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高考结束后,总有周围人询问如何填报志愿事宜。实际上每年和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根据这几年的填报经...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结束后,总有周围人询问如何填报志愿事宜。实际上每年和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根据这几年的填报经历,总结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一定要问孩子愿意学什么,也就兴趣点是什么,这决定孩子选择什么专业。



因为上大学选择的专业一般决定孩子以后的就业以及职业性格特征的养成,也就是将打上专业的烙印。孩子上了喜欢的专业,到了大学他才愿意学,愿意深钻,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学有所成,为以后就业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孩子的大学时光将很充实,大好的青春光阴用在了学习上,家庭的金钱与财力得到了回报,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化作了学生的知识,社会有了专业的人才资源,也就是说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实际上这也是教育本身规划的路径。如果孩子以后就业与专业对口,那么这个孩子肯定能做出一番成就,想不成功都难。相反,如果孩子上了一个不喜欢学的专业,上课不愿意听,下课没事干,以后也不愿意在这个专业领域就业,他的青春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家庭浪费了金钱和财力,学校浪费了老师和资源,社会浪费了人才与投入。对整个社会来说浪费的成本难以计算。



如果孩子的兴趣很明确,那么填报起来就非常有目的性。同学的一个孩子前年考完后咨询我,我首先问的是孩子喜欢什么,她说孩子喜欢飞行器设计,那么志愿就很好填了,先从全国看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学校排名,最好的无非就是北航和南航,还有西工大之类。其次看孩子的分数,与这些学校的专业每年录取的分数比较,就很容易得出结论。最后还要考虑孩子愿意到那些城市上学,就很好选择了,现在各大学都开通了招生热线,再打电话咨询一下,一般很容易搞定。我给同学孩子支招报考的是南航,结果以高取录取分数线1分的成绩被录取,可以说一分也没有浪费。这叫低分高就!

如果孩子不知道兴趣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或者对专业不够了解,这就需要家长或者学校给孩子们解释。我觉得孩子们还是比较相信高中老师,因此高中学校不妨给学生们在高考后开设两天的专业介绍课。当然各大学也在给考生宣传讲解,希望这些能系统化规范化。在目前没有开设的情况下就要依靠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去多方咨询多方打听,可以找认识的老师,或者已经上了这些专业的师兄师姐,或者直接给大学的招生办打电话咨询。通过咨询大学,咨询班主任(他们一般对孩子比较了解),结合孩子高考分数中成绩突出的科目,让孩子找出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再开始去选择专业。



现在还有的专业机构给孩子们进行兴趣测试,帮助孩子们来填报志愿。好像北师大出了一套兴趣测试题,叫career sky什么的,不知道名字对不对,让孩子们在三年中测试三次,综合每次的测试分数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己,认识特长。当然这是比较科学的,但不知道实用不实用。

第二,孩子们知道了自己的兴趣后,就要选择专业。

一定要在各学校网站上进一步查找这些专业开设的课程有哪些,看看这些课程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兴趣,虽然专业的名字都一样,但各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辨别,那些是对自己提高技能有用的,那些是以后深造需要的,那些是自己有兴趣的,或者那些课程是著名的权威或知名的老师开设的,或者那些学校在这个专业有权威都行。这样通过比较就能形成一定的认识,再去选择学校或专业就有了目标性。一般讲学校的名字与专业有很大的关系,从名字基本能看出学校的重点专业是那些。当然综合类的大学也有自己的重点扶持专业。



第三,选择了专业之后,还要让学生选择学校。

现在各个大学都在扩招,社会上有什么热门专业立即开设,比如会计专业吃香,结果不管什么学校,不管有没有师资统统开设。这样难免鱼目混珠。因此,我们还要看一下这个专业是什么时候开设的,有哪些师资,相对来说新开设的专业与老专业相比,在课程的设置或者师资方面要差一些。因此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看这个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



第四,还要考虑孩子上大学的地域城市。即在哪些城市上大学更有力于孩子的发展,比如哪些城市有自己家的人脉资源,那些城市有吸引自己的特点都可以考虑。

如果孩子独立能力强,生活适应能力强,在哪里上都可以。如果孩子从小没离开过家门,或者没住过校,我的经验是最好让孩子到离家远一点的地方上学,这样一方面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他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异地接触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风俗人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把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给孩子造成的情商和智商的欠缺给找补回来。



同时因为大学的同学朋友是孩子以后的人脉资源,更是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很可能还是以后创业就业的伙伴。所以大学的层次水平或者校风校纪决定了孩子以后的同学朋友的层次。朋友的孩子考入了中国人大,宿舍里几个孩子来自全国各地,文化背景不同,特长各异,但毕业后几个孩子一合计一分工就开始创业,短短几年,这几个孩子的店面已开到了国外。所以建议让孩子离家远一点,去接触更多的异质类的同学和老师。



最后,孩子们在结合各自成绩的同时,还要结合今年的全省排名以及各高校的招生计划,来确定自己能否录取等等,这些都是填报的具体技巧,在此不多说。

见过一些家长一张口就是什么专业好就业,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孩子以后的就业问题,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兴趣,孩子有兴趣了,什么也能学好,学好了行行出状元啊!


    关注 桃李花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