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象】】旧时的海安原来是这样取火和照明的

 

关于海安镇开始使用电灯,有一则笑话。西大街“刘同盛”油坊装了电灯,东大街有位老顾客来店,坐在灯下,觉得有股热气冲来,于是装着一斗旱烟,对着灯泡猛吸,可是吸来吸去老是不着火。老人的尴尬早已使店里的同仁笑弯了腰。...




 提示:点击上方"海安城市印象"↑免费订阅本刊

老岳丈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卒于2007年2月。生前老岳丈经常和我们谈起旧时海安取火与照明的趣事。

先说取火。老岳丈说,他8岁那年因迷信避邪到海安西大街二姑母家居住。那是40年代初的事,二姑母家住在西大街西涵头,家中开了个酱园店,旁边邻居家是开“四门店(棺材店)”的。四门店的木匠经常到二姑母家“过火”抽烟。二姑母家的“火”是从哪里的呢?是靠“火刀匾儿”打“火”来的。“火刀匾儿打火”,老岳丈也玩过多次。火刀匾儿是柳条儿编的腰形匾子,约有15厘米长,内放4件宝贝:火刀儿,用熟铁打成,像半根小学生的米达尺;火石,又名燧石,黑色,用火刀角敲击极易冒火星;火绒,用茅花、蒲棒头儿里的绒等捻成绳,绕成团,其一端压在火石下,见火星就着火;硭子,俗称水烟硭子,搓硭子的纸是一种用稻草纤维造成的“裱芯纸”,并浸过硭硝液,一张纸通常裁11张长条,叠起来打卷儿,再分别搓成硭子,将硭子的一端用火烧焦就成了“熟硭子”,支在火绒上点着后,就能吹出火焰来,打火至此完成。用火刀匾儿打火的过程和原理与现今的打火机是一样的,可算是打火机的鼻祖。

至于用“火柴”,现在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但在旧时“火柴”是十分紧张的,只有殷实人家才用得起。早在清末民初,就有一种“红头火柴”,又叫“武洋火”,无论在哪里一擦就出火焰,方便极了,也危险极了,因为它很容易“自动着火”引起火灾;还有人吞下大量“红头儿”而中毒自杀。后来政府禁止生产和使用。另一种“黑头火柴”,也叫“安全洋火”,是一定要在专用的砂纸上擦,才能出火的。过去南通有张骞办的“通燧火柴厂”,生产“通燧火柴”,每小盒足有100根。老岳丈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家在海安下坝开设“粮食油饼行”,行号叫“管聚盛”,当时,下坝一带住的都是城市贫民,一般人家每天大约只用1—3根火柴,其余取火靠“点火”,就是用硭子伸到热锅膛里点火,甚至到邻居家里点火,因为火柴还不便宜,使用要节省。从1949年到1962年,广大农民生活很艰苦,农民拿一个鸡蛋到附近的代销点换一盒火柴、一两火油、3张硭子纸、一点食盐,够用一个星期。当然,他们用火柴是节省又节省的。笔者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看到人们抽水烟时,大多还用硭子点火,用火柴点火的,基本上是一根火柴一台烟。改革开放后,温州人生产的打火机逐渐得势,硭子早就不见了,火柴也被冷落了。

旧时的农村,很多农民买不起火柴,更多的是有钱也没处买,何况在没有火柴的时代,取火那样艰难,于是农民便创造了“保火”之法,用一只钵头,内装木屑、棉籽壳、花生壳、黄豆荚之类耐燃物,烧煮之后,将有火的灰挑进钵中扑紧,任其阴燃,隔数小时再扑一次,视情况可添燃料,特别是过夜,要加进少量的坏蚕豆、坏花生仁等,保证第二天不熄火,俗称“做火种”、“留隔宿火”。还有一种“保火”方法,是深秋季节将山芋藤浸泡在河沟里,待山芋藤的的叶、茎皮腐烂,剩下白茎后,将山芋藤捞起晒干,冬天将山芋藤白茎点燃,任其阴燃,保留火种。

