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育种的六项选择指标

 

在赛鸽育种中,养鸽家常遇到一些搞不明白的事。比如说,A枝头鸽每年都能从很远的距离归巢,可就是速度不快。B枝头...





笔者多年对赛鸽的研究中认识到,赛鸽的身上存在着多项育种指标,分为:

一、速度指标。赛鸽速度指标的高低,主要反映在鸽眼的盘移频率上,赛鸽盘移频率的高低,决定了速度指标的高低。当然速度还要看赛鸽的体质和羽质及赛鸽此时的竞技状态,生理高峰期的情况。一些海外鸽界强豪,本身都是一些大企业家,资金雄厚,每年都用大量资金购买一些300-500公里的冠军鸽,往鸽系里掺血,几十年过去后,鸽系的鸽子形成较高的速度指标,体质羽质很好,盘移频率很快。但是这样育种也有缺点,赛鸽的距离指标及其它指标都很低。

二、距程指标。距程指标的高低,赛鸽身上主要显示在体质,鸽眼中砂型结构的高低,管道口径的粗细,管道下的肉筋状附着物的大小,砂型结构的形状,柱状凸粒的大小,眼脐的肥、厚、宽、糙、灵。许多年来,海外赛鸽偏重300-500公里竞翔,中国偏重500、1000、2000公里的竞翔,竞翔选择的结果,海外赛鸽的距程指标较低,中国的超远程赛鸽的距程指标较高。到90年左右,中国的超远程赛鸽的发展出现了气势如虹的势头,一些超远程大本营的地区,500公里的归巢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左右,1500、2000公里放飞回归都以数千羽计。高峰点以上海2720公里哈密为坐标,起放20多万羽,终点站竞翔5738羽,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么大的量,搞这种竞翔冲击,以席卷沙海雷霆万钧的磅礴而永铭鸽坛青史。

三、定向力指标。距程指标中包括定向力指标,定向力指标包括赛鸽在晴天的定向力,雾天的定向能力,阴雨天的定向能力,包括个别赛鸽所具有的夜间飞行的定向能力,以及在不同竞翔距程的定向能力,各种定向能力越高的赛鸽,其定向指标越高。

在二百公里放飞地,放飞时大雾弥天,将赛鸽群放飞,可以看到绝大部分赛鸽在雾中的天空,久久地盘旋,无法辨认鸽巢的方向。一直要等到大雾散尽,阳光普照,赛鸽群这才朝着鸽巢方向飞去。赛鸽群中,只有极少部分赛鸽,出笼后尽管大雾弥天,依然在雾中直朝鸽巢方向飞去,不在空中盘旋,这极少数的赛鸽,就是定向力极高的赛鸽。

当然,定向力指标还包括远程的定向能力,许多五百公里处定向极佳的赛鸽运到一千公里的放飞地放飞,上天后盘旋乱飞,不能定向;许多一千公里定向极佳的赛鸽,运到两千公里放飞地放飞,上天后胡飞乱走,在偏离赛线很远的地方被抓。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不再废话。在嘉峪关放飞两千公里赛鸽,可以看到赛鸽群腾空后,所有的赛鸽在空中都不打绕,一出笼全部朝南方飞去。说明参加两千公里放飞的赛鸽,经过多次五百、一千公里竞翔的选择,定向力指标都不低,但是这批赛鸽的归巢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说明这批赛鸽中达到两千公里距程指标的只有百分之之十。

定向力指标主要观察鸽眼砂型结构,但定向力指标是距程指标中的一个小指标,定向力指标好,并不等于距程指标好,距程指标还要包括赛鸽体质等方面的综合判断。中国的超远程赛鸽,在多年竞翔选择,选用回归的佼佼者相互配对,多代配合后,后代鸽鸽眼中柱状凸粒砂型结构比较明显,这是赛鸽定向力较高的特征之一。但定向力指标较高,并不等于距程指标高,距程指标还要参照赛鸽的体质等方面的指标,光定向力指标高,距程指标不高,赛鸽两千公里也回不来。经常看到一些鸽眼中柱状凸粒砂型结构较好的赛鸽,但两千公里也不能回归,就是这个道理。

四、攀高指标。攀高指标指的是赛鸽的攀升能力,在多崇山峻岭的赛线上竞翔,赛鸽攀高能力是否高,往往决定着赛鸽是否能回归。攀高指标高的鸽子,最明显的特点是身轻如燕,握在手中柔若无骨,身体非常的轻,平日在家上空飞翔,常常窜上高空,影如黑点。

在四川成都的竞翔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在五百公里的秦岭站竞翔,赛线是由高处向低处滑落,有如滑梯状,在这个距离上竞翔,偶尔会有体质较重的外籍鸽与国血鸽杂交的后代,夺得冠军。但赛线再向前延伸到八百公里的铜川,赛鸽放飞后,须翻越秦岭,观察铜川竞翔回归的前名次赛鸽,全是身轻如燕的攀高指标极佳的赛鸽,在翻越秦岭这条赛线上,重磅炸弹全部歇菜。

