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安倍嘚瑟:日本是奥运史上最大奇葩,他们甚至放过奥运会一次大鸽子

 

平生唯爱读书与旅行。如果你喜欢,可以加时代书屋屋主私人号为友。长按下面书页,识别二维码后加关注...





平生唯爱读书与旅行。如果你喜欢,可以加时代书屋屋主私人号为友。长按下面书页,识别二维码后加关注:



里约奥运闭幕,再见就是4年后的东京了。不过,日本是奥运史上一个最大的奇葩,他们甚至放过奥运会一次大鸽子。

能够举办奥运,毫无疑问代表着举办城市乃至举办国有着不错的经济实力或发展状态,因此奥运一直是世界各大城市争相申办的香饽饽,尤其是后进国家。

1936年的日本也不例外。申办1940年奥运会成功的消息传回国内时,整个东京沸腾了。3架飞机从东京上空散发20万份印有“祝!纪元二六零零年,东京奥运会召开决定”字样的传单……国际奥委会委员副岛道正喜极而泣,对记者表示:“日本决不能辜负世界的信赖,一定要把东京奥运会办成一次有历史意义的盛会。”
1940东京奥运会申奥海报


然而,两年后,日本宣布放弃举办奥运!盟友希特勒刚刚利用奥运会展示了德意志的“大国风范”,为何日本要主动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原因在于日本军部。这帮人不仅是破坏这次奥运的罪魁祸首,还是埋葬日本帝国的“英雄”呢。

“七七事变”以后,军部就在全力准备战争了,整个国家都基本进入了战时状态。奥运会这种大型的轻歌曼舞,不仅不利于战争动员,还要耗费资源,军部当然抵制。而内阁不敢和军部对着干,规定军需品务须得到“最优先”调配,呼吁国民消费“厉行节约”,奥运准备工作根本没法搞,只能放弃。

这是奥运会史上唯一一次主动放弃举办权。不过有点奇怪的是,内阁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什么会怕军部呢?

没办法,军部太狠,一言不合就要命。

日本帝国时期宪法的一个漏洞,导致军部不受内阁约束,加上“现任武官制”的规定,军部反而能制约内阁。1930年,时任日本首相接受英美的裁军方案,惹怒了军方,被刺杀;两年后,又一个比较正常的人上台,想把东北还给中国并裁军,又被刺杀!这两回刺杀把政客们刺得服服帖帖——工作是小事,保命要紧啊。从此日本政府就成了军部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当时的报纸报导了犬养毅遇刺


对军人来说,加官进爵最好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打仗。所以军部的参谋们天天上蹿下跳,琢磨着怎么搞个大新闻。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九一八事变”,这次事变的始作俑者,按照当时的军法当处死刑,但军部派人来劝阻时,他们居然放话“关东军就是全体放弃日本国籍,改变为为满洲合众国国军,也要拿下全满洲”。结果最后这些家伙不仅什么事没有,反而还真晋升了。不难看出,日本当时已经被军部裹挟,而且军部也基本没什么秩序了。

正如我们前面所言,这个体制漏洞是写在宪法里、一直存在的,为什么这个国家之前还好好的,到了1930年前后就变味了?很简单,因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日本跻身列强。伴随日本崛起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非常豪迈,他们没经历过之前的艰难,只觉得不应该再向白鬼子服软。中国人把外国人叫“鬼子”而已,他们直接把外国人叫“鬼畜”。

日俄战争和谈时,沙俄不愿意赔款。为了能够尽早从战争泥潭中摆脱出来,日本外长便放弃了赔款要求。可这个消息激怒了日本爱国青年,他们认为这是屈辱的卖国条约,要求追查元老们的责任、处死外长,并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打砸外国使馆、烧教会、烧报社、烧官邸、烧警察局,烧得政府不得不宣布戒严,还抓了2000人。
日比谷公园的抗议人群


这就是震惊西方的“日比谷烧打事件”。这件事开启了日本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第二年内阁就被赶下台,从此日本的政治系统开始崩坏,好战的少壮派军官们开始走强,日本也就开始了扩张行动。到1931年,“九一八”发生,在经济危机中失落已久的日本底层国民,终于看到了“希望”,更加支持打仗了。

1933年,国联根据调查谴责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日本代表居然在会场内留下一句“再见”就走了,这种鲁莽行为把世界人民都惊呆了,但此人回国后却因为这种“强硬”、“霸气”的举动成了爱国者们的男神。

这种荒唐诡异的氛围一直笼罩着日本帝国。比如在东条英机时期,居然都在喊“用竹枪也能打败英美鬼畜”这种邪门口号;“台湾海海战”中,美国仅2艘巡洋舰的损失被参谋们说成击毁美军航母19艘、战列舰等20多艘,取得大胜;参谋们睁眼说瞎话,让军部大本营信心倍增,脑门一拍发起了“莱特岛战役”,把海军基本全葬送了.......

