强烈推荐恒春古城的阿伯绿豆蒜。听其名,又是绿豆又是蒜,还是一道不折不扣的甜品,这么奇葩的组合,怎么会令食者念念不忘?特意去找资料,才识得真面目。原来,是绿豆磨除外皮成为绿豆仁,再用绿豆仁煮成糖水,由于去皮的绿豆仁比较易熟,火候不好控制,煮好后整锅绿豆仁都会散开,看起来很像是切碎的蒜头,故由此得名。后来。虽然研究出煮绿豆仁的方法,却常常因为火候难以控制,煮起来真像是煮蒜头,所以才习惯称它为“绿豆蒜”。绿豆蒜做法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熬制一锅好的糖汁是最基本也是最磨人的一步。 糖不可直接下锅熬,必须在干的炒锅上炒糖香,闻到有一点点快焦的味道时加水开始熬,通常要熬三四个小时方成。然后,将糖汁倒入大锅与水混合,水滚放桂圆肉,加蒸熟的绿豆仁,再次滚开后勾芡。每道工序极为精准,蒸绿豆仁的火候控制,影响绿豆蒜成功与否;桂圆肉加入的时间点和煮多久,影响起锅后桂圆肉的饱和度,最后的勾芡更是点睛之笔,多一分则稠,满嘴粘糊,过犹不及,少一分则稀,浓香不吐,寡淡失味。所谓步步惊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遗憾如我,旅途患疾,没有亲临古城,坐在阿伯店里尝一下火热出锅的绿豆蒜。然而,幸有你们,记得我最爱美食,细心藏于怀中,一路颠簸,送到手边。温温的绿豆蒜,瞬间征服了一天没有进食,毫无食欲的我,抿一勺入口,甜而不腻,软滑芬芳,在唇齿间荡漾不去,更有一份浓情化不开……

  ●  ●  
雁字

淑女的皮囊,文青的情怀,逗比的内里,好食好玩好美人,爱琴爱书爱生活。

相关阅读

图看自然 · 应时而食 | 菜蕻

图看自然 · 应时而食 | 食野之蔬

图看自然 · 应时而食 | 恋恋春笋

图看自然 · 应时而食 | 马小姐

图看自然 · 应时而食 | 倭豆来犯


推动自然体验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微店:小路自然驿站

淘宝:SWNE

电话:18301965809

微信号:SWNE

2016春夏与小路一起的日子,点击直达==>

跟着小路——6月活动日历

跟着小路——暑期活动日历


    关注 SWN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