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爱之小耳朵音乐4.11—4.12

 

快乐的农夫,第十六钢琴奏鸣曲。...

4.11
舒曼——快乐的农夫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a.d),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快乐的农夫》这首曲子是根据德国作曲家舒曼所 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改编的,原曲 选自作曲家的《少年钢琴曲集》。 此曲集是作曲家为大女儿玛丽过十 岁生日而写的。

4.12

莫扎特——第十六号钢琴奏鸣曲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1760年,莫扎特开始学习作曲。1763年至1773年,莫扎特随父亲在欧洲各国进行旅行演出。1781年,莫扎特到维也纳开始10年的创作生涯。1791年12月5日0时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岁,死因不明。

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这首《第十六号钢琴奏鸣曲》,C大调,K545,作于1788年。共3个乐章:

  1.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极单纯,音阶性的经过句后,以属调表现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与《D大调长笛协奏曲》的第一乐章第二主题儿乎相同。在左手与右手交互奏出分散和弦音型后,为呈示部尾声。发展部承接呈示部尾声音型,A小调两手交互发展。再现部以F大调再现第一主题,C大调再现第二主题。

  2.行板,G大调,三段体。在阿尔贝提(Alberti)低音下奏出主题,变奏后以D大调像是主题衍生出的旋律。再经过主要主题的变奏后,以G小调经降B 大调至C小调、G小调转调,引导七题再现后,进入尾奏而结尾。

  3.小快板的回旋曲,C大调。回旋主题呈示后,第一插句为G大调,来自主题的8分音符音型,第二插句为A小调。主题作第三次呈示后,以8分音符的音群构成的尾奏结束。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545(莫扎特第16号钢琴奏鸣曲)被莫扎特视为“为初学者的作品”,因此这首曲子有个副标题Sonata facile或Sonata semplice(翻为“单纯的奏鸣曲”或“简易的奏鸣曲”).

  莫扎特于1788年6月26日(跟莫扎特39号交响乐同一个日期)把这首曲子加入作品目录中,但关于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现在仍然未知。虽然这首作品现今广为人知,不过这首曲子的出版却是在莫札特去世后(西元1805)见世。


    关注 为了爱音乐艺术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