再说照明。古人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们的作与息取决于太阳的出与入,何也?太阳当空,天下光明,太阳落山,黑夜来临。远古时代,人们不懂照明,只有在黑夜被迫休息了。还有句戏言说:“风扫地,月点灯。”的确,月光之下,还是可以做点事的。笔者老家有个邻居,他家夏天基本上都在月光下就餐,晚上接渔网也将小方桌搬到外面作业,农村用上电灯后,他家每个月的用电量基本上在一度左右。老岳丈说,建国初期,他到白甸乡做教师,刚开始时,时兴“轮饭”,见识到一些当时农民照明的情形:1.月下就餐。时在春夏秋明星亮月之际,夜饭桌子摆在室外。冬天农闲,有的人家一天只吃两顿,中饭和夜饭连成一顿吃,吃得很早,天一黑,就上铺了。2.点燃麻秸儿。麻秸儿是苎麻去皮后的白色秸子,主要是河南高沙土地区的人家种植,北乡人用红柴草与之交换。麻秸儿一尺多长一根,插在芦笆障上的铁扦子上,点着后很亮,但不经点,要常换,一般人家是舍不得的。有一次,老岳丈到一个学生家就餐,吃了一顿夜饭,点了30多根麻秸儿。3.点燃蓖麻籽儿串儿。农民在房前屋后、十边隙地种蓖麻,主要是收籽点灯。他们用铁丝将蓖麻籽穿插成一长串,插在芦笆障上,从一端点火后,一粒接一粒地烧下去,很亮,一串用完再点一串。4.用灯台点灯。一般分黄铜和粗陶两种。陶器灯台多见于农村,其灯座好像一只帽顶又瘦又高的礼帽,帽边向上翻起。最上边放油缸儿,用以贮油放灯草点燃。黄铜灯台比较考究,灯座也做成整体,最下边是灯脚,有点像喇叭筒,其上有灯盘子,较大,承污用。灯盘子的中心树立一根灯桯子,高约8寸。上端有油盅儿,供放油缸和承接系出的油之用。从灯脚到油盅儿焊成一体。油缸里贮油,放灯草,用灯掭子掭灯草以控制亮度。灯油多用植物油,猪油、羊油也可以用。5.烛台。就是敬神常用的“香炉烛台”之一,可用铜、锡、木头制造,都高出香炉很多,顶上有铜或铁扦子,插上传统制造的“本蜡烛”,敬神祭祀点燃之外,就是日常在堂屋里的照明之用。6.洋烛台。就是矿烛座,下部有一只承污盘,中心有稍高的圈,矿烛正好插入圈内。7.明角灯。这是底座较高的烛台加透明质料的灯罩做成的灯,明角即赛璐珞,价格昂贵,只有官宦富户才有实力使用。8.灯笼。灯笼壳儿以篾丝为网,拉高成形以后,糊上丝棉纸,用桐油油过即呈半透明状,中插蜡烛,上有把手,夜行照明可防风雨。过去,海安镇有几家灯笼店专门销售灯笼。9.瓶儿灯。这是近代火油传入之后出现的简易灯具,一只小瓶贮油,到敲白铁皮的摊前买只灯头,装上棉纱芯子即可点燃。一般把瓶儿灯挂成中柱上,放在圣柜上、灶角上,住泥墙草屋的可在墙上挖个“猎儿洞”放灯。此灯点燃后有黑烟,小时候我们做家庭作业都用这种灯,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两个鼻孔都是黑的。10.癞宝灯。白铁匠用白铁皮和玻璃做成长方锥体,骨架用锡焊牢,内放一只瓶儿灯即可。也有人用装农药的玻璃瓶,下面做一个底座,再用四根小铅丝吊起后,做成癞宝灯。该灯起初只是夜间捉癞宝(蟾酥)刮浆者使用,故称“癞宝灯”。由于有防风雨的作用,夜间营业的商贩们、夜行人,也爱用它。上世纪70年代初中期,农药紧张,农民还将此灯作为“灭虫器”放在农田里,下面放一只水盆,夜间飞蛾飞来,大多掉在水盆里淹死。11.罩儿灯。又名洋灯,由专门工厂制造灯座、龙头、葫芦形玻璃罩的一种灯。过去,农村小学教师办公大多使用罩儿灯。12.马灯。又名桅灯,是不怕风雨和颠簸的一种特殊的罩儿灯。民间使用不普遍。船工、水利工程民工使用较多。海安七战七捷纪念馆有收藏。13.汽油灯。早期,海安镇有专营出租的店家。夜间开大会、演戏必用,白光强烈,但要控制气压和存油量,通灯头,有人专司。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中学还经常使用汽油灯上晚自修课。

关于海安镇开始使用电灯,有一则笑话。西大街“刘同盛”油坊装了电灯,东大街有位老顾客来店,坐在灯下,觉得有股热气冲来,于是装着一斗旱烟,对着灯泡猛吸,可是吸来吸去老是不着火。老人的尴尬早已使店里的同仁笑弯了腰。



友情提示:,长按上面二维码,再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自动识别,再点击关注。


    关注 海安城市印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