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背诵班第一期学员风采展——任青

 

内经背诵班第一期汇报人:A11任青《黄帝内经》有《素问》、《灵枢》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



内经背诵班第一期

汇报人:A11任青
《黄帝内经》有《素问》、《灵枢》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集结成书。

然而,《黄帝内经》是由一道道难关组成的,每往前一步都是一关,而且关口是无止境的;如果没有河图洛书五行八卦的基本知识,恐怕读起来十分吃力,更不要说天文历法,五音十二律了。在语言、文化、内涵中,如果想要深刻理解,必须自己查阅资料,仔细研读,其中更觉得中国文化深厚。

我认为早期读书,强调背诵,对初学来说,确是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好方法。清·章学诚有言:“学问之始,非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涉山济海,少不了舟车,做学问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诵阶段,而是作为以后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临床经验用文字表现很难全面,而读书人对同样的文字之理解,又会受到文化水平、临床经验、阅历、判断力和想象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还原到作者所需要用文字表达的实际情况,其准确性就比较差。我们根本不可能走到已经作古的前辈名家面前,由他们通过实际病例讲解总结成文字的东西,既无名师亲授的可能,那么就只有通过精读,反复读,以至背诵,再在临床上去反复揣摩,从中悟出真谛。另外,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四川名老中医陈鼎三,他十五岁从文学医,后拜师于邑之宿医陈颖川。陈老潜心歧黄,嗜书如命,对《内经》的重要篇章皆能大段背诵,对注家更是如数家珍。中年以后,据自己历年来的体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可囿于背诵,但又不可不背诵,应该有重点的背诵。

早背诵,午临症,夜辨证。坚持诵读,熏久入心,造次颠沛必于是。古语云:经读千遍,其义自现。重要的是理解,你能做到把经典当字典用,需要的时候能查到就很了不起了。背下来只是读死书,鲁迅先生就最反对读死书。很多人宣扬中医要活学活用,“师其法不泥其方”,自谓圆融通达,俨然已经获得灵机活法。打探一下其人根底,往往基本功并不牢靠,多是沽名钓誉之辈。反而那些真正获得灵机活法的经方大师们却不断在对后人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只会增加修学的障碍;朝课暮诵,长期熏修,才是成就的不二法门。

我们发现,现在国人不好读古书了,只重视一时表面的理解,而轻视长期地熏修,殊不知大学问、大道理都是在长期熏修中出来的。我们看,小时候当你在师长指导下,反复读诵的精妙文章,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好像印在心头、刻在骨里一样。但长大后却随时学习,随时在淡忘。难道这是人变衰老了吗?不是的,而是人们丢失了反复熏陶读诵的习惯。靠急功近利、强心记忆的东西,你考试完后就全忘了,这可是绝大部分学生的共同心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感谢国医战队,在这次《黄帝内经》背诵活动中大家互相讨论,共同背诵,不但坚持了好习惯,也结识了好朋友。我认为国医战队建立的这样的背诵小组平台,能够让中医人的基本功更加扎实,形成求真务实之风,发展中医后备力量,实在为中医药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学员风采展示!


    关注 天医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