五、智商指标。一位厦门的鸽友到南京,在超远程名鸽大本营的鸽棚看鸽子,晚上看鸽,黑暗中进棚,满棚的年轻鸽,黑暗中听到动静,全部飞出鸽棚窗口。这鸽友看到了之后说,“不一样,确实不一样,我们那的鸽子,要是进棚,全蹲在巢中不会动,要抓哪个抓哪个。”

智商指标主要反映在赛鸽的机灵程度上:在幼鸽出壳二十多天的时候,在巢中人伸手欲抓雏鸽,会满巢乱转,躲避人手,翅膀拍打啄击人手;再稍大些,出巢后,虽不会飞,在鸽棚中,人伸手欲抓,会在棚中迅跑,藏躲在黑暗的角落里;上房起飞后,见人就躲,见陌生人进棚,不落棚,见陌生食物,吃一口,甩一下,并后退几步,吃食充满疑惧;外出比赛,能够很好地隐蔽自己,歇身躲藏之地,不让人看见,如有人看见,就立即转移等等。智商高的鸽子,从小到大,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得机警异常,鸽主只要平时多看看自己棚中的赛鸽,哪个聪明,哪个笨,就会一目了然。赛鸽智商的高低,可以通过人为选择培育,比如说选择机灵程度高的鸽子相互配对,也可以通过远域杂交,让地域相隔遥远的优血相互配对,人们常说混血儿聪明,远程杂交也可以产出较高智商的鸽子。

在中国,赛鸽智商的提升,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凶险四伏的超远程竞翔环境。笔者多年放鸽,前往西北地区,深入了解,深深感叹中国赛鸽的竞翔环境真是险恶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赛鸽在两千公里放飞地放飞后,就是在天上飞,不落房,还有人用喷砂的鸟枪向天上开火,把鸽子从天上击落。赛鸽一路竞技回归,是地里有弹弓、网扣,房上有网扣,有捕鸽机关,房子边上有人拿枪巡逻,只要鸽子给这些人看到,就不要想离开这块地面,非要把鸽子打下来,就是回家做一锅汤,也是快活。聪明的鸽子有时歇到一百多米的烟囱上,半夜里还有加里森敢死队往上爬,要把鸽子抓下来。

海外的赛鸽环境,即使赛线上是崇山峻岭,但这种人为的恶劣因素是没有的,而中国这种恶劣的竞翔环境,恐怕要算世界之最了。反过来,这种恶劣的竞技环境,又对赛鸽的智商进行了无情的选择。智商低一些的鸽子,在竞赛必然送命,绝无逃生回家的可能,要远程回归,特别是多次远程回归,一定要高智商,才能善于躲过一路上无穷无尽的敌害。这也可谓歪打正着,对赛鸽残害最大的竞翔环境,一代代的竞翔选择,反而培育出一代绝高智商的超远程赛鸽,全是“刁民”。

六、新陈代谢力指标。新陈代谢力是指赛鸽进行竞技,疲劳之后的迅速恢复能力。一般中国的大城市大鸽会举办的两千公里竞翔,前名次赛鸽都具有很高的新陈代谢指标。因为在两千公里的竞翔比赛中,赛鸽冲击一天之后,要找食找水,歇息一夜,新陈代谢力好的赛鸽,能够迅速恢复体力,第二天继续冲击。新陈代谢力差的赛鸽,第二天则恢复不过来,混身无力,无法继续飞行。这样连续数天冲击,赛鸽体内的新陈代谢力,每天都与疲劳较量,较量到最后,两千公里竞技的前名次赛鸽全都是新陈代谢力指标极高的赛鸽。要选择新陈代谢力指标高的赛鸽,一定要选择血统上赛鸽上代多为两千公里前名次赛鸽,二是要本身是两千公里的前名次赛鸽。

海外盛行三、五百公里的竞翔,赛鸽能当天到家休息,这种竞赛自然也是一种好玩的游戏,但却不能选择出新陈代谢力指标极高的赛鸽。海外还盛行每天两次放飞法,平常时间关着,一天只放飞两次,期望这种训练使赛鸽养成放飞立即归巢的习惯。这种训练法的误区在于,一天两次的,使赛鸽的运动疲劳度降至低程度,从而无法刺激赛鸽体内新陈代谢力进行疲劳后的恢复代谢增长。有的海外养鸽家专养短程鸽,隔几天将赛鸽拉出去进行100公里放飞训练,就是舍不得将路程拉远些,长年累月进行这种训练,赛鸽的肌肉是长得一块一块的,就是体内的新陈代谢力,只能代谢体内一百公里的竞翔疲劳程度。 赛鸽再进行几百公里的几百公里的竞赛,所产生的疲劳程度,低指标的新陈代谢力,力不从心,无法对赛鸽体内高程度的疲劳即时进行代谢健康恢复。

总的来说,赛鸽的新陈代谢力指标,外籍鸽是远远低于中国的超远程赛鸽的。


    关注 信鸽知识一堂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