类似的事例简直数不胜数,它们看起来似乎比抗日神剧还离谱,但的确发生过。也许你会觉得,难道全日本都没有一个明白人吗,为什么会一错再错?不是的,明白人一直都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一个参谋,在“七七事变”后主张不扩大战争范围被下放到预备役去了;写文章说用竹枪不能打败外国人的记者,被东条英机下令征召为二等兵,送到硫磺岛;指出“台湾海海战”战果统计有问题的人,则被赶到前线打仗去了......

根本原因在于:当组织官僚化之后,任何个人都无力回天。科学、技术、经济都是容易模仿和超越的,但组织制度却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学习和适应,也是其他东西的根基,和最终决定成败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昙花一现的国家,但最终纷纷衰落。
石油储量世界第一的委内瑞拉,中产阶级现在只能在垃圾堆捡食物

商业组织也摆脱不了这个诅咒。同样是做搜索引擎,美国人做出了谷歌,我们却做出了百度。是中国没有技术高手吗?不,硅谷的华人多得是,但他们就算愿意进百度也待不长。李彦宏不想把百度变好吗?更不可能,没有哪个人愿意自己和自己的公司这样声名狼藉。何况,百度现在除了广告没什么盈利点,但时代红利终究会过去,这种公司注定没有未来。

战犯参谋

上面关于日本的史料,多数出自《战犯参谋》。作者俞天任先生移居日本后,花了十多年时间,查阅了大量一手资料,才能跳出国内研究者的视野局限,写成《战犯参谋》一书。
《战犯参谋》部分参考文献


在日本,讨论战争的书籍非常多,对战争的分析也非常细致、深刻。但我国大多数这类书籍都是在讨论战略战术问题,抛开水准不谈,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意义十分有限。

这本《战犯参谋》没有分析很多战例,而是从组织缺陷角度着手,用大量新鲜的史料,和幽默的文风,解释了许多关于日本的疑问,展示了组织官僚化的过程和危害,因此在知识界反响很好,前凤凰周刊主编黄章晋老师更是称之为“奇书”。

读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道过去发生过什么,更在于从过去的事情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因为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对于我们来说,看日本历史,比研究英美更有价值,因为中日两国文化有太多相似之处,从对方的经验教训中,我们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危机。

俞先生写了一系列关于日本的著作,对日本的历史文化、政治组织都颇具洞见,比《菊与刀》那种走马观花、抒情比拟的书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他的博客、网贴阅读数以千万。

这本书2007年第一次出版,目前已经是第三版(前两版名字不同),其内容被网上大部分关于“日本战犯”的词条所引用;网上那些颠覆我们认知的优秀文章,其基本观念也都出自此书。

而在豆瓣网上,这本书前两版都在8分以上,这一版阅读人数尚少,所以“仅有”7.3分,摘一些豆瓣网友的评价:

“能把战史写得这么逗乐,老冰这张嘴可太贫了!”——边城不浪

“我读了那么多与日本相关的史书,还没见过比这本更牛的。看完这本书之后,冰冷雨天(俞天任网名)就是俺终生崇拜的对象了,必须的。”——钱塘烟雨

“笑到喷,从没有想到一本关于旧日军的历史书能这么可乐。”——他是塑料的
(这位网友的ID感觉有故事啊...)

这次的版本不仅“内功深厚”,颜值也“漂亮得不像实力派”,整书由知名平面设计师刘治治的团队完成,阅读感受良好,兼具收藏价值。

护封展开是一张由专色印刷的小尺寸的海报 



无论你是想了解真相、成为一个更理智的人,还是让父母少看些抗日神剧,《战犯参谋》都是最省事的选择。

《战犯参谋》现书发售,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直达购买页面!


    关注 时代书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