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诗004#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

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

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牙错落一番荣,

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

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

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

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

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

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余味兮轻醍醐,

斗余香兮蒲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

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

轮同降将无穷耻。

于嗟天产石上英,

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

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

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

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千万,

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

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

赢得珠玑满斗归。

诗文选自:中国名家茶诗,蔡镇楚 施兆鹏 编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今天的茶诗只讲一个小故事。

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九 :“范文正《采茶歌》为天下传诵 ,蔡君谟暇日与希文聚话 ,君谟谓公曰:“公《采茶歌》脍炙士人之口久矣 ,有少意未完,盖公方气豪俊 ,失于思虑耳。”希文曰 :“何以言之 ?”君谟曰 :“公之句云 :黄金碾畔绿尘飞 ,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之绝品 ,其色甚白 ,翠绿乃茶之下者耳。”希文笑谢曰 :“君善知茶者也 ,此中吾诗病也 ,君意何如 ?”君谟曰:“欲革公诗之二字 ,非敢有加焉。”公曰 :“革何字 ?”君谟曰 :“绿、翠二字也。”公曰 :“可去。”曰 :“黄金碾畔玉尘飞 ,碧玉瓯中素涛起。”希文喜曰 :“善哉 !”又见君谟精于茶 ,希文服于义。议者曰 :希文之诗为天下之所共爱 ,公立意未尝徒然 ,必存教化之理 ,他人不可及也。”

全文见:《青琐高议》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5月第一版

大致是说,蔡襄先生跟范仲淹先生说:您这首诗脍炙人口,但是有一句还是欠妥,茶色贵白,不好的茶才翠绿,你却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范仲淹先生说:这确实是我写的不好,您看怎么改改合适?蔡襄说:不如换两个字,改成:黄金碾畔玉尘飞,碧玉瓯中素涛起。范仲淹高兴的说:太好了!

细心的可能发现了,为什么诗里明明是“紫玉瓯心雪涛起”,怎么到了故事中就变成“碧玉瓯中翠涛起”了呢?诗文的流传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版本,这里不去探究究竟哪一版是范仲淹先生的原版,之所以会出现两个版本,说明青瓷茶瓯与建窑紫盏都是宋代人比较喜欢的饮茶用器。



南宋 十三世紀 龍泉窯 青瓷茶盞

高5.2公分 口徑13.2公分 足徑2.8公分

敞口,器壁斜高,圈足淺而小,底心微凸起。全器除底足外,均施青釉,器面滿佈淺褐色及白色開片紋。口沿釉薄處顯灰白胎色,外口沿及器心積釉較厚,呈湖綠色。胎骨堅薄,足底塗褐色護胎汁,未及處露灰白胎。 碗形造型與前同,皆為典型宋代點茶茶盞,此類茶盞的口徑與足徑比例相差甚大,故而重心不甚平穩,因此必須配置茶托,此或為宋人茶盞多置於托上的主因之一。


    关注 晓悦山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