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受得了委屈吗?

 

湖南卫视为了打造“娱乐台”,停掉了一些节目,很多人对此不满,纷纷去找台领导诉苦:“我们为了节目付出那么多努力...







湖南卫视为了打造“娱乐台”,停掉了一些节目,很多人对此不满,纷纷去找台领导诉苦:“我们为了节目付出那么多努力,说停就停了,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领导听后,问大家:“这次调整,最委屈的是谁?”大家面面相觑,最终都把目光投向了李锐。确实,李锐主持《晚间新闻》,这本来是一档只有两个广告的后半夜节目。可他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这个节目上,很快就将节目做火了!而这次调整,《晚间新闻》首当其冲被停掉!李锐一下子从一个著名主持人变成了一个没节目主持的主持人。领导问李锐:“你觉得自己委屈吗?”李锐说:“没什么好委屈的,我们在台里工作,自然要服从台里的安排!”其他人都不再说话了。而李锐努力调整自己,终于在《爸爸去哪儿》中再放异彩!

台里为了从大局出发,做出调整,一些人的利益可能受损,会受些委屈。如果你受不了,结果会怎么样?只会暴露了你缺乏大局意识的短板。而李锐却选择了把委屈留给自己,为了大局,去改变自己,而不是去抱怨台里。你在集体中,不可能集体做出的每件事都让你满意。当你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把委屈留给自己,这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大局胸怀,必然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敬意和信任!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找到孙玉胜,说:“我们要办个新栏目,就由你牵头吧。你去外面招人,搭个班子吧!”孙玉胜答应了。因为这个栏目是外包性质,所以人事部门给了很多限制:新招聘的人参照清洁工的标准发工资,不能提干、评职称,不能享受住房分配和北京户口,甚至不给发放央视的工作证和出入通行证。同事对孙玉胜说:“这不是欺负人吗?这种条件,你上哪儿招人去啊?你得去找台长反映,就算是跟他吵架,也得争取点条件!”孙玉胜说:“现在体制就是这样,台长也没办法。我要去找他争取,只会让他为难!他这么信任我,我受点委屈没关系,不能让他为难!”孙玉胜自己克服困难,把栏目办得有声有色,杨伟光更加重视他。台里的人也纷纷称赞他。

台里开出了这么苛刻的条件,孙玉胜确实受了委屈。可他想到的是,如果自己去争取,就会让台长为难。为了不让重视、信任自己的台长为难,他选择把委屈留给自己,赢得了台长的敬重和大家的尊敬。有时候,看似你是受了委屈,但你的委屈却可以让帮助你的人、信任你的人减少难处。把委屈留给自己,其实是一种感恩的表现,会赢得他人的情意。

民国时期,罗家伦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那时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须佩戴校徽。而在学校任教的黄侃偏偏不戴。门卫拦住他,两人发生争执。罗家伦听到了争吵之声,赶紧过来调解。黄侃一看到罗家伦,就发火儿说:“我一个教授,居然被保安刁难,你这个校长是怎么当的?”罗家伦赶紧对黄侃道歉:“这事都怪我,没考虑到教师的感受!您不要生气!”保安也很生气,对罗家伦说:“校徽是你让查的,现在有人不戴,你说怎么办?”罗家伦连忙向保安道歉,说:“是我没跟教师们讲清楚。你看我的薄面,不要再争执了!”他来回调解、道歉,终于平息了争执。

在这件事情中,犯错的是黄侃和保安,罗家伦完全可以凭借校长的威严批评他们两个。可那样一来,会让两人更加气愤。罗家伦选择把委屈留给自己,宁可让自己夹在黄侃和保安之间受气,也要让他们两个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他的做法,丝毫没有损害他的形象,反而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胸襟和气度。人际交往中,有些委屈也许并不该你去受,可你受了这样的委屈却能帮助身边的人调解矛盾。你的委屈换来的将是他人的好感和敬意。
 
把委屈留给自己,这是一种无私的精神,更是胸怀和气度的体现。能做到这一点,你必然会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好感,也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关注 演讲与口才杂志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