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记之六 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中国第一大沙漠。沙层极厚,穿越大沙漠的500多公里的沙漠公路及其两侧的滴灌红柳绿化带是个奇迹。...



新疆游记之六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2015-10-6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沙漠,沙层极厚,看不到岩石,而且时时移动,所谓“沙则流漫,聚散随风”,当然这种被风吹起来沙的流动应该和大洋中被风吹起来的海浪一样只是海平面以下几米深甚至不足一米深度的海水在移动,若是整体深度的移动那就是海啸,或者冷热水交换的洋流了。沙漠里的沙子虽然只是表层数米的移动,也足以改变沙漠的地貌,沙丘和沙谷不断的变换着位置。据说汉代时的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四个小国,现在已经被沙漠覆盖得不见踪影了。

沙漠公路修好之前,从大沙漠北缘的轮台到沙漠南缘的民丰县,你只能绕着沙漠过去,开车穿越沙漠基本可以定义为自杀行为,只有少数挑战人类极限的专业人士才敢于开车穿越没修沙漠公路之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沙漠公路及其绿化带)

沙漠公路是1995年修成通车的全长552公里,在流动沙漠里的长度为446公里。据说这条沙漠公路被视为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与沙漠公路共同建成的是公路两侧的,各有约三十米宽的绿化带,正是这条同样被视为奇迹的绿化带,起到了固沙作用,保证这条沙漠公路不被流动的沙掩埋,沿路可以看到,最初的绿化办法是用网格式的方块种植耐沙植物,可能不太成功吧,听说开始还用扎篱笆墙的方式挡沙,也失败了,最后成功的办法就是现在的滴灌系统加柽柳,也叫红柳,耐碱抗旱。

维族朋友预告穿越大沙漠大约需要8个半小时,让大家买些新疆特色主食,馕,他们为大家准备了几箱矿泉水和几个西瓜。



(沙漠公路入口附近的胡杨林)

进入沙漠之前,先在一片胡杨林处看了看,根本就待不住,蚊子太多,太厉害。照几张相之后,就赶紧撤了。路过一个沙漠公路的雕塑后,就进入沙漠公路了。公路两侧的绿化带虽然也很壮观,但它们也挡住了我们观看更壮观的大沙漠的视线。

导游组的三位帅哥,好像知道我的心思,在大沙漠的中心地带,右拐进入一条支路(居然这大沙漠公路还有好几条支路呢,原来西气东输的起点就在这沙漠深处),进入支路后开了一百多米靠边停车,让大家下车去看看大沙漠。下车就是沙丘,爬上沙丘西北望,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了,在沙漠中走,深一脚,浅一脚,有时能把脚脖子都陷进去。设想人真是在四望无际的沙漠环境里,明日高悬,一点阴暗的角落都没有,也会很绝望的。晒被子真是个好地方,不知我怎么就想到被子晒过后,阳光带来的香味和盖在身上的感觉了。



(在沙漠中孤独跋涉)

这的大沙漠景象和我心里想象的景色高度一致,照了几张孤独跋涉在沙漠中的照片。因为不是真正处于绝境,又没有好的演技,本来要的悲剧效果变成了照片上的喜剧效果。从沙漠南端出来后,两侧是湿地,据维族朋友依力说,他小时候这里水挺多的,也有不少居民。我们路过时,还能够看到几处民居,牛群,羊群。看来沙漠和湿地也有互相消长的关系,水大则湿地增加,沙漠缩小;水少则沙漠增加,湿地缩小。那位国土资源专家说的有点可行性,他说,引帕米尔高原之水,灌溉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变沙漠为良田。



(南瓜盅是维族菜,饺子是汉餐)

天渐晚时,住进民丰县政府招待所,晚饭吃的不错,挺像汉餐,客房卫生稍差。



新疆是个好地方,转发才是硬道理


    关注 老唐游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