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养殖中容易忽视的未知风险—野鸟

 

春季是畜禽繁殖、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动物疫病流行的季节。在这期间,气候逐渐转暖,给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滋生提供了适宜环境,也给动物疫病高发流行创造了条件,对动物健康形成一定的威胁。因此,抓好畜禽养殖、减少疫病发生是该季节饲养的工作重点。...



  [b]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春季是畜禽繁殖、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动物疫病流行的季节。在这期间,气候逐渐转暖,给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滋生提供了适宜环境,也给动物疫病高发流行创造了条件,对动物健康形成一定的威胁。因此,抓好畜禽养殖、减少疫病发生是该季节饲养的工作重点。

  疫病防控中,除了我们常规的防控外,还应注意其他一些未知的危险—野生鸟类。近些年来,由于一些重大的人畜共患烈性传染病的出现,如禽流感等,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威胁。这些传染病与野鸟有着密切关系,人们开始意识到野鸟在疾病传播中的重要性。





 野生鸟类分布广泛,活动空间大,其能携带、贮藏各种病原微生物,并且能够远距离传播病原,感染家畜家禽。迁徙鸟类对疾病传播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播范围广、跨度大:一旦携带病原微生物,便可远距离传播,无国界传播,范围很大。

2.携带无症状:大多数低致病性的病原可以长期存在于野鸟体内,并且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表现为无症状。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和环境,那么就有可能发生传播。

3.传播介质多: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野生迁徙鸟类的粪便中可能含有病毒,如携带病原的野生雁鸭类的粪便中就可能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其可污染环境或湖水,通过粪—口途径散播病原,病原一旦被家禽及哺乳动物等误食,就可发生传播。

4.混群传播:野生鸟类在迁徙过程中,会在中途停下采食歇息,这一过程中往往会与一些家禽家畜直接接触。在迁徙路线上的养殖场、动物园或者河流湖泊等都可能成为混群的场所。像这样的地方就为病原在种群内和种群之间的相互传播创建了有利条件。

已证实了野鸟和许多家禽传染病有关,现已发现的有:新城疫、禽流感、鸭瘟病毒、禽肺病毒、禽痘病毒、禽分支杆菌等。其中禽流感和新城疫是世界公认的对禽类造成重大损失的烈性传染病。野生鸟类是这两种烈性传染病的天然宿主。有文献表明,野鸟中病毒数量和亚型远远高于其他禽类,所以其在疾病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我们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对野生鸟类进行防控,尤其是在迁徙季节,更应该将养殖场周边的野鸟防控列入到我们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控范围内。


    关注 正大动保北方九省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