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我的網名叫香港中旅加加 自加漫遊

 

每個華人出生在1104平方公里的香港土地上都會接觸兩個跟身份相關的機構,一個是香港入境處,一個是香港中旅社。入境處拿身份證,中旅社拿回鄉證,這是每一個香港人都懂的基本知識,這個慣例從1951年2月15日開始至今。...



小朋友用繁體字寫下語重心長的話語、公司獎狀

每個華人出生在1104平方公里的香港土地上都會接觸兩個跟身份相關的機構,一個是香港入境處,一個是香港中旅社。入境處拿身份證,中旅社拿回鄉證,這是每一個香港人都懂的基本知識,這個慣例從1951年2月15日開始至今。

我是99年進入這家公司,跟大多數的港人一樣,這不就是一家中資機構麽,當然也不知道這家竟然是1928年開業至今的中資機構了,猶如一本書一樣,越嚼越有滋味,甚至可以說,中旅社,這是代表著中國旅遊範疇的一本字典。

2001年的一天,我帶團從武夷山到福州,那是需要坐火車的,一個香港團友看不慣有人在火車上抽煙,于是說了對方兩句,結果被抽了,作為領隊的我義不容辭擋駕,最後才發現被對方劃了一刀,到了福州軍區醫院縫了幾針又繼續帶團,這團友回去後寫了洋洋灑灑的一大封表揚信,于是第二年我得到了公司的褒獎,現在還有獎狀,當然,我深深記得是獎金4000元,這是我第一次有了歸屬感。

那時候我是做出境領隊,在香港,出境的意思就是離開香港,而中旅社顧名思義也是中國的旅行社,于是成為香港人去內地不論是買車票訂酒店,反正跟內地有關的似乎都與中旅社有關。十幾年來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至今自己也搞不懂到底內地還有啥地方是沒去過的。

由於普通話底子好(相對本地長大的港人來說),進入公司後就給忽悠去做了導遊,而後一發不可收拾。記得當時還很認真的做筆記,因為那時根本沒有啥零負團費,大家都拼了命要學好香港人文歷史,加上中旅社本身就是四大中資機構之一,經常要接待領導,特別是高級領導,這知識真不能拉下的。



導遊是團隊的靈魂、作為一個純玩團導遊讓我更加認識香港

2003年自由行開放,2004年零負團費開始盛行,香港購物團到處都是,而隨便一個團的購物能力都是杠杠的,甚至有福建大媽來探親,她的導遊兒子忙不過來就讓她上團了,沒想到那個團進店後回傭幾萬元嚇暈了她。

那段時間,看到如此光景,誰不羡慕?于是我也開了小差,投身進入購物團行列,可惜很快敗陣下來,只因對客人「凶,狠,辣」這三樣我實在無法掌握,特別是在中旅社說慣了香港6000年歷史的我,要講解啥是「時來運轉」啥是「為國爭光」的購物理念,實在讓我頭疼,于是乖乖的自我承認思想錯誤回到了中旅社,這一呆,就到現在了。

也許是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對購物團的感覺瞬間從天上掉到了地下,只有在這裏我才能對純玩概念的堅持,後來有次自我總結了一下:第一,對自己策劃的產品有自信及道德底綫;第二,對接待社/組團社有堅持有信譽的分享及溝通;第三,對散客有耐心有學識的營銷及引導;第四,有讓遊客回去後還津津樂道的綫路及導遊服務。上述四點歸納為:企業道德、產品規範、實時創新、口碑服務為旅行社之根本。

以上是我自己想出來的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結論,大家笑笑就好了,別扔我磚頭。有純玩的理念也就需要純玩的堅持,每一次看到內地遊客給我的同事寫來表揚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有網友留言給我,何謂百年老店?爺爺在這裏賣豆腐,爸爸在這裏賣豆腐,孫子還在這裏賣豆腐,這就是百年老店。爺爺在這裏報名旅遊,爸爸在這裏報名旅遊,孫子還在這報名旅遊。這就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香港中旅社。

曾有一次一對聾啞人家庭參加我們的一日遊,全程聽不到導遊的講解,導遊將團隊每一個景點安頓好後,拿出紙筆,一字字的寫並加上臨時的手語……最後,小朋友在他媽媽的指導下很認真的用繁體字寫下:謝謝您,讓我們瞭解香港。

旅遊是啥?靠簡單的幾個字我形容不出來,但我知道,導遊是團隊的靈魂。以前,內地旅行社的導遊叫陪同,屬外事人員,是需要有非常高質量的人文知識才能稱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遊客聽講解,耳油也會流出來,個個陶醉于講解藝術中,回家後甚至還慢慢回味,而後再介紹給更多的客人參加旅行,這才是真正的旅行團,這才是真正的旅遊。

作為一個純玩團導遊讓我更加認識香港,于是我將自己網名改為香港中旅加加(要備注下,我是男的……),讓我用陳歐體闡述下自己……你只看到我的矜持謹慎,卻不知我的格調氣質;堅持香港純玩的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你嘲笑我不懂騙錢,我可憐你行為低劣;你可以輕視我的能力,我會證明什麽才是正道;哪怕前路艱難,也要將旅遊做得漂亮。我是香港中旅,我為自己代言。

話說回來,有人說老婆要留住老公的心,那就需要做得一手好菜,作為一個大型企業要留住員工的心當然還需要有個好飯堂啦,或許吧,面對10元港幣一餐的如此美食,才是我最大的歸屬感吧,哈哈哈……

公司飯堂最吸引人的不是10元港幣一餐,也不是純手工製作碩大的水餃,而是毫不起眼的佐菜——醃白羅蔔。咬下去脆爽的口感,不苦也不泡心,醃制全由廚子自己人手包辦,酸、甜、辣俱全衝擊著滿滿的味蕊。一碗白米飯,兩小勺醃汁配上幾條醃羅蔔,這就是最美味的晚餐,簡單就是美!從細節論品質,這就是香港中旅社的良心飯堂。

記得我3歲那年,遇到一個方圓幾十裏路都威名顯赫的算命大師給我相面,大師說我面相很好,有帝王之氣,長大以後出入都有車,走哪都得搖旗吶喊,頻繁進出豪華酒店及名勝古跡,無論走到哪裏都有一大幫人緊緊跟隨!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我後來誤打誤撞成了導遊……

-------------------
> 微信号:中旅刊物 或 ctsmagazine。欢迎在朋友圈“关注”或“分享”。
> 欢迎向《中旅》月刊投稿
> 中国港中旅集团:www.hkcts.comww.hkcts.com


    关注 中旅刊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