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贵马差点丢命!贵阳一男子参赛中突发横纹肌溶解,抢救了23天  哪些人不适合跑马拉松

 

前一天仅睡了3个小时,仍坚持上场跑全程马拉松,没想到,透支的身体加上高强度的运动引发了中暑并发横纹肌溶解,随...



前一天仅睡了3个小时,仍坚持上场跑全程马拉松,没想到,透支的身体加上高强度的运动引发了中暑并发横纹肌溶解,随后诱发全身多器官衰竭,命悬一线……



(网络图)
快到终点时,他倒下了



今年34岁的王义(化名),平日里身体非常好,同时也是一名体育爱好者。随着马拉松的流行,他也加入“跑马大军”中,平时一般就跑5公里左右,时不时还跑一下10公里的训练比赛。

上个月,他和朋友一起报名参加了贵阳国际马拉松赛。借着比赛的契机,他想挑战一下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比赛前一晚,因为很兴奋,睡眠时间较短,病人自诉入睡时间大约只有两三个小时左右。”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杨秀林介绍。

比赛当天气温较高,室外温度在28°左右,王义刚完成5公里左右的赛程,就明显感觉到不舒服,可性格好强的他为了挑战自己,还是打算坚持跑下去,最终在离终点仅800米时倒在了路边。

赛事医疗队立即对他进行了检查,短暂休息的他并没有好转,还出现了全身抽搐的现象,根据现场急救人员记录,短短半小时内,王义抽搐了五六次,每次大约持续30秒左右。

此后,王义被送到了乌当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为其进行了冰敷、气管插管、补液等急救措施后将其转到省医急诊科抢救。

罕见病致死率达七八成



“中暑+横纹肌溶解。”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做出了诊断,患者是由于超时超量的高温户外运动引起的热射病、劳力型中暑,以及一种因为运动损伤引发的被称为“横纹肌肉溶解综合征”的突发疾病。

急诊科杨秀林主任表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一种由运动损伤而引起的罕见病,严重者会出现急性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率在70%—80%左右。

如果是一些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或者只有一定运动训练量的人一下子投入到过于剧烈的运动中来,就很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这种病以前虽然也曾遇到,但是像这样引发多脏器衰竭的重症还是首例。”杨主任说。


在省医接受治疗的王义

对此,院方制定了一系列的抢救方案,首先就是要为他降温,除了为他进行全身亚低温处理外,还动用了低温透析,“病人睡在冰毯上,头部也裹上了特殊的降温设备,除此之外,低温透析更是为他进行快速的全身血液降温。”经过13个小时的低温透析,王义的体温终于降到了38°。

为排毒,换血1.5万毫升



医生说,因为横纹肌溶解的高峰期是发病后72小时,因此王入院后的前三天都使用了降温设备,并同时进行了“血浆置换”,因为肌肉溶解产生的大量“废物”会对脏器造成损害。

“血浆置换是为了尽快帮助其‘排毒’,减少身体脏器的受损程度。”据悉,五天的血浆置换一共为他置换了15000毫升的血浆。

随着王义的情况逐渐稳定,入院五天后,院方为其拔除了呼吸机,体温也降到了正常的37°,可是由于身体遭受了如此大的“打击”,抗打击能力已远远不如之前。王义在抢救第7天出现了感染继发脓毒症,又出现了高烧的情况,为此医院开始调整抗菌治疗方案,引发的急性胆囊炎也得到了及时处理。

在经过23天的系统治疗后,王义终于达到了出院标准。经历“生死劫”后,他的体重下降了很多,整个人也瘦了一大圈。所幸,在医生的努力下,他的性命保住了。

延伸阅读

横纹肌溶解有哪些症状

医生提醒,轻症的横纹肌溶解患者,多休息加上及时补充水分,就能缓解。但是重症则会危及生命。“如果在剧烈运动后出现了褐色尿液、四肢按压疼痛,抽搐无力等症状,就应考虑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可能。”

通常情况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一般表现为急性肌肉疼痛、痉挛、肌肉肿胀、褐色尿液等。一系列血液检查还会出现很多指标异常,例如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的异常升高、血尿素、肌酐、尿酸升高等。

哪些人不适合跑马拉松

马拉松比赛是高强度的运动,有些人不适合参加。业余爱好者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合理分配体力,注意适度原则。在比赛过程中如感觉已到极限,切忌盲目坚持,应果断放弃。

据运动健康专家的观点,有大约10种人是不宜参加马拉松长跑的,包括:没有经过全面检查身体的人;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人;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和心绞痛的人;近期犯过心脏病的人;患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人;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病、心肌炎的人;严重心律不齐的人;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人;吃了降压药血压仍超过180/110毫米汞柱的人和过于肥胖的人。

而在赛前,若选手发现自己有感冒、发热等症状时也要停止参赛。

本报记者 张梅


    关注 贵阳晚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