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旗下47家公司法人代表悄然更换,东哥小动作要搞大新闻?

 

近日,受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第三方平台“药品在线交易”控制力度、要求结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等政策影响,京东在第三方医疗平台方面的布局动作再次受挫,京东此前收购并已在线上线下均完成更名的“京东大药房”如今前途未卜。...



近日,受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第三方平台“药品在线交易”控制力度、要求结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等政策影响,京东在第三方医疗平台方面的布局动作再次受挫,京东此前收购并已在线上线下均完成更名的“京东大药房”如今前途未卜。这本不是令人出人意料的事。

然而,从被媒体曝光的信息中,有业内人士却发现了另一个更让人震惊的事实:在京东大药房的工商注册页面上,法人代表竟然是个陌生的名字——张雱。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搜寻了47家京东系公司的注册信息之后才发现这个“神秘人”张雱已经代替刘强东,成为资金规模超过87亿人民币的京东系公司的企业法人代表。

京东系企业法人代表变更的背后是?
对于一个拥有企业法人资质的社会经济实体而言,企业法人代表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在我国实行的是单一法定代表人制,而法人代表与公司法人在内部关系上通常是劳动合同关系。换言之,张雱与京东也是属于雇员与雇主的关系。

然而,张雱此人身份极为神秘,既非京东高管,也从不曾在媒体面前露面,却与刘强东同为北京京东旗下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即京东系母公司)的投资人。据悉,在京东官网首页的“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中,股东信息在5月23日曾经进行过一次变更,投资人一栏由孙加明、刘强东变更为为张雱、刘强东,足见刘强东对这个大众都“陌生”的新伙伴张雱其实赋予了绝对的信任。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京东会在此时低调变更旗下47家公司的法人代表?难道正如刘强东在某央视访谈节目中所说的“如果不能控制京东,我宁愿把它卖掉”?

刘强东这番话看似无心,但业界人士则普遍认为“很有深意”……

过去一年,京东股价跌幅累计超过三成,市值已蒸发超过86亿美元。今年5月初京东发布2016年Q1财报时增幅降到史上最低水平,营收远不及市场分析师预期,遭到老虎基金、高瓴资本等投资机构遭到大规模减持股份。

其时,京东就声称一季度业务亏损主要源于京东金融、京东到家等新业务布局的费用支出,但而今,京东金融、京东到家以及大健康领域等业务现在还是处在持续烧钱却遭遇冷场的尴尬状态——

起步相对较早的京东金融,从2014年第三季度开始,京东金融连续5个季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亏损总金额达到9.21亿,哪怕今年3月融资额达到66.5亿人民币,也还是在亏钱状态。至今,京东金融尚未搭建好账户体系,支付和钱包业务被“圈”在京东体系内走不出来,业务进展无比艰难。

被刘强东最看好的O2O到家业务,被认为其对京东的意义犹如微信之于腾讯,但如今可消耗的红利也已经趋近于无。今年4月 “京东到家”和达达完成合并,到家业务算是正式从京东拆分出去,尽管京东持有新公司47.4%的股份,但由原达达CEO蒯佳祺执掌新公司后,公司内京东系氛围就越来越淡,也大有脱离之势。

而正如引文所说,京东收购了青岛安吉堂大药房有限公司之后,刚更名为“京东大药房(青岛)连锁有限公司”没多久,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上就出现了一篇关于“决定结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的报道,此举亦被视为“药品在线交易”的死亡通知书,至此,京东在大健康领域的第一步也以吃瘪告终。

……

时近京东半年报发布,这些拖后腿的所谓“京东新业务”,如何不是刘强东心头上最尖锐的针?
亏损还在持续,资本疑拒绝再听挽尊论调
哪怕京东对新业务布局的亏损一度表示“符合预期”,京东2016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8.649 亿人民币(约1.341 亿美元)、依旧延续亏损状态,也是既成事实。

资本市场显然听腻了这样的言论,投资方更加不愿意为此买账。

评级机构惠誉国际认为,受制于高固定成本和疲弱的现金流,京东已不具备“投资级”信用评级,投资前景黯淡。J Capita、APS等国外多家投行研报也支持了这些观点,指责京东用虚高的GMV数据指标欺骗投资者信心,华尔街一片看空。
此次京东系旗下47家企业更换企业法人代表,难道是为了让刘强东继续繁忙行政业务中解脱出来,背水一战大干一场吗?

未必。

毕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更换企业法人代表之后,这些京东系企业此后的所有行政责任和司法责任都与刘强东本人无关了……

刘强东曾说,“如果公司倒闭了,最无法面对的自己的兄弟们。”

如今看起来,在公司出事前,先金蝉脱壳,提前把锅甩给兄弟背着,似乎更加符合实际?

那么,这位以一幅神秘“世外高人”的模样出任京东系企业法人代表的张雱兄弟,真的做好了心理准备,要帮东哥背起这个大锅吗?

吃瓜围观就好。


    关注 互联网解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