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经典之中庸二十一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中庸》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si)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感,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yi);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zao)有誉于天下者也。

“王天下有三重”,王,称王;三重,三件重要的事。朱熹注:“吕氏曰:‘三重,谓议礼、制度、考文。惟天子得以行之,则国不异政,家不殊俗,而人得寡过矣。’”

“其寡过矣”,寡,动词,减少;过,过错。

“上焉者”,指夏、商时代的礼制。朱熹注:上焉者,谓时王以前,如夏、商之礼虽善,而皆不可考。

“虽善无征”,征,验证。

“下焉者”,在下位的人。朱熹注: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于礼,而不在尊位也。

“本诸身”,诸,之于,意即本源于自身。

“考诸三王而不缪”,三王,之夏、商、周三代的圣君;缪,同谬,错误。

“建诸天地而不悖”,建,建立;悖,违背。

“质诸鬼神而无疑”,质,质询。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俟,等待。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道,先导。

诗,指《诗经·周颂· 振鹭》。

“在彼无恶”,恶,厌恶。

“在此无射”,射,音yi,讨厌。

“庶几夙夜”,庶几,几乎。

“以永终誉”,永,永远;终,同众;誉,赞誉。

“蚤有誉于天下者”,蚤,同早。

第二十九章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统治天下有三件重要的事,目的是减少过错吧!夏商时代的礼制,虽然好但没有经过验证,没有验证过就无法取信于人。无法取信于人百姓不会听从。在下位的人,虽然行善但地位不高,地位不高就无法取信于人,无法取信于人百姓就不会听从。因此,君子的准则是,以亲身实践为基础,在一般百姓身上做验证。以夏、商、周三代的圣君的标准考核而没有相悖,以天地的法则建立而没有相悖。质问鬼神而没有怀疑。一百世用来等待圣人而不困惑。质问鬼神而没有怀疑,是了解天的原因。一百世用来等待圣人而不困惑,是了解人的原因。因此,君子的在世间的作为得到天下人的称赞,在世间的行动得到天下人的效法,在世间的言论成为天下的准则。从远处看,会有仰望之心,从近处看,不会有厌恶之心。诗经说:“在那里不受厌恶,在这里不受讨厌,希望早晚都如此,一直保持好名声”君子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很早在天下获得声誉的。


    关注 李